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廷星

作品数:23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血压
  • 9篇激素
  • 9篇雌激素
  • 8篇高血压
  • 6篇去卵巢
  • 5篇血管
  • 4篇SD大鼠
  • 3篇平滑肌
  • 3篇雷洛昔芬
  • 3篇环境因素
  • 3篇激素替代
  • 3篇激素替代治疗
  • 3篇雌激素替代
  • 3篇雌激素替代治...
  • 2篇心肌
  • 2篇心率
  • 2篇心室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脏
  • 2篇血管紧张

机构

  • 2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23篇张廷星
  • 11篇吴可贵
  • 8篇许昌声
  • 7篇陈小明
  • 6篇晋学庆
  • 5篇王华军
  • 5篇林金秀
  • 4篇苏津自
  • 3篇吴思英
  • 2篇彭峰
  • 2篇林少炜
  • 2篇谢良地
  • 2篇陈诗颖
  • 1篇李煌元
  • 1篇芮红兵
  • 1篇卢贤强
  • 1篇蔡文钦
  • 1篇郭志军
  • 1篇阮琴韵
  • 1篇韩英

传媒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塑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早期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心血管结构重塑的影响。 方法 雄性 SHR从宫内期起给予卡托普利 (10 0 m g· kg- 1 · d- 1 )至 16周龄 ,未治疗 SHR及正常血压的 WKY为对照 ,3组动物均于16周龄时测血压、体重后处死。检测左心室血管紧张素 含量 ,心肌内冠状动脉周围及间质胶原容积分数 ,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三级分支的血管壁 /腔面积比。 结果 卡托普利明显降低收缩压 ,抑制 SHR的左心室局部血管紧张素 的产生 (2 .4± 0 .3vs 3.0± 0 .4ng/L ,P<0 .0 5 ) ,预防左室 (mg/g 2 .6 1± 0 .2 0 vs 3.5 9± 0 .35 ,P<0 .0 5 )和血管壁肥厚 ,及心肌纤维化 CVF(胶原容积分数 ) 0 .0 7± 0 .0 2 vs 0 .13± 0 .0 3,P<0 .0 5 ,血管周围胶原分数 0 .5 9± 0 .0 7vs 0 .78± 0 .0 5 ,P<0 .0 5。 结论 卡托普利阻止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塑的发生 ,对预防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改善高血压的长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张廷星苏津自芮红兵王华军吴可贵
关键词:卡托普利高血压肥大左心室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DNA甲基化与环境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DNA甲基化和环境因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于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对福建省福清市、长乐市和南安市共8720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6例和对照351人),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试剂盒检测唾液标本AT1R基因的DNA甲基化,叉生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与Delta法分析AT1R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环境因素的联合及交互作用。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偏高(OR=1.712,95%CI1.289~2.274)和中心性肥胖(OR=1.353,95%CI1.003~1.825)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每周饮酒≤3次(OR=0.463,95%CI0.245~0.876)和体育锻炼(OR=0.804,95%CI0.686~0.943)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调整人口学与环境因素后,AT1R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偏低是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叉生分析显示,AT1R基因DNA甲基化程度与中心性肥胖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U=2.105,P=0.035),归因比=57.9%,相对超额危险度=4.86。结论 AT1R基因DNA甲基化程度与中心性肥胖对冠心病具有叠加交互作用,提示冠心病是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林杰林谋凤吴逸海黄淑娜林少炜李煌元曾昭楠陈熔张廷星吴思英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NA甲基化环境因素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策略变化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住院患者抗凝策略的变化情况。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院的NVAF患者4135例,每2年为一个时间段分组,把患者分为4组进行分析(2013—2014年组1047例,2015—2016年组1036例,2017—2018年组1042例,2019—2020年组1010例)。以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的评分(CHA2DS2-VASc)、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出血评分系统(HAS-BLED)作为危险分层依据,分析NVAF患者抗凝治疗率,以及华法林与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使用情况。结果脑卒中高危患者(CHA2DS2-VASc评分≥2分男性,≥3女性患者),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年组抗凝比例分别为30.23%、38.04%、62.69%和76.67%,抗凝比例随时间推移而增加(χ_(趋势)^(2)=392.549,P<0.001)。在HAS-BLED评分≤2分患者中,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年组的抗凝比例分别为33.70%、41.09%、62.19%和65.73%;HAS-BLED评分≥3分患者,各组抗凝比例分别为20.00%、30.23%、40.54%和75.29%。高危和低危出血患者抗凝比例都随时间推移而增加。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年组采用华法林抗凝的比例分别为33.05%、36.97%、15.36%和4.16%,采用NOACs抗凝的比例分别为0、3.67%、46.07%和62.38%。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2~3)的时间百分比(TTR)中位数为38.0%(20.0%,50.0%),TTR在65%以上的患者只有11.55%。结论NVAF患者的抗凝比例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但与指南建议有一定的差距;服用华法林患者门诊监测INR的达标率低;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率在下降,NOACs已经开始部分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
张廷星李念苏津自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华法林
雌激素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目的:该研究采用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的方法,通过研究雌激素对血压、血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及肾脏皮质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结论:1.SD大鼠去卵巢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
张廷星
关键词:雌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平滑肌
文献传递
