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鹏

作品数:31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银屑
  • 15篇银屑病
  • 10篇寻常型
  • 8篇寻常型银屑病
  • 6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3篇湿热
  • 3篇凝胶
  • 3篇中西医
  • 3篇STAT3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清
  • 2篇血热
  • 2篇血热证
  • 2篇寻常痤疮
  • 2篇银屑病患者
  • 2篇针刺
  • 2篇乳膏

机构

  • 28篇湖南中医药大...
  • 22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浏阳市人民医...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桂林市中医医...

作者

  • 31篇李小鹏
  • 27篇席建元
  • 11篇祁林
  • 8篇彭丹
  • 5篇温柔
  • 4篇荣光辉
  • 4篇谢明峰
  • 3篇李艳霞
  • 3篇陈偶英
  • 2篇潘江
  • 2篇李里
  • 2篇谭朝坚
  • 1篇罗容
  • 1篇贺菊乔
  • 1篇丁正香
  • 1篇张琳玲
  • 1篇袁轶峰
  • 1篇黄义
  • 1篇张亚南
  • 1篇陈成

传媒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2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屑平丸对BALB/c小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中IL-17、IL-2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造BALB/c小鼠背部银屑病样模型,探讨中成药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组、银屑平丸高、中、低剂量组,8只/组。给予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背部皮肤外涂咪喹莫特软膏连续8 d,1次/d,建立模型小鼠。末次给药后,观察小鼠背部皮肤进行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renty index,PASI)评分;检测血清中IL-17、IL-23水平;取背部皮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比较。结果 (1)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对银屑病样小鼠背部皮肤PASI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评分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2)各组银屑病样小鼠外周血IL-17和IL-23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均与模型对照组外周血中含量有明显的差异(P<0.05)。(3)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对银屑病样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屑平丸改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L-17、IL-23,起到减轻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发展的作用。
谢汶芳席建元李小鹏彭丹温柔
关键词:银屑病IL-17IL-23PASI评分
银屑平丸对小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中TGF-β、IL-1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银屑平丸对BALB/c小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银屑平丸高、中、低剂量组、雷公藤组,每组8只。所有小鼠背部脱毛后,空白组小鼠外涂凡士林,其余5组小鼠外涂咪喹莫特乳膏,诱发小鼠银屑病样模型;同时予以相应药物进行灌胃干预,连续8 d。观察并记录小鼠背部皮肤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renty index,PASI)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清中TGF-β、IL-10水平;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做病理切片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银屑平丸高、中、低剂量组、雷公藤组小鼠背部皮损PASI评分及外周血TGF-β、IL-10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平丸能降低银屑病样模型小鼠外周血TGF-β、IL-10的表达,这可能是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谢敬席建元李小鹏谢汶芳彭丹
关键词:银屑病TGF-ΒIL-10小鼠
席建元基于“正气化邪”理论论治天疱疮
2025年
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与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其病机是心火妄动、脾湿内蕴,心火与脾湿相互交阻,湿热熏蒸于肌肤;或外受风热暑湿之邪,内外合邪,致使火郁于内、不得疏泄,熏蒸不解、外袭肌肤。席建元教授认为,天疱疮后期病机与天疱疮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患者自身阳气困遏,阳气失于振奋而衰退,多表现为脾肾阳虚之象。结合“正气化邪”理论,探讨席建元教授以“清心火、除脾湿、温补脾肾”为治法的天疱疮中医治疗,供临床参考。
刘一帆黄秋锦杨恬朱旺李小鹏席建元
关键词:天疱疮正邪理论心火脾湿脾肾阳虚
银屑平丸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银屑平丸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中成药银屑平丸及阿维A胶囊口服,对照组予以阿维A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1例,好转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2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结论银屑平丸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满意。
彭丹席建元祁林李小鹏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阿维A胶囊疗效
银屑平丸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银屑平丸结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的寻常型银屑病稳定期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予以维A酸乳膏外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银屑平丸,持续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SI评分(4.58±2.62)低于对照组(7.61±3.4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15.8%),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28.6%)低于对照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银屑平丸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张元瑜梁薛辰李小鹏席建元
关键词:维A酸乳膏寻常型银屑病
高频超声对中髎穴定位法及针刺法的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中髎穴的精准定位价值。方法: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在进针角度和深度量化下针刺一侧中髎穴(针尖向内下30°~45°斜刺,深度50~60 mm),采用高频超声对穴位定位准确率与针刺成功率进行评价。结果:15例中,徒手定穴准确11例,准确率73.33%;徒手进针成功10例,成功率66.67%。超声下定穴准确率和针刺成功率均为100.00%。结论:高频超声有助于对中髎穴进行精准定位,提高针刺准确率。
