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博

作品数:92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冶金工程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2篇转炉
  • 27篇余热
  • 16篇余热回收
  • 16篇转炉煤气
  • 15篇烟气
  • 14篇除尘
  • 11篇转炉烟气
  • 11篇炉烟
  • 11篇换热
  • 10篇除尘器
  • 9篇炼钢
  • 9篇回收
  • 8篇旋风除尘
  • 8篇旋风除尘器
  • 8篇干式
  • 7篇余热回收装置
  • 7篇燃烧
  • 7篇热回收装置
  • 7篇炼钢转炉
  • 7篇工质

机构

  • 92篇中国科学院力...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内蒙古包钢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天南京工程...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汉能清源...

作者

  • 92篇李博
  • 91篇魏小林
  • 55篇李腾
  • 34篇李森
  • 22篇潘利生
  • 18篇余立新
  • 15篇赵京
  • 12篇张宇
  • 10篇宾峰
  • 7篇吴东垠
  • 4篇张良
  • 4篇史维秀
  • 3篇吴承康
  • 2篇陈恩鉴
  • 2篇张春林
  • 2篇张宇
  • 1篇王强
  • 1篇于海涛
  • 1篇李博
  • 1篇陈灵

传媒

  • 4篇洁净煤技术
  • 2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冶金能源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全国能源与热...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高温气体动力...

年份

  • 5篇2025
  • 6篇2024
  • 8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3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集尘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集尘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包括与转炉的排气口连接的回收除尘管道,回收除尘管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防颗粒粘附机构和集尘机构,回收除尘管道的外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换热机构,回收除尘管道的...
李博魏小林李腾李森
文献传递
一种带换热装置的旋风除尘器的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换热装置的旋风除尘器的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01,判断影响传热系数的相关参数;包括烟气流量、进口烟气压力、进口烟气温度和出进水温差;步骤002,利用相关参数,基于回归分析假设传热系数计...
李森魏小林赵京李腾李博王梓熠
应用于炼钢转炉煤气回收的爆炸遏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炼钢转炉煤气回收的爆炸遏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安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气体检测仪和爆炸探测器,所述安全装置包括抑爆器和卸爆阀门,所述抑爆器用于阻隔所述转炉煤气管道内爆炸的发展过...
余立新魏小林李博李腾张宇
文献传递
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性能理论及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非常规工质动力循环具有高效回收低品位热能的显著优势,CO_2环境友好,是较为理想的利用低品位热能的动力循环工质。采用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了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的理论循环性能和膨胀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无回热时导热油出口温度随加热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并且不随膨胀机进口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有回热时导热油出口温度受回热器换热的影响存在极大值。随着超临界加热压力的升高,循环热效率和净输出功率存在极大值;回热能够显著提高循环热效率和净输出功率。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内部泄露对CO_2滚动转子膨胀机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提升膨胀机性能需尽量降低膨胀机内部泄露。
潘利生魏小林李博
关键词:回热器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阀门开度调节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的阀门开度调节方法,包括:获取向燃烧室输送一次风的各个子管上的阀门在不同开度下的管路特性曲线;根据一次风总流量和各个子管的流量分配比例,确定各个子管的流量,并以流量线的方式分别表示在各子管的管路...
李博魏小林吴东垠赵京杨琪田琦张为德
文献传递
LDG全干法急冷换热器沉积灰反应活性研究
2025年
急冷换热器是转炉一次除尘煤气全干法显热回收技术的重要装置之一,但实际应用过程中转炉煤气自身“多尘性”通常会导致换热管道出现严重积灰、堵塞现象。文章以转炉煤气全干法显热回收系统中急冷换热器表面沉积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表征实验详细研究了沉积灰反应活性对急冷换热器积灰问题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灰中大量Fe^(2+)和Fe^(3+)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特性,在转炉冶炼过程中能够与CO和O_(2)不断发生循环反应,加剧急冷换热器表面沉积灰,导致换热通道堵塞,影响系统连续稳定运行。采用必要的清灰手段是确保转炉煤气全显热回收系统长期运行的关键。
赵保国于海涛倪文翔赵京李博
关键词:转炉煤气积灰反应活性
一种内置螺旋分离筒旋风除尘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螺旋分离筒旋风除尘器,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筒体、锥形筒体、灰斗筒体和灰斗锥形筒体,筒体的侧壁底部设有用于连通筒体外部和内部的进气管;进气管的位置设置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向上设置,且使得气...
魏小林李森赵京李腾李博 王梓熠
一种分段高温燃烧循环流化床系统及燃烧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段高温燃烧循环流化床系统及燃烧方法,该系统和方法采用分段燃烧技术,沿炉膛高度方向分三段,包括下部内循环流化床燃烧段、中部高温悬浮燃烧段、上部降温段,将粒径较大的燃料(煤或有机废弃物)送入下部内循环流化床燃...
李森魏小林余立新张宇李腾李博
工业炉窑物质流和能量流匹配的节能原理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工业炉窑是我国的能耗大户,每年耗能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4。在能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工业炉窑节能减排工作十分紧迫。工业炉窑的生产是不同设备、不同工序协同生产的一个过程,包含物质与能量在各个系统之间的转换与转移,因此工业炉窑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是炉窑实现高能效和低排放的基础。一般的方法主要从炉窑的产品用能或余热利用角度来分析,未将工业炉窑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考察物质流和能量流状况。基于节点计算法,从工业炉窑整体系统出发,建立一种工业炉窑物质流与能量流匹配的数学模型,获得了典型工业炉窑不同部位的能量收支情况;同时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研究炉窑系统的损失,明确了炉窑节能的重点部位。采用该方法开展了3200 t/d典型水泥炉窑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水泥炉窑的热量损失主要包含高温损失与低温损失,其中高温损失主要是炉窑壁面散热损失与煤粉未燃尽的碳热损失,分别占6.84%与1.95%,损失分别为4.17%与2.59%,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低温热损失包含烟道尾部烟气的排烟热损失、出冷却机熟料带出的显热等,AQC炉和SP炉的热量损失各占3.06%和6.19%,损失分别为1.26%和1.45%,仍有利用价值。针对高温和低温热量损失的不同原因,对于炉窑的节能潜力进行了评估,提出采用先进保温、富氧煅烧、低温余热再利用等新技术,可进一步降低炉窑的煤耗;此外,也推荐了减少设备电耗的新技术,如采用高效风机以及永磁电机等,结合富余蒸汽拖动风机以及节能管控等技术,有望实现熟料烧成系统零电耗的目标。
魏小林李慧鑫李森李森李博李博
关键词:工业炉窑物质流能量流节能原理
一种设备内部的密封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内部的密封装置,其密封效果好,显著降低设备的内部泄漏率,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这种设备内部的密封装置,设备内部具有相对滑动的第一相对滑动面和第二相对滑动面,该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条、弹性元件,在第二相对滑动...
潘利生魏小林李博李腾涂铭海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