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敬良

作品数:24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皮瓣
  • 10篇缺损
  • 8篇动脉
  • 7篇静脉
  • 6篇手部
  • 5篇动脉化静脉
  • 5篇动脉化静脉皮...
  • 5篇再植
  • 5篇组织缺损
  • 5篇外科
  • 5篇静脉皮瓣
  • 4篇修复手部
  • 4篇软组织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桥式
  • 3篇血供
  • 3篇皮肤软组织
  • 3篇皮肤软组织缺...
  • 3篇前外
  • 3篇离断

机构

  • 13篇顺德区和平创...
  • 1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24篇张敬良
  • 12篇雷彦文
  • 10篇谢振荣
  • 9篇万华
  • 8篇李杭
  • 7篇何明飞
  • 6篇黄忠明
  • 4篇李亮
  • 3篇吴祥
  • 2篇陆蕴红
  • 2篇陈焕伟
  • 2篇吴炳奎
  • 2篇黄忠明
  • 1篇沈福全
  • 1篇刘超
  • 1篇宋君
  • 1篇周宏斌
  • 1篇刘梅
  • 1篇吴建伟
  • 1篇罗怡

传媒

  • 9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2012中华...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治疗中川芎嗪的应用效果
2014年
目的:分析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治疗中川穹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367例再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应用川芎嗪抗凝,观察治疗效果和不同时间段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427指成活率97.2%,优良率88.99%,恢复效果好;治疗期间凝血指标变化率均保持在5.9%~38.6%之间,超过正常值范围<12.9%,患者凝血功能波动小,证实了川芎嗪优越的抗凝功能。结论川芎嗪在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手术治疗中应用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何明飞陆蕴红吴祥黄忠明陈毅成张敬良雷彦文
关键词:指尖离断缺损再植
桥式一蒂多叶串联动脉化静脉皮瓣一次性修复手部多个创面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桥式一蒂多叶串联动脉化静脉皮瓣一次性修复手部多个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切取“Y”型静脉又或“H”型静脉走行所形成的一个可供吻合的血管蒂,携带2.4个串联的桥式动脉化静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多个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30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15个月。手指外观饱满,皮瓣颜色与正常手指相似,质地柔软,皮肤感觉恢复明显,两点分辨觉为7—9mm;供区多为线形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桥式一蒂多叶串联动脉化静脉皮瓣可一次性修复手部多个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术后疗效满意。
李杭万华梁智荣张敬良谢振荣
关键词:外科皮瓣桥式软组织缺损
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指腹及甲廓缺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总结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拇、手指指腹及甲廓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根据患指缺损大小及血管修复的要求,采用以患肢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拇、手指指腹及甲廓缺损32例,其中24例并有指骨骨折,8例并有指固有神经缺损。缺损面积2.0 cmx1.8 cm -4.3 cm x2.4 cm ,切取皮瓣最小面积为1.1 cm x1.0 cm -1.5 cmx1.3 cm ,最大面积为3.0 cm x2.2 cm -4.1 cm x4.5 cm。供区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打包加压包扎。结果1例皮瓣因蒂部缝合过紧,术后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经间断拆线后解除。2例皮瓣术后出现水泡,1周后消失。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20例患者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5个月),均采用患者来门诊复查进行直接回访。主要随访皮瓣外形、质地、感觉及供区恢复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静态两点分辨觉为5.0-7.5 mm。指腹外形饱满,弹性好,耐磨,甲廓形态逼真。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8例,良4例。结论采用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可以作为一种Ⅰ期塑形修复手指指腹及甲廓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李亮高增阳万华李程科何明飞黄忠明雷彦文张敬良
关键词:指损伤
趾跖侧基底皮瓣塑形第2趾移植再造拇(手)指
目的探讨一种创伤更小的改善第2趾驼颈外观及欠伸畸形的更为理想的拇(手)指再造方法。方法对16例20指拇(手)指的的缺损,设计第2趾跖侧基底局部皮瓣,将其嵌入第2趾近中节跖侧,以改善再造拇(手)指驼颈外观及欠伸畸形、增加再...
李杭梁智荣张敬良万华汤焕财吴炳奎谢振荣
关键词:塑形皮瓣
文献传递
手部组织缺损修复方法的个性化路径式选择被引量:34
2013年
目的探讨手部组织缺损时如何较快地进行路径式个性化的修复方法选择。方法通过总结临床上治疗过的3559例病例,对不同情况的手部组织缺损进行分类,总体分皮肤软组织缺损和复合组织缺损两大类,而每一类又根据缺损面积、质地、缺损组织种类、是否有骨肌腱等外露情况,冉分出11种缺损类型,并相应选择出游离植皮、腹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微型游离皮瓣、微型游离复合组织瓣等18种可选手术方案。其中皮肤软组织缺损多采用游离或带蒂皮瓣修复,而复合组织缺损多采用游离或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通过归纳,从而形成一条较为快捷的手术方案筛选思路。结果本组共3559例,其中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802例,顺利成活787例;部分坏死8例;失败7例;成活率98.2%。带蒂的组织移植1302例,顺利成活1288;部分坏死14例;成活率98.9%;全厚植皮1455例,顺利成活1432例,部分坏死23例,成活率98.4%。本组中,共有254例获得6—36个月的随访,患者手部外观无明显臃肿,皮瓣区质地、弹性及功能满意。感觉恢复为s2~S1;两点辨别觉5—8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良率达86.7%。结论将手部组织缺损进行分类并列出相应的手术方案,可更有效的对手部组织缺损进行合理的手术方案选择和治疗。
张敬良雷彦文宋君李杭黄忠明郭桥鸿何明飞万华谢振荣肖军波
关键词:组织缺损
