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艳

作品数:20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孤独症
  • 6篇头穴
  • 6篇康复
  • 5篇头穴丛刺
  • 5篇丛刺
  • 4篇谱系
  • 4篇谱系障碍
  • 4篇孤独症谱系
  • 4篇孤独症谱系障...
  • 3篇脑瘫
  • 3篇康复训练
  • 3篇儿童
  • 2篇动功
  • 2篇针刺
  • 2篇跑台
  • 2篇跑台训练
  • 2篇小儿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康复训练治疗

机构

  • 19篇黑龙江中医药...
  • 13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体育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张春艳
  • 12篇唐强
  • 9篇王艳
  • 7篇张春艳
  • 4篇朱路文
  • 3篇项栋良
  • 2篇张立
  • 2篇关莹
  • 2篇陈慧杰
  • 1篇杨慧馨
  • 1篇黄磊
  • 1篇于国强
  • 1篇李季
  • 1篇李志刚
  • 1篇赵彬
  • 1篇王璐
  • 1篇张洋
  • 1篇李保龙
  • 1篇齐辉
  • 1篇孙素芹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康复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便秘的效果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便秘问题及核心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中心收治50例ASD并发便秘患儿,随机分为针康组(n=25)和药康组(n=25)。针康组采用头针、体针结合康复训练法;药康组采用口服益生菌结合康复训练法;两组均进行便秘和核心症状的康复训练。便秘治疗8周,核心症状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8周、12周后进行便秘疗效判定和便秘主症评分,并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和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对核心症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便秘主症评分、ABC评分和ATEC总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两组主症评分均显著降低(t>5.473,P<0.001);治疗12周,针康组便秘疗效和主症评分均优于药康组(Z=2.848,t=-2.139,P<0.05)。治疗8周后,两组ABC评分和ATEC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7.139,P<0.001),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康组ATEC行为评分明显降低(t=3.849,P<0.01),优于药康组(t=-2.643,P<0.05),两组间其他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针康组ABC评分、ATEC总分及各项评分均低于药康组(|t|>2.156,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法可改善ASD儿童便秘问题,疗效较持久,也可改善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均优于药物结合康复训练法。
张春艳张春艳王艳李宏玉朱淑伟徐丹双张雪薇陈慧杰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针刺益生菌便秘
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孤独症的效果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孤独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2~10岁的孤独症患儿72例,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分组程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照1∶1∶1分配到结合组、感知训练组和头针组,各24例。结合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感知训练组采用听觉、触觉、本体感觉及知觉训练治疗,头针组采用于氏七区划分法进行功能区头穴丛刺长留针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结果整体分析发现:CARS、ABC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三组治疗16、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三组治疗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治疗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合组治疗16、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感知训练组与头针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较单纯感知觉训练及单纯头穴丛刺治疗孤独症患儿的效果显著,更有利于孤独症患儿的尽早恢复。
任婷李宏玉张春艳朱路文唐强王鸿旭李志刚李保龙
关键词:孤独症感知觉头穴丛刺
唐强教授运用整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多动症的经验总结
2024年
多动症作为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显著干扰儿童的日常生活与学业进展,故早期精准诊断及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唐强教授依托整合医学理论体系,创新性地把中医导引术、中医康复手段同现代康复技术深度整合,构建起一套特色鲜明的整合康复治疗方案应用于小儿多动症临床实践。经临床验证,该疗法成效卓著,能切实促进患儿身心康复,助力其顺利回归家庭与校园环境,为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开拓全新路径。
张永政张春艳穆资辰唐强
关键词:导引术小儿多动症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早期干预作为高危儿的早期有效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还可以缓解家长的不安情绪,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普遍认可。本文从早期干预等基本概念叙述,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赵明月项栋良张春艳乌云塔娜杨海凤李爽王琰王艳
关键词:高危儿早期干预脑瘫
头穴丛刺结合中药水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评价头穴丛刺结合中药水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结合传统水浴组(传统组)、头穴丛刺结合中药水浴组(结合组),每组30例,采用Peabody运动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定,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eabody运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结合组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中药水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有缓解、降低作用,能明显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项栋良唐强王艳张春艳黄磊
关键词:头穴丛刺脑瘫粗大运动功能
