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博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第三磨牙
  • 1篇愈合
  • 1篇正畸
  • 1篇提取物
  • 1篇前磨牙
  • 1篇组织蛋白酶K
  • 1篇下颌
  • 1篇下颌第三磨牙
  • 1篇模型大鼠
  • 1篇磨牙
  • 1篇尖周炎
  • 1篇根尖
  • 1篇根尖周
  • 1篇根尖周炎
  • 1篇骨组织
  • 1篇META分析
  • 1篇醇提
  • 1篇醇提取物

机构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作者

  • 2篇李博
  • 1篇周守恒
  • 1篇常新
  • 1篇许诺
  • 1篇史春
  • 1篇吴大雷

传媒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正畸拔除前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轴倾度影响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正畸治疗过程中拔除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轴倾度的影响。方法本次Meta分析已在PROSPERO注册,注册号为:CRD42022320819,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在2005年1月~2022年5月的所有期刊、学术报告及学位论文,对拔牙与非拔牙进行分组,应用RevMan5.3和STATE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累计650个样本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正畸拔除前磨牙治疗前后△M3-HRP(WMD=3.627,95%CI=2.683~4.571,P<0.05);△M3-MP(WMD=-2.912,95%CI=-3.600~-2.224,P<0.05);拔除第二前磨牙比拔除第一前磨牙△M3-HRP(WMD=2.309,95%CI=1.361~3.257,P<0.05)。结论正畸拔除前磨牙可以有效减小下颌第三磨牙的近中倾斜角度,且拔除第二前磨牙比拔除第一前磨牙对减小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倾斜角度的作用更大。
杨钒常新李博
关键词:正畸第三磨牙META分析
杜仲醇提取物可促进根尖周炎模型大鼠骨组织的愈合被引量:9
2020年
背景:目前关于杜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治疗骨关节炎能增强骨组织的愈合能力,但是关于杜仲对根尖周炎骨破坏的修复作用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杜仲醇提取物对根尖周炎大鼠组织蛋白酶K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根尖周炎组20只及对照组4只,根尖周炎组于右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建立根尖周炎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饲养4周后,取根尖周炎组及对照组各4只拍摄MICRO-CT,计算根尖周炎骨破坏量,确认大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构建成功。饲养第5周,将剩余16只根尖周炎大鼠随机分为杜仲醇提取物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每天灌胃杜仲醇提取物5 mL/kg或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每组取4只大鼠拍摄MICRO-CT,分析杜仲醇提取物对根尖周骨组织的修复能力,另外取4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右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MICRO-CT结果显示,对照组骨吸收体积为(0.223±0.009)mm3,根尖周炎组骨吸收体积为(0.945±0.037)mm3,两组骨吸收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说明大鼠根尖周炎模型构建成功;②灌胃4周后,MICRO-CT结果显示杜仲醇提取物组骨吸收体积较灌胃前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灌胃4周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杜仲醇提取物根尖周炎骨破坏标志因子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较灌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杜仲醇提取物可以抑制骨破坏标志因子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并且可以促进大鼠根尖周炎骨组织的愈合。
吴大雷周守恒闫健伟李博许诺史春高阳
关键词:根尖周炎组织蛋白酶K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