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红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病
  • 4篇醛固酮
  • 3篇血压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疗效
  • 3篇高血压
  • 3篇ACEI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透析滤过

机构

  • 6篇威海市立医院
  • 4篇胶南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1篇时红娟
  • 4篇薛成爱
  • 3篇耿云
  • 3篇杨莉
  • 2篇杜桂芹
  • 2篇刘永芹
  • 2篇刘守田
  • 2篇张萍萍
  • 1篇李爱玲
  • 1篇张丽霞
  • 1篇薛秀美
  • 1篇赵新和
  • 1篇周爱明
  • 1篇董晖
  • 1篇田树波
  • 1篇张成才
  • 1篇李心娥
  • 1篇王延萍
  • 1篇于海娜
  • 1篇刘丽秋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05例,被随机分为3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贝那普利治疗组、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治疗组(联合组),观察治疗8周前后血压和尿蛋白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血压和尿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比单药治疗可更好地降低尿蛋白(P<0.05)。结论联合治疗对保护肾功能有协同作用。
耿云时红娟于海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
超声引导实时监控下经皮肾穿刺活检149例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观察穿刺成功率、取材情况、各种穿刺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患者穿刺情况及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处理。结果:所有149例患者均达到取材合格,有效穿刺率为92.24%,取出肾小球数(27.81±16.53)个,能满足病理诊断的需要,出现肉眼血尿10例(6.71%),包膜下及肾周血肿16例(10.74%),一过性肾功能异常3例(2.01%)。结论:此方法穿刺成功率高,进针路线全程可见,可根据肾脏位置调整进针点,但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出现并发症要及时处理。
林新广时红娟耿云刘有群杨莉张萍萍
关键词:超声引导肾活检术并发症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中大分子代谢物质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中大分子代谢物质的疗效及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P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各15例。比较3种治疗对甲状旁腺激素(i PTH)、β2-微球蛋白(β2-MG)及C反应蛋白(CRP)的治疗效果。结果 1 HDF组治疗前后血清i PTH、β2-MG均显著下降(P<0.05),HP组治疗前后血i PTH有下降(P<0.05),而β2-MG无变化(P>0.05),HD组治疗前后血清i PTH、β2-MG水平无显著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DF组与HP组治疗前后i PTH水平降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二组的清除率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与HP组β2-MG的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二组的清除率与H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CR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可有效清除i PTH、β2-MG;HP能有效清除i PTH,不能有效清除β2-MG;HD不能有效清除i PTH、β2-MG;三者不能有效清除CRP。
耿云时红娟林新广张丽霞李杰鲍清禹周爱明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微炎症状态
介入放射引导下经左侧颈内静脉置入长期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血液透析患者,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对于需要长期进行维持性、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首选动静脉内瘘,以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为第一选择,不能建立自体血管内瘘的,可选择移植血管内瘘(包括自体血管移植、异体血管移植、人造血管等)。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是:有些患者的血管条件极差,不能建立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也不具备建立移植血管内瘘的条件;另一些患者因年龄大、心脏功能差等因素不适合建立动静脉内瘘,这些患者同时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适合或不同意做腹膜透析,最终只能选择中心静脉导管做血液透析的长期血管通路。
林新广时红娟尹延植张萍萍刘有群杨莉
关键词:颈内静脉自体血管透析导管人造血管血管条件静脉导管
ACEI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醛固酮(ALD)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行ACEI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用ALD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尿24 h蛋白定量、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24 h蛋白定量、α1-MG、M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且未出现明显的高钾血症及血肌酐升高。结论ACEI联合ALD受体拮抗剂可以更好地降低尿蛋白,延缓肾损害进展。
薛成爱时红娟刘永芹刘守田杜桂芹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尿蛋白定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的研究
薛成爱刘守田时红娟杜桂芹李心娥刘永芹
本试验通过应用酶法、电极法分别测定血肌酐和血钾,免疫比浊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研究高血压肾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高血压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ACEI、ARB治疗后AngⅡ、Ald水平变化及与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赵新和薛成爱时红娟薛秀美沈健妹
本研究通过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单用ACEI或ARB后血浆AngⅡ、醛固酮水平变化,并对患者进行ACE基因多态性分析,从ACE基因型入手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ACEI和ARB干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本研究提示可根据A...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ACE基因多态性
尿毒症脑病大鼠脑组织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变化及发病机制的探讨
目的:研究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并发脑病时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变化,从而探讨尿毒症脑病的发病机制。   方法:成年健康Wister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24只)。模型组大鼠给予...
时红娟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脑病多巴胺5-羟色胺
文献传递
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年
探讨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采取血液透析滤过(HDF)与血液灌流(H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HDF治疗,研究组采取HDF与HP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以及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率高达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与胫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前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效果良好,相比单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症状,并提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借鉴。
杨莉时红娟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疗效
早期糖尿病肾病ACEI治疗后醛固酮逃逸及螺内酯干预的疗效研究
薛成爱李爱玲刘守田时红娟刘京运张成才田树波
本研究通过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ngⅡ、Ald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查UAER,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服用ACEI后AngⅡ和醛固酮水平的变化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干预治疗后UAER的变化,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
关键词:ACEI早期糖尿病肾病醛固酮螺内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