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脾失健运型厌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脾失健运型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孤独症共患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健脾推拿治疗,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ABC、CARS评分及治疗后厌食疗效评估以判断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8周后,两组临床积分及厌食症有效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 <0. 05)。两组CARS和AB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益气健脾推拿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治疗孤独症脾失健运型厌食问题,并且能改善孤独症的整体病情。
张春艳张春艳朱路文王艳唐强
关键词:孤独症推拿康复训练脾失健运厌食
血府逐瘀汤治疗晚期肺癌瘀血阻络证癌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5年
对血府逐瘀汤进行深入探析,分析其在晚期肺癌癌痛(瘀血阻络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晚期肺癌瘀血阻络证癌痛患者筛选节点为2024.1—2024.12,在随机数字表法支持下行对象随机化分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予以随机中的20例,设置为对照组,基于此,血府逐瘀汤治疗提供给观察组(20例),比对组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疼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比对,观察组治疗各阶段均更低(P<0.05)。治疗前组间疼痛评分相近(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阶段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要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95.00%)较之对照组(70.00%)更高(P<0.05)。组间生活质量测定示治疗前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测定值(83.69±8.74)分较之对照组要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相比对照组(50.00%)要低(P<0.05)。结论 在晚期肺癌瘀血阻络证癌痛患者治疗中引入血府逐瘀汤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减轻疼痛感,减少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且安全性高,利于提升生活质量,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孙素芹常丽刘春婷张春艳
关键词:晚期肺癌血府逐瘀汤瘀血阻络证癌痛
浮针结合Kegel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浮针结合Kegel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Kegel训练组(对照1组)、普通针刺结合Kegel训练组(对照2组)和浮针结合Kegel训练组(治疗组),各组患者均为20例。评价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ICIQ-SF评分、盆底肌肌力检测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比较,治疗前后3组的数据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3组患者的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P<0.05);对照2组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ICIQ-SF评分比较,治疗前后3组的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3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P<0.05);对照2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盆底肌肌力情况比较,治疗前后3组的数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3组患者的Ⅰ类肌纤维肌力以及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Ⅰ类肌纤维肌力以及Ⅱ类肌纤维肌力明显高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P<0.05);对照2组明显高于对照1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对照2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结合Kegel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陈慧杰李保龙李宇婷张春艳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每组又分为3 d、7 d、14 d、21 d 4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造模后24 h对任务导向组进行前肢抓取训练,跑台组给予跑台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用网屏实验分析大鼠的运动功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表达。结果造模后14 d和21 d任务导向组大鼠前肢运动功能优于模型组(P<0.01)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值在造模后14 d和21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 d和14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动物跑台训练,其机制可能是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有关。
王艳唐强朱路文刘宏光张春艳
关键词:任务导向性训练突触素生长相关蛋白-43跑台训练
镜像疗法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中心的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镜像组、振动组和结合组,每组30例。镜像组采用镜像疗法专用镜盒进行上肢和手部镜像训练,根据患者功能情况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动作任务,如修饰、进食、系扣子、翻书、持物训练等,每次30 min,1次/d,每周6 d,持续8周;振动组采用全身振动训练,应用德国SVG公司生产的Wellengang振动治疗仪,振动频率30 Hz,振动幅度3 mm,总时间30 min,1次/d,每周6 d,持续8周;结合组采用镜像疗法(20 min)+全身振动训练(10 min)的方式,每周6 d,持续8周。3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凯瑟琳-波哥量表(CBS)测评患者存在空间忽略的严重程度;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测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指数)测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前3组CBS评分、MMSE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3组的C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MSE评分、FMA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结合组优于镜像组和全身振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结合全身振动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空间忽略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杨可钦张立张春艳张春艳齐辉齐辉
关键词: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