足背桥式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个创面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应用足背桥式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个创面.方法 在足背部切取以第1或第246背动脉为蒂的双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多个创面.结果 采用此方法修复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良好,手功能评定均为优.结论 应用足背桥式双叶皮瓣移植能修复手部多个创面,并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李杭张敬良万华梁智荣杨燎北谢振荣
关键词:双叶桥式
显微骨移植个性化方案在27例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各种不同骨缺损病例的分析,针对性的梳理、分类并制定显微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个性化设计及治疗原则,以追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的27例各种骨缺损病例,每例均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根据年龄、缺损部位、缺损范围、缺损形态等不同因素和特点,制定详细、合理、个性化的显微外科骨移植技术方案并分为单段长腓骨、对折双段腓骨,双段腓骨的正、倒等腰三角支撑、不规则形态骨缺损的髂骨雕刻,骨、皮肤、肌腱复合组织瓣联合移植等类型进行骨缺损的游离骨移植修复。结果本组27例随访6个月-5年,13例髂骨、12例腓骨、胫骨及足舟骨骨移植各1例均按照生理性骨折愈合时间一期骨愈合,无延迟及不愈合情况发生。其中1例小儿股骨干2年后周径接近正常股骨。正、倒等腰三角支撑骨移植2例,2年后,三角中央空缺圆洞近乎消失。1例" E"型不规则形态骨缺损雕刻髂骨移植的Pilon骨折畸形愈合病例术后无内翻及外翻畸形,行走自如。骨、皮肤、肌腱联合移植的外踝重建病例踝关节无疼痛,功能无异常。7例手部骨缺损功能评定优良率80%。1例腓骨皮瓣因皮瓣穿支血运供血略差,远端部分真皮层溃烂,后经换药愈合。结论在突破游离组织移植成活瓶颈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前提下,本着追求最终最佳效果的宗旨,充分利用显微骨移植的及时性、灵活性、自由性、确定性、血运好、一次性治愈疗程短并骨与皮肤、肌腱等同时修复的优点,在大原则下个性化的针对每一例不同情况的骨缺损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游离骨移植治疗,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重视和推广。
张敬良雷彦文何明飞万华黄忠明郭桥鸿吴祥李亮刘超高增阳谢振荣
关键词:骨缺损骨移植个性化方案显微外科技术
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长段骨缺损22例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治疗上肢长段骨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2例上肢长段骨伴软组织缺损患者,骨缺损长度均超过6cm。采用游离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腓骨长度7—15cm,皮瓣面积5cmx9em~22cm×15cm。术后1、3、6、12个月、2年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组织修复情况及功能评价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22例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软组织愈合顺利,皮瓣外观与质地良好。术后1个月即可见骨折端有明显愈合情况,3个月后可见骨折端有大量骨痂生长,6个月后骨生长均良好,骨折线消失,12个月后移植骨增粗与受区骨基本相似,24个月后患肢功能恢复好。按Enneking等评分标准,26~30分8例,21—25分9例,16~20分5例,平均恢复肢体功能的82.3%。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长段骨伴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疗效满意,该术式能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愈合率、缩短疗程及减少手术次数。
李程科梁江声彭建江李智张敬良雷彦文周宏斌邓国超李其付高山洪
关键词:腓骨肌皮瓣上肢骨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18例有多处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术前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及B超定位穿支血管位置,术中比较血管定位位置后行血管蒂分离。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及软组织修复效果,同时观察术后患者移植皮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8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中有16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患者出现静脉回流障碍,1例患者术后皮瓣血循环良好。术后随访4~24个月发现患者皮瓣开始恢复知觉,且皮瓣质地柔软、耐磨,色泽正常,所有患者局部功能恢复良好,下肢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不仅供区外观、感觉恢复较好,也较容易解剖,同时能够很好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其是临床中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李亮雷彦文何明飞黄忠明陈毅诚罗怡张敬良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
一蒂多叶不反转动脉化静脉皮瓣一次性修复手部多创面损伤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探讨游离一蒂多叶不反转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多个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手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一蒂多叶不反转动脉化静脉皮瓣移植修复.根据手部缺损的面积,各缺损间的距离,形成以1条静脉为主干蒂的多个动脉化静脉皮瓣,一次性修复手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 结果 术后29例游离移植的61个皮瓣中,58个皮瓣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部分坏死的3个皮瓣,经过换药治疗之后,均愈合.随访时间6 ~ 18个月,平均15个月,受区皮瓣质地、外形良好,两点辨别觉5~7 mm.拇指伸屈、对指、对掌功能、各手指伸屈功能无障碍.治疗后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1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达96.5%. 结论 游离一蒂多叶动脉化静脉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多创面缺损,设计简单,切取方便,手指功能恢复好,是一次性修复手部多创面缺损的理想选择.
李程科肖军波梁江声谭加群何明飞邓国超雷彦文许明刚张敬良
关键词:动脉化静脉皮瓣显微外科技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