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
- 作品数:19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嵊州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浙江暴雨洪涝灾害的统计分析
- 根据浙江省1949~1998年(缺1966~1975年及1978年资料)共39年的成灾面积资料及39年(1961~1999年)的36个站点的分季降水资料,对该省暴雨洪涝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浙江洪涝灾害面积大,且...
- 张春艳
- 关键词:暴雨洪水统计分析
- 文献传递
- FY-4A卫星资料在浙江大雾天气中的监测技术研究
- 周芬张春艳岳梦琦潘雯菁姚佳骏胡洋蔡玉莲
- 研究目的与意义: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雾区不仅空气质量恶化,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能见度降低,严重影响公共交通安全,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正确掌握雾的生消规律、准确监测雾的时空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规...
- 关键词:
- 关键词:卫星资料监测方法
- 嵊州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 张维祥张春艳陈国勇王力孙明明王鑫宏
- 简要技术说明(主要创新点):在后台数据服务器上进行本地数据库与省局数据库的同步和后台技术处理加工,对浙江省气象局雷达组网原始数据进行图形化处理,并匹配嵊州市及周边地理信息,制作嵊州市等效天气雷达图,包括组合反射率、回波顶...
- 关键词:
- 关键词:服务器天气雷达
- 2009年春季一次罕见冰雹天气事件的分析
-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物理量分析资料、地面中尺度自动站网资料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9年2月24日晚上发生在浙江中北部金华东部-绍兴南部-宁波西南部一带的强对流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是一次...
- 张春艳
- 关键词:高低空急流雷达回波地理环境
- 文献传递
- 东亚高空急流与2008年初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关系研究
- 利用NCEP/NCAR 逐日再分析资料和MICAPS 系统提供的高空实况格点资料,对2008 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4 次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期间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及温带急流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持续性雨雪冰冻...
- 张春艳张耀存
- 关键词:低温雨雪冰冻前兆信号时空变化特征大气环流
- 2012年盛夏我国多台风特征及环流背景初步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西太平洋编号台风资料、NOAA卫星观测的地球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以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8月西太平洋地区生成并登陆或影响我国的台风特征及大尺度环流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7月中旬至8月底是当年台风生成和登陆的高度集中期,登陆比例之高、对我国影响范围之大等特征实属罕见;南亚高压偏强,中高纬"两脊一槽"环流型,东北地区为高压脊区,副热带高压稳定、强度增强且偏西偏北是这一时期的大气环流特征;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在30°N以北有利台风初生,其南界位置偏北时,有利于部分台风生成于较高纬度,西伸指数持续偏高有利于台风集中登陆;夏季风明显增强和季风槽(ITCZ)位置变化、7—8月西太平洋SST正异常和OLR负异常可能是造成台风多发的原因,异常区域北界偏北也许是造成台风生成纬度偏北的原因。
- 张春艳王力孙明明张建海
- 关键词:环流背景副热带高压夏季风
- 自动站资料在121声询系统的应用
- 为更好地利用气象自动站资料,发挥其在气象服务领域的作用,本文就所开发的软件“自动站实时资料在121 气象服务声询系统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地介绍和说明,对今后的气象服务创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力张春艳
- 关键词:自动站资料
- 文献传递
- 绍兴市历史气象资料数据库简介被引量:2
- 2006年
- 为适应气象预报业务、气象科研开发和气象科技服务的需要,建立了绍兴市地面气象观测历史资料数据库,并配套开发了两个气象资料数据处理软件,可实现数据实时追加、数据修改、手工录入等功能,并提供使用帮助。数据库的建成为业务、科研及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最基础最主要的的资料库。本文在介绍数据库设计思想的同时,对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各兄弟台站历史资料的整编提供了一个参考。
- 张春艳陈国勇朱健
- 关键词:历史资料数据库
- 2008年初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东亚高空急流特征被引量:14
- 2013年
-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MICAPS系统提供的高空客观分析资料,对2008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4次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期间,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副热带急流总体强度偏强、位置偏北。副热带急流的北界越北即南北跨度越大,雨雪冰冻过程持续时间越长;副热带急流中心强度越强,雨雪冰冻天气强度越大、范围越广。副热带急流的经向风分量异常偏强区域与雨雪冰冻强度较大区域一致。同时,温带急流的纬向西风和经向北风明显偏强,其强度的强、弱变化与强降雪过程的开始、增强、结束时间密切相关。其经向分量异常区域以北风为主,即当温带急流的经向北风分量和副热带急流的经向南风分量都较强时,对应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较强。对低温雨雪过程的前期环流分析表明,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的全风速及纬向分量在该事件发生前半个月就开始有明显的前兆,两支急流的经向分量在该事件发生前20天开始有前兆信号,且副热带急流的经向分量、温带急流纬向分量的迅速减弱对该事件的结束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 张春艳张耀存
- 关键词:低温雨雪冰冻副热带急流前兆信号
- 2011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特征及影响天气系统分析被引量:20
- 2012年
-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气象站网雨量资料,分析2011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特征,并对其影响天气系统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1年浙江梅汛期由4次强降水过程组成,雨带较稳定,强降水落区中心基本在钱塘江中上游地区重叠,累计雨量超常,造成钱塘江干流及其各支流流域洪涝频发;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地区"两槽一脊"长时间稳定维持,是浙江梅汛期暴雨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与以往梅雨季节来临前副高逐渐西伸北抬到典型梅雨形势的位置后稳定少动不同的是,2011年梅汛期强降水副高最初较偏西,第1次过程后其先东退再西伸北抬后稳定下来,后3次过程梅雨形势非常典型,第1次过程副高位置虽较典型梅雨形势下的偏西,但也产生了非常强的降水;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南侵到锋区时,降水最明显(第3次过程);梅汛期强降水期间,共有三个高空急流核东传,4次过程的强降水先后出现在这三个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西南季风北推到30°N附近并稳定维持,决定了2011年浙江梅汛期强降水分布特征。
- 张春艳王力孙明明张建海
- 关键词:梅汛期致洪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