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利娟
- 作品数:31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杂交松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初报被引量:2
- 2012年
- 以杂交松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对杂交松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DCR+6-BA 3.0 mg/L+NAA 0.1 mg/L,诱导率为43.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DCR+6-BA 2.5 mg/L+NAA 0.2 mg/L,增殖率为96.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DCR+NAA 2.0 mg/L,生根率为53.3%,平均生根数为9.4条/株。
- 方利娟黄宝灵苏仕林
- 关键词:杂交松茎段
- 燕子掌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被引量:4
- 2012年
- 以燕子掌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研究燕子掌组培苗形成过程中6-BA和IBA浓度对各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MS+IBA 5mg/L+6-BA 5mg/L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化不明显,且诱导率为95.56%;MS+IBA 2mg/L+6-BA1mg/L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平均可达12芽以上;MS+IBA 5mg/L+6-BA5mg/L为愈伤组织增殖最佳培养基,增殖倍数为10.9;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1mg/L+6-BA 5mg/L,单位面积芽数为32个以上,且芽明显;壮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2mg/L,45d后平均苗长为4.74cm;诱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 0.5mg/L,诱根率为100%。
- 蒲仕明李荣峰方利娟兰翠玲周祖平
- 关键词:燕子掌愈伤组织增殖不定芽
- 青钱柳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
- 2017年
- 青钱柳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该文从对青钱柳外植体的选择、处理以及不同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等方面对近几年青钱柳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 方利娟黄宇丁文彬黄颖覃淋琳
- 关键词:青钱柳
- 药用植物牛大力研究概况被引量:14
- 2017年
- 该文介绍了牛大力的生态特性和形态特征,从牛大力的化学成分、作用和功效、牛大力的组织培养等方面概述了目前牛大力的研究概况,为今后牛大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方利娟宁珊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药用植物金银花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被引量:7
- 2013年
- 金银花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抗菌、抗氧化、增强免疫、保护肝功能等作用。介绍了金银花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主要发展趋势,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 方利娟
- 关键词:金银花
- 不同浓度激素对蕨菜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以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L.)kuhn]幼嫩根状茎为外植体,在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中设置不同的6-BA和IBA浓度,研究6-BA和IBA对蕨菜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0.2mg/L 6-BA+0.4 mg/L IBA为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率为82%;1/2MS+0.2 mg/L IBA+0.2mg/L 6-BA为愈伤组织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倍数为8.07。该研究结果为6-BA和IBA在蕨菜愈伤组织培养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 方利娟苏仕林蒲仕明
- 关键词:激素愈伤组织增殖
- 6-BA与NAA对杂交松组培增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6-BA与NAA对杂交松不定芽增殖结果的影响。[方法]在DCR培养基中设置不同的6-BA和NAA浓度组合,研究6-BA和NAA对杂交松不定芽增殖结果的影响。[结果]杂交松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DCR+2.5 mg/L 6-BA+0.2 mg/L NAA,此时,增殖率为96.7%,增殖倍数为6.2。[结论]杂交松不定芽增殖试验中,6-BA起着决定性作用,低浓度NAA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增殖率和增殖倍数。
- 方利娟
- 关键词:杂交松6-BANAA增殖
- 一种红枣-梨低糖型复合果酱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枣‑梨低糖型复合果酱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红枣浆的制备;2)梨浆的制备:选取表皮淡黄色、果肉饱满,无破损的新鲜的梨,用清水把梨洗净,再用刀削皮去核,切成块状,用打浆机打浆并加入0.1%抗坏血酸...
- 谢晓娜杨郑州朱正杰黄斌方利娟
- NAA对杂交松试管苗伸长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文章以杂交松试管苗的中间繁殖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人工合成生长素NAA对杂交松试管苗伸长生长的影响。中间繁殖体的伸长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素NAA对杂交松试管苗伸长培养具有很突出的促进作用,当NAA的浓度为0.3mg/L时,伸长最明显,平均伸长率为442.64%。
- 方利娟
- 关键词:NAA杂交松试管苗伸长生长
-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芒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芒果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CK(仅施用化肥)和T1(化肥减量10%+有机肥6.0 t/hm^(2))、T2(化肥减量20%+有机肥9.0 t/hm^(2))、T3(有机肥、无机肥等量复混)、T4(有机肥、无机肥减量10%复混)、T5(有机肥、无机肥减量20%复混)5个处理。利用NovaSeq测序平台,分析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变化特征,结合土壤酶活性,探究不同施肥处理下驱动细菌、真菌群落变化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结果表明,T1、T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的活性,T3、T4、T5处理显著提高了脲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T2处理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各处理的细菌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CK,T1、T3处理的Chao1指数、ACE指数显著高于CK;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处理间达到显著性差异,CK与T1及T3处理、CK与T2及T4处理分别在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上差异最大;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湾菌门均为土壤的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未确定分类真菌门、壶菌门为优势真菌门;Spearman相关热图显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更易影响根际土壤真菌的相对丰度及多样性。综合而言,T2、T4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的活性,丰富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可改变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为本研究中芒果的最佳施肥方式。
- 汪自松杨正丽曾梓芸沈伟方利娟方利娟赵志常
- 关键词:芒果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