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液
  • 6篇血液流变
  • 6篇血液流变学
  • 4篇病患
  • 3篇血压
  • 3篇高血压
  • 2篇单胺
  • 2篇单胺类
  • 2篇递质
  • 2篇血脂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脂蛋白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氏病
  • 2篇高血压病
  • 2篇高血压病患者
  • 1篇单胺类递质
  • 1篇单胺类神经递...
  • 1篇蛋白

机构

  • 9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安徽省脑立体...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省安泰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曹伟建
  • 6篇钱义兵
  • 2篇刘冰怀
  • 2篇邢学农
  • 2篇许建平
  • 2篇王家森
  • 1篇杨春林
  • 1篇汪业汉
  • 1篇焦洁
  • 1篇张爱萍
  • 1篇高署
  • 1篇徐复华
  • 1篇王丹青
  • 1篇莫蔚林
  • 1篇余世春
  • 1篇徐惠金
  • 1篇邵坤山
  • 1篇常则灵
  • 1篇朱舜丽
  • 1篇程永福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功能性和立体...
  • 1篇新药与临床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被引量:1
2000年
曹伟建王家森杨春林钱义兵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液流变学血脂
凝血实验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样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激活时间、孵育时间对凝血实验的影响。方法以2500r/min,5min离心和10min;1500r/min和3500r/min各离心10min后测定凝血五项指标。激活时间:分别为1、3、5和10min时测定APTT。孵育时间:分用不孵育和1、5、10min孵育PT、PT-INR、Fib、TT。结果血样不同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对凝血指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激活时间:1min时APTT高于3、5、10min时结果(P<0.01),但3、5、10min时相互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孵育时间:不孵育时PT、PT-INR高于孵育1、5、10min时结果(P<0.01),其它孵育时间PT、PT-INR、Fib、T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离心速度和时间不影响凝血实验结果;激活时间过短可致APTT延长;即刻测定可致PT、PT-INR、Fib和TT延长。
卜国平曹伟建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影响因素
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水平检测被引量:3
1993年
血液梳变学主要包括血液的宏观流动性;血细胞的流动性质;生物化学成份的测定三个方面内窖。多种疾病都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在临床上对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我们对94例附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若干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汪志敏吴琳胡茂生陈景汉沈爱贤曹伟建钱义兵
关键词:高血压血液流变学
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评价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被引量:1
2002年
杨春林王丹青曹伟建邢学农
关键词:排泄率绝经骨质疏松症鲑鱼降钙素
复方葛根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复方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试药组 (2 0、4 0、80mg/kg)及阳性药 (川芎嗪 4 0mg/kg)组 ,测定给药 3d后血小板聚集率 ;家兔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试药组 (10、2 0、4 0mg/kg)及阳性药 (川芎嗪 2 0mg/kg)组 ,测定给药 3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复方葛根注射液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率 ;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
张爱萍曹伟建余世春陈琳高署李俊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药物作用药理学
91例巴金森氏综合征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分析被引量:1
1989年
作者对91例巴金森氏综合征病人与60例非脑病组病人脑脊液神经递质及其前体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Trp、5-HT、5-HIAA显著升高,NE、DA、Ty1明显下降,此结果为巴金森氏综合征病人的治疗和发病机理是多种神经递质代谢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
许建平董似键汪业汉徐复华邵坤山曹伟建徐俊健徐惠金刘冰怀朱舜丽陈金珠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神经递质脑脊液
脑供血不足患者脂蛋白(a)变化(附33例分析)
2004年
目的 观察 33例经TCD证实的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脂蛋白 (a) [Lp(a) ]浓度变化。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Lp(a)浓度。结果 患者组血清LP(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在性别间差异并无显著性。结论 血清Lp(a)
钱义兵曹伟建丁稚鹰
关键词:脑供血不足脂蛋白A动脉粥样硬化ELISA双抗体夹心法
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脑梗塞(CI)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致病机理。方法 测定15 8例CI患者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和纤维蛋白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I患者两性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5 ,P <0 .0 0 1) ;两性H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CI的病理机制之一;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是造成CI患者血液粘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曹伟建钱义兵
关键词:脑梗塞血液流变学
脂蛋白、载脂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脂蛋白 (a) [Lp(a) ]、载脂蛋白A1 (ApoA1 )及载脂蛋白B1 0 0 (ApoB1 0 0 )在原发性高血压 (EH)发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EH患者血液中oxLDL、Lp(a)、ApoA1 及ApoB1 0 0 含量。结果 :EH患者血液中oxLDL和ApoB1 0 0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0 1 ) ,Lp(a)和ApoA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以及各项性别、年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oxLDL、ApoB1 0 0 参与EH的病理过程 ,其升高是EH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曹伟建王家森杨春林钱义兵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脂蛋白类LDL载脂蛋白类
男性鼻咽癌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临床观察(附64例报告)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在鼻咽癌中的变化规律 ,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各期男性鼻咽癌患者血液流变学 8项指标。结果 各期鼻咽癌患者全血低切 (10S-1)粘度、血浆 (12 0S-1)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和P <0 0 5 ) ;Ⅰ~Ⅱ期以 3项指标异常者为主 ,Ⅲ期和Ⅳ期以 4项指标异常者为主。结论 血液高粘、高凝状态是鼻咽癌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 。
曹伟建马军常则灵钱义兵
关键词:鼻咽癌血液流变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