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方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文化
  • 3篇文化素质
  • 2篇大学生
  • 2篇人文
  • 2篇人文教育
  • 2篇素质教育
  • 2篇文化素质教育
  • 2篇文教
  • 2篇精神成人
  • 2篇成人
  • 1篇大学人文
  • 1篇读书
  • 1篇学人
  • 1篇院校
  • 1篇战时
  • 1篇社会
  • 1篇素质教育课
  • 1篇素质教育课程
  • 1篇通识

机构

  • 9篇山西大学

作者

  • 9篇徐方
  • 3篇高平
  • 1篇段晓红

传媒

  • 6篇山西高等学校...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河南教育(高...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人本意识”
2005年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型。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胜利保证和工作路线是“人本意识”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毛泽东思想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高平徐方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传统文化人本意识
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再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大学文化素质类课程的开设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课程总量太少等问题,表明对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仍有差距。为此,应创设新课程体系模式,将文化素质课程分为哲学与人文、历史与文化、科技与时代、青春与健康四大类,使其真正成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
徐方
关键词: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大学生“精神成人”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被引量:2
2010年
我国在大学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并且在多所大学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已有十几年了。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与西方的通识教育在概念和内涵上接近。
徐方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成人教育基地通识教育
论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中诸因素的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重新审视在抗战中国共两党从对立走向合作的内在因素和不平坦历程,总结经验,有助于我们站在新世纪的窗口,用合作的、求同存异的和顺应时代要求的眼光和角度,配合以同样适时和适度的具体政策和方法策略,调动积极因素,观察与解决问题,有益于祖国的统一事业。
徐方
关键词:抗战时期国共合作
引导大学生走好精神成人之路被引量:1
2008年
大学生正处在灵魂发育期,如何真正在精神上成人,是个体和社会的大问题。通过读好书汲取精神营养,通过对普世价值的认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心灵,摆脱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生成对自我、对同类、对国家乃至世界的人文关怀和公共关怀,才能真正在精神上成人。
徐方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成人读书做人
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困境被引量:2
2011年
全面素质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明确目标,其核心就是人文教育,它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针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的结构性缺失,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和重要性做了阐释,并观照当前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匮乏和人文教育存在的瓶颈和困境,提出存在的现实困境,分析症结以求改进。
徐方段晓红
关键词:人文教育文化素质
现代公民的特征及在大学进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2006年
现代社会是公民的社会,在建设现代化和走向法制社会的中国,造就一大批既注重主体权利、同时对国家和社会极具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是大学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科学界定现代公民的概念,明确在大学进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掌握公民教育的内容,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前提。
徐方
关键词:现代社会现代公民公民教育
从对二战的记忆思考历史记忆的重要性
2006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件。法西斯的泛滥和猖獗并由此带来的人类大劫难,以及在战后对这一历史的认识及态度,令我们对历史记忆的重要性及其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明天的意义,作一次深刻的反思,这对理解记忆即历史、记忆即生命的深刻内涵很有帮助。
徐方高平
关键词:二战记忆
“一条龙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探索
2005年
本文对“一条龙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总结,认为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完善改进教学体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是实现“两课”教学“一条龙”教育模式的基本经验。
徐方高平
关键词:课堂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