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茜
- 作品数:26 被引量:254H指数:8
- 供职机构:合肥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基金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毛豹皮樟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控制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降低毛豹皮樟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褐变程度,提高增殖系数,试验对其不同的外植体(顶芽、叶片、带腋芽的茎段)、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和不同的抗褐化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豹皮樟不同的外植体褐化率不同,其中带腋芽的茎段褐化率最低,30d时为72%;1/3MS基本培养基中的带腋芽茎段褐化率最低;维生素C与活性炭对外植体褐变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在1/3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8g/L的活性炭时外植体褐化率最低,仅为12%,增殖系数为4.5。
- 朱小茜
- 关键词:褐化
- 小麦群体质量栽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5年
- 通过总结多年来不同措施对小麦群体质量影响的科研成果 ,把有利于提高、改善小麦群体质量及增产的措施及标准集合在一起 ,旨在为人们在进行小麦高产栽培时 ,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措施 ,促进小麦的大面积增产提供参考。
- 郭静黄义德段素梅刘领朱小茜
- 关键词:小麦
- 云南烤烟标样烟叶中多酚类化合物与等级的关系被引量:6
- 2008年
- 本试验研究了云南烤烟20级标样烟叶中多酚类化合物与等级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主要因素是烟叶部位、颜色,在同一部位同一颜色的烟叶中,多酚的含量随等级的升高而增加。
- 朱小茜耿明鲁红侠
- 关键词:云南烤烟多酚类化合物
- 多酚类物质对烟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3
- 2005年
- 介绍了烟草体内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含量、分布、存在形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在烟叶抽吸和调制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反应机理,并综述了多酚类物质与烟叶等级的关系。
- 朱小茜徐晓燕黄义德武德传
- 关键词:烟草多酚类物质调制
- 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探索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 袁华玲朱小茜杨杰李玲王宏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 安徽特有植物鹞落坪半夏一步成苗组培技术初步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索鹞落坪半夏一步成苗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鹞落坪半夏(Pinellia yaoluopingensis)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培研究,筛选最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结果:鹞落坪半夏在接种8 d时叶柄膨大,15 d时出现愈伤组织,37 d时长出不定芽,66 d时形成不定根。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鹞落坪半夏一步成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2.5 mg/L 6-BA+0.25 mg/L NAA+0.2 mg/L KT,对鹞落坪半夏组培过程影响最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6-BA。经炼苗后,鹞落坪半夏组培苗成活率达90%。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鹞落坪半夏一步成苗的技术体系,为鹞落坪半夏开发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欧祖兰王占军王占军朱小茜
- 关键词:一步成苗组培
- 《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分析《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 朱小茜袁华玲
-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淠史杭灌区水稻非工程节水技术研究
- 黄义德肖幼周银平周虹姚孝友武丽朱小茜徐明好李泽福张大来夏世祥高军张四海张西仲黄雅丽
- 该项目建立了淠史杭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进行优化配置模拟运行系统模型的设计,提出了水稻水分临界期和水分临界点等需水特性,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和品种耐旱性鉴定综合指标等,建立了水稻全生育期耗水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不同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淠史杭灌区水稻
- 药用观赏植物紫萼玉簪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3年
- 对紫萼玉簪的生物学特征、生态习性、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生理研究、繁殖方式、开发应用方面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同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紫萼玉簪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或参考。
- 李玲杨杰袁华玲朱小茜
- 关键词:药用观赏植物
- 不同氮素水平下夏玉米冠层光辐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1
- 2005年
- 对不同氮素水平(0、7.5和15 g·m-2)下3个夏玉米品种的群体光辐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LAI)随生育进程呈抛物线单峰变化,且生长约55 d时各氮肥处理的LAI值及其差异性达到最大;平均叶簇倾斜角(MLIA)在抽雄期达到最大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变小;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CDP)和直接辐射透过系数(TCRP)随生育进程和施氮量增加均呈递减的趋势,TCRP随天顶角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37.5°时最大;消光系数在抽雄期最小,且随天顶角增大而增大,随施氮量的变化因生长期而异;叶片分布(LD)值随生育进程和施氮量呈增加趋势,随方位角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180°~270°最大.此结果为实现夏玉米冠层结构改良和高产、稳产目标奠定了基础.
- 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朱小茜刘良云黄义德
- 关键词:夏玉米氮素冠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