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和手术治疗的13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7例为双侧发病。18个肿瘤被超声造影检出,超声造影显示肿瘤血供丰富,其中明显强化13个,中度强化5个。超声造影可评估肿瘤供血动脉来源。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呈现造影剂快速进入、缓慢洗脱的强化特征。平均造影剂进入时间(3.33±1.40)s,平均峰值强度为(10.41±1.74)dB,平均洗脱时间(56.47±22.28)s。13例均成功手术,术中结扎颈外动脉5例,颈内动脉重建2例。术后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损伤5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4.31个月,5例神经损伤病例恢复良好,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超声造影是一种有效的CBT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对指导CBT手术方案制定和术前准备具有积极意义。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弹性成像对直肠腺瘤恶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选取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诊治的直肠腺瘤患者60例,均在术前行直肠腔内弹性成像弹性分级法(ES)及应变比值(SR)检查。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SR多次测量的重复性。对照手术病理结果,评估弹性分级法、应变比值的诊断价值。结果 60例直肠腺瘤中良性腺瘤20例,腺瘤恶变(直肠腺癌)40例。常规ERUS判断腺瘤恶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27/40)、40%(8/20)、58%(35/60)、69%(27/39)、38%(8/21)。弹性分级法诊断腺瘤恶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34/40)、70%(14/20)、80%(48/60)、85%(34/40)、70%(14/20)。SR测量中,直肠腺癌SR高于良性腺瘤SR(2.82±1.81vs 1.23±0.57),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3,P<0.05)。单纯良性腺瘤和良性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SR分别与完全恶变病灶的SR相比较(1.26±0.84 vs 2.94±1.95;1.42±0.55 vs 2.94±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9,P=0.013;t=2.415,P=0.021)。以1.240为最佳诊断临界点,SR判断直肠腺瘤恶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33/40)、75%(15/20)、80%(48/60)、87%(33/38)、68%(15/22)。结论直肠腔内弹性成像可以较准确地诊断直肠腺瘤恶变,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可靠的术前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