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福娴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球菌
  • 11篇变形链球菌
  • 10篇疫苗
  • 10篇基因疫苗
  • 8篇表面蛋白
  • 6篇蛋白
  • 6篇糖基转移酶
  • 6篇葡糖基转移酶
  • 6篇转移酶
  • 6篇变形链球菌表...
  • 5篇龋病
  • 5篇防龋
  • 4篇质粒
  • 4篇重组质粒
  • 4篇免疫
  • 3篇动物
  • 3篇动物实验
  • 3篇唾液
  • 2篇牙髓
  • 2篇牙髓病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 7篇遵义医学院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6篇曹福娴
  • 11篇刘天佳
  • 10篇杨德琴
  • 7篇刘建国
  • 7篇杨锦波
  • 2篇胡丽萍
  • 2篇郭丽宏
  • 2篇周学东
  • 2篇李继遥
  • 2篇谭红
  • 2篇贾文祥
  • 1篇潘巨利
  • 1篇庄姮

传媒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07
  • 1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人群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职工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人民大学医院口腔科20个月内就诊的在校职工1060人次,按就诊病因、年龄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牙周病、龋病、牙髓疾病、楔状缺损、牙列缺损是教职工就诊的主要原因,且各年龄组均有发生。结论:高校职工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在每年体检中增加口腔健康检查项目,并定期对职工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
曹福娴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楔状缺损牙列缺损就诊率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防龋动物实验:Keyes龋齿计分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 pcDNA3 pac和 pcDNA3 gtfB的免疫防龋效果。 方法 :2 8d龄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pcDNA3 pac组 (A组 )、pcDNA3 gtfB组 (B组 )、pcDNA3 pac联合 pcDNA3 gtfB组 (C组 )、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组 (D组 )、pcDNA3空载体组 (E组 )和PBS液组 (F组 )进行 3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建立定菌鼠模型 ,诱龋 3个月 ,根据Keyes经典评分方法从龋损范围及深度进行龋损综合评估和比较。结果 :龋损牙面计分在 pcDNA3与PBS组最高 ,其次为单基因疫苗免疫组 ,联合免疫和灭活全菌细胞最低 (P <0 .0 1或P <0 .0 5 ) ;窝沟龋各级计分 :E级龋在单基因疫苗组 ,联合疫苗组、灭活全菌细胞组无区别 (P >0 .0 5 ) ,而PBS组和 pcDNA3组则较低 (P <0 .0 1) ;Dm级、Ds级则是联合免疫组与灭活全菌细胞组最低 ,单基因疫苗免疫组较高而PBS和 pcDNA3组最高 (P <0 .0 1或P <0 .0 5 ) ;Dx级四个免疫组发生率很低或不发生 ,显著低于PBS组和pcDNA3组 (P <0 .0 1)。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 gtfB和pcDNA3 pac具显著有效的免疫防龋作用 ,以联合基因疫苗免疫最好 ,是理想的防龋决策之一。
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庄姮刘建国杨锦波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膜蛋白质类基因疫苗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免疫防龋实验研究:唾液和血清抗体水平测定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将基因疫苗pcDNA3_pac和pcDNA3_gtfB经腺周注射免疫定菌大鼠 ,观察唾液和血清抗体的变化 ,证实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36只Wistar大鼠分为 6个免疫组 :pcDNA3_pac ,pcDNA3_gtfB ,pcDNA3_pac联合pcDNA3_gtfB ,阳性对照灭活变形链球菌 ,阴性对照pcDNA3及PBS液组。建立龋攻击定菌鼠模型 3个月 ,各组大鼠均以 10 0 μg剂量免疫定菌鼠 3次 ,ELISA法检测唾液SIgA和血清IgG水平。 结果 疫苗组在首次免疫后第 33天(第 5周 )都出现较高水平的唾液SIgA ,在第 75天 (第 11周 )后达最高水平 ,并持续至实验结束。成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唾液SIgA水平在总体上各实验组间存在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q检验分析在联合免疫组和全菌细胞组最高 ,单基因疫苗免疫组次之 ,pcDNA3与PBS组最低 ;血清IgG水平在 4个免疫组之间没有差异 (P >0 0 5 ) ,但都高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pcDNA3_pac和pcDNA3_gtfB腺周途径免疫定菌Wistar大鼠 ,能有效诱导唾液SIgA和血清IgG抗体产生 。
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杨锦波刘建国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唾液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对唾液变形链球菌和牙菌斑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单独及联合免疫对定菌鼠唾液变链菌和牙面菌斑的影响。方法  2 8d龄 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 pc DNA3 - pac组、pc DNA3 - gtf B组、pc DNA3 - pac联合pc DNA 3 - gtf B组、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组、pc DNA3空载体组和 PBS液组 ,进行三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 ,建立定菌鼠模型 ,作诱龋实验 3个月。唾液变链菌计数和菌斑计分。结果 唾液变链菌菌落计数和牙面菌斑计分在 pc D-NA3与 PBS组最高 ,其次为单基因疫苗免疫组 ,联合基因疫苗和灭活全菌细胞免疫组最低 ,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pc DNA3 - gtf B和 pc DNA3 - pac具有明显的免疫抑菌作用 。
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杨锦波刘建国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唾液变形链球菌牙菌斑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及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的防龋动物实验被引量:3
2003年
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刘建国杨锦波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龋病动物实验
唾液S-IgA抗体防龋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曹福娴
关键词:唾液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免疫防龋动物实验:体质量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单独及联合免疫对定菌鼠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2 8d龄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pcDNA3 pac组、pcDNA3 gtfB组、pcDNA3 pac联合pcDNA3 gtfB组、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阳性对照组、pcDNA3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和PBS液空白对照组 ,进行 3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 ,建立定菌鼠模型及诱龋实验 3个月 ,于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体质量。结果 :基因疫苗免疫组体质量与 pcD NA3及PBS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而灭活全菌细胞免疫组体质量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pcD NA3 gtfB和pcDNA3 pac对大鼠体质量无不良影响 。
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刘建国杨锦波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动物实验体质量
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对比研究
2020年
对比评价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开展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评价对象选择我院于2019.1~2019.12期间实施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0例,以治疗方案不同为分组依据,例数均分,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案的患者归纳入研究组,多次根管治疗方案的患者归纳入对照组,对2种治疗方案的开展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治疗,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提升明显,疼痛评分在不同时段降低明显,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呈现较大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
曹福娴胡丽萍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
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含有本发明疫苗以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和赋形剂。功效实验证明了本发明基因疫苗能够持续高水平的诱导针对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
刘天佳杨锦波刘建国郭丽宏杨德琴曹福娴贾文祥李继遥周学东谭红
文献传递
黏膜DNA疫苗免疫佐剂研究近况
2002年
NA疫苗是自 90年代发展的一种新型免疫方法 ,黏膜DNA疫苗作为其中的一种是疫苗研究中的重点之一。而且 ,由于黏膜组织的特殊性 ,使黏膜DNA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也倍受关注。有效且安全的黏膜DNA疫苗免疫佐剂不仅可以提高黏膜免疫的效果 。
曹福娴刘天佳
关键词:免疫佐剂皂角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