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旻皓 作品数:27 被引量:95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政治法律 建筑科学 更多>>
高原高寒地区地震救援搜救队伍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5年 本文详细梳理了高原高寒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其给搜救人员、车辆及装备,交通运输及通信带来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给出在高原高寒地区开展应急搜救的应对策略,包括急进高原搜救队伍的准备,搜救队伍高原防护知识、心理及体能训练;选派高原适应性强的搜救人员及选择合适的队伍投送运输方式;配备适应高原环境的防护与保障装备、搜救装备,便携式健康监测及急救器材,加强装备防护,平时加强装备适应性研究与测试;加强应急搜救队伍急进高原途中的防护、搜救行动期间的防护与保障,搜救行动结束后要开展急进高原搜救队伍的行动后恢复等。 陈虹 高杨 谢鹏 赵晓霞 曲旻皓 王建平 王建平 王海鹰国外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综述 被引量:40 2011年 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应急救援领域的标准及规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这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应急救援标准建设的特点。对比我国现有的应急救援标准及需求,提出了我国地震应急救援标准建设的建议。 陈虹 李蕊 宋富喜 曲旻皓关键词:地震 应急管理 紧急救援 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及其关键标准研究 被引量:14 2012年 为明确中国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更好地指导地震应急救援的标准化工作。在充分调研国内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应急救援响应和应急救援恢复3个方面对中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英国、德国等标准研究机构及协会颁布的近200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标准进行归纳和研究。结合中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的特点,提出中国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结构和急需编制的关键标准。 陈虹 宋富喜 闻明 彭碧波 谢霄锋 王建军 李蕊 曲旻皓关键词:突发事件 地震灾害 应急救援 德国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4 2023年 德国自然灾害频发,为保障国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业的正常运转,政府对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领域极其重视。二战后,联邦德国着手建立自身的应急管理体系,时至今日,已具备多层级应急管理系统,拥有先进救援技术、多领域救援装备,以及超过三百万名专兼职救援人员(占人口总数3.75%)。德国应急救援力量除保证自身的应急救援需求,还在欧盟、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本文对德国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进行了基础分析,并与我国应急救援工作现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几点思考。 张硕南 张帅 曲旻皓 何刚成关键词: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体系 INSARAG框架下国际救援协调信息的可视化研究——以2023年土耳其7.8级地震救援行动为例 提高灾害发生后现场协调效率,保障救援行动效能,降低生命财产损失,是救援响应工作的终极目标。以2023年土耳其7.8级地震救援行动为例,对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协调管理系统上的协调信息及救援数据进行研究,探索地震时平台上汇聚... 张帅 王洋 张硕南 李立 曲旻皓关键词:信息可视化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分析大型工程机械地震应急适用性 被引量:3 2018年 大型工程机械在地震救援行动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地震现场恶劣的工作环境也对其产生了较大限制。本文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旋翼无人机航拍、大范围正摄影、小区域/单体建筑倾斜摄影的方法采集地震废墟真实外形数据,并利用专业软件进行高精度三维建模,并对模型进行测量,得出每个救援区域的高度及面积,并计算出理论最大作业半径数据。本文研究成果对地震救援现场调用大型工程机械的选择,以及设计研制地震救援专用大型救援设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高博伟 张涛 陈莉 李静 曲旻皓关键词:地震废墟 地震应急救援 我国地震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2020年 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政府响应、社区响应、救援力量响应和群众响应的角度出发,通过两次问卷调查征求专家意见,构建了我国地震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4个一级评价指标、14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48个三级评价指标,为评价我国地震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了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 王巍 陈虹 马丽斯文 曲旻皓关键词:地震应急响应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2025年缅甸7.9级地震震后应急响应与灾后协同救援机制研究 2026年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国际社会迅速响应,但救援中暴露出信息共享不足、物资运输困难、安全局势复杂等问题。从震后应急响应视角,系统分析缅甸地震的协同救援机制,探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协调机制、区域组织响应及多边合作模式。研究发现,联合国应急协调机制、东盟区域协同机制及中国创新救援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问题。据此提出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区域协同救援机制、加强国际合作等优化建议。 许建华 曲旻皓 王肇锋 齐松 王学翰 黄新杰关键词:应急响应 2025年缅甸7.9级地震救援中绳索救援技术实战应用 2026年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震发生后,中国多支救援力量参与救援并取得显著成效。以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的实战救援为案例,详细阐述了该公寓叠饼式坍塌后的救援过程,重点分析了针对营救3名被困人员(尤其是1名6个月孕妇)所采用的绳索救援技术,包括绳索救援方案制定、垂直提拉与斜向转运系统的构建及操作等。同时,对中国救援队回国后以该案例为基础开展的测评演练进行了介绍,对比了实战与演练中绳索救援技术在提拉能力、高锚点设置、绳桥收紧方式及限位保护导致的坠落系数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复杂地震废墟环境下的绳索救援提供实践经验与参考。 曲旻皓 王墨 高杨 景鹏旭 左家军 张帅 韩珂 谢鹏 岳馨 曲大帅联合国国际城市搜索与救援标准及指导性文件综述 2025年 自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The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简称INSARAG)成立30多年来,通过不断总结巨灾国际救援经验,形成了一套覆盖国际救援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到撤离阶段的国际救援全流程全要素的协调工作机制,并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指南、指导性文件和推荐性技术文件,规范救援能力和队伍建设,强化国际救援协调和现场救援的效率。该文系统介绍了INSARAG标准和技术文件组成体系架构,并阐述了各标准及技术文件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搜救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并讨论其对我国灾害救援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曲旻皓 李立 李立 王建平 高杨 高杨 黄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