吴雅超李里潘江李小鹏庹菲张斯雅谭朝坚马健丁政
关键词:超声检查
基于STAT3/Survivin通路探讨银屑平丸含药血清对NETs诱导HaCat细胞增殖迁移作用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索银屑平丸抑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Survivin信号通路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诱导HaCat细胞增殖迁移作用中的相关机制。方法从银屑病(PsO)患者及健康体检者(HC)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对应NETs,参照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空白血清、银屑平丸及阿维A含药血清。将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HC-NETs组、PsO-NETs组、空白血清组、银屑平丸含药血清组、阿维A含药血清组、银屑平丸含药血清+Colivelin TFA组。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HaCat细胞增殖、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p-STAT3、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sO-NETs组、空白血清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1),STAT3、p-STAT3、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PsO-NETs组相比,银屑平丸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STAT3、p-STAT3、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与银屑平丸含药血清组相比,银屑平丸含药血清组+Colivelin TFA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1),STAT3、p-STAT3、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结论银屑平丸含药血清可降低NETs诱导HaCat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Survivin信号通路有关。
王琦席建元张玉凤谢汶芳祁林羊羡陈邦第李小鹏
关键词:人角质形成细胞
解毒除湿颗粒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湿热毒蕴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解毒除湿颗粒治疗湿热毒蕴型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的临床疗效,为BP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B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解毒除湿颗粒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治疗,2个疗程(8周)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疱性类天疱疮疾病面积指数评分(bullous pemphigoid disease area index, BPDAI)、各单项指标评分等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以判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76%,对照组总有效率58.62%,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皮肤评分、瘙痒程度、BPDAI及激素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但两组皮肤损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除湿颗粒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湿热毒蕴型BP,能改善BPDAI,其中对于皮肤评分、瘙痒程度改善较明显,且激素减量优于单用醋酸泼尼松,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冯瑞瑶李小鹏席建元谢汶芳彭丹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
自拟消导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60例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自拟消导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中药组60例,口服中药汤剂自拟消导汤;西药组60例,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晚上外用;联合组60例,口服中药汤剂自拟消导汤,同时夜间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用药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导汤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满意。
席建元荣光辉张琳玲李艳霞李小鹏黄义
关键词:寻常痤疮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
银屑平丸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建造豚鼠银屑病耳部模型,检测银屑平丸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模型在形态、组织病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上的影响,探讨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为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选用65只豚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豚鼠用5%普萘洛尔乳剂均匀涂抹于双侧耳背皮肤,建造银屑病样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剩余的50只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模型对照组、复方青黛丸组、银屑平丸高、中、低剂量组。末次给药1 h后,用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取双耳,左耳用作检测细胞因子;右耳做病理切片,进行组织病变程度比较。在整个动物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豚鼠一般情况及双耳形态的变化。结果银屑平丸对豚鼠银屑病模型中豚鼠的一般情况及双耳形态的变化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银屑平丸组耳部皮肤组织病理的变化不同程度地轻于模型对照组;银屑平丸组耳部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TNF-α和VEGF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地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银屑平丸能不同程度改善银屑病模型豚鼠的一般情况、双耳形态和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耳部组织匀浆TN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银屑平丸可能通过调节免疫机制和抗新生血管形成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李小鹏席建元谢汶芳彭丹温柔
关键词:银屑病中药治疗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