雌激素对SD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雌激素替代治疗对SD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影响。方法  18只 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 1)去卵巢组 (简称Ovx组 ) ;( 2 )去卵巢 +雌激素组 (简称Ovx +E2组 ) ;( 3)假手术组 (简称Control组 )。自由取食与饮水。检测手术前 ,3月后再次测量血压后处死 ,检测血清雌二醇浓度、电镜下观察肾脏皮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 1)去卵巢组的SD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 ,雌激素替代治疗后血清雌激素浓度明显升高 ,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 ;( 2 )卵巢切除前 3组血压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 3月后 ,SD大鼠去卵巢组血压明显高于手术前及假手术组 ,雌激素替代治疗后血压降低 ,与假手术组没有明显的差别 ;( 3)电镜下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 :假手术组大鼠肾脏皮质电镜检查未见异常 ;去卵巢组大鼠出现肾小球硬化的表现 ;雌激素替代治疗后与去卵巢组比较超微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SD大鼠去卵巢后血压升高 ,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可抑制血压升高 ;SD大鼠去卵巢后 ,肾脏出现纤维化的病理改变 。
张廷星晋学庆吴可贵许昌声陈小明
关键词:去卵巢SD大鼠雌激素替代治疗肾小球硬化血清雌二醇大鼠肾脏
雌二醇对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雌二醇对去卵巢SD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加雌二醇(简称雌二醇)组和假手术组。测量术前和术后大鼠体重、血压,检测血清雌二醇、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心脏、肾皮质、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离体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检测雌二醇对血管平滑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三组大鼠在手术前体重没有明显差别,三个月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475.8±23.0比372.1±13.1,P<0.05),雌二醇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别(387.3±15.9比372.1±13.1,P>0.05)。2.术前三组大鼠血压没有明显的差别。三个月后,去卵巢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117.5±7.6比104.4±6.2mmHg,P<0.05),雌二醇组血压不升高,与假手术组没有差别。3.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明显升高(617.7±80.1比215.0±26.7,P<0.05)。雌二醇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假手术组没有区别。4.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心脏、肾脏、主动脉血管mRNA表达明显增加,雌二醇组无显著差异。5.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在0.2%小牛血清培养基的条件下,加入10-6mol/L雌二醇,从4h开始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的表达,12h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0.65±0.06比0.85±0.07,P<0.05)。在0.2%小牛血清培养基的条件下,10-5、10-6和10-7mol/L雌二醇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的表达,当雌二醇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0.67±0.06比0.85±0.07,P<0.05)。结论1.雌二醇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表达及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2.
张廷星吴可贵王华军林金秀
关键词:雌二醇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嗜铬细胞瘤(2例报告)被引量:3
2001年
卢贤强谢良地张廷星
关键词:心肌梗死嗜铬细胞瘤心电图病例报告
雌激素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2004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SD大鼠血压、血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及肾脏皮质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部分:将24只雌性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ovx)、去卵巢+雌激素组(ovx+E2),n=8]。3个月后处死。测量实验前后血压,测定血浆AⅡ。
张廷星吴可贵晋学庆
关键词:雌激素SD平滑肌
长链非编码RNA(NR_027032、NR_047116、NR_104181)及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病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NR_027032(AGAP2-AS1)、NR_047116(HIF1A-AS1)、NR_104181及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病的关联,为高血压病的防治及表观遗传机制探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及现场体检,对福州市某医院高血压病患者(病例组,439例)和性别、年龄均衡可比的非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439例)进行调查,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62对病例组及对照组血样的NR_027032(AGAP2-AS1)、NR_047116(HIF1A-AS1)及NR_104181的表达量。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为及心理等环境因素中,清淡饮食(OR=0.583,95%CI:0.421~0.805)是高血压病患病的保护因素;被动吸烟(OR=1.489,95%CI:1.004~2.207)、腹型肥胖(OR=1.769,95%CI:1.210~2.586)、超重[24.0≤体质量指数(BMI,kg/m^(2))<28.0](OR=1.527,95%CI:1.096~2.127)、肥胖(BMI≥28.0)(OR=2.042,95%CI:1.104~3.780)、轻度抑郁(OR=1.435,95%CI:1.010~2.038)、中重度抑郁(OR=1.783,95%CI:1.181~2.693)、A型性格(OR=1.740,95%CI:1.208~2.506)是其危险因素。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lncRNA NR_027032(AGAP2-AS1)、NR_047116(HIF1A-AS1)及NR_104181的表达量较低(P<0.05)。在控制年龄、性别、学历、婚姻、BMI、抑郁程度等因素后发现,NR_047116(OR=0.631,95%CI:0.408~0.978)和NR_104181(OR=0.611,95%CI:0.378~0.988)低表达可能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环境和表观遗传因素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长链非编码RNA NR_047116(HIF1A-AS1)和NR_104181低表达可能与高血压病的患病风险增加存在关联。
杨乐林佳冰魏东红张廷星张廷星林少炜吴思英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原发性高血压环境因素
雷洛昔芬对去卵巢大鼠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对去卵巢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40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1)去卵巢组(Ovariectomy,OVX):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模型,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C):只打开腹腔未切除双侧卵巢,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3)雌激素组(Ovariectomy+Estrogen,E):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给予雌激素(倍美力,1mg/kg·d)灌胃治疗;(4)小剂量雷洛昔芬组(Ovariectomy+Raloxifene,Rs):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给予雷洛昔芬(易维特,1mg/kg·d)灌胃治疗;(5)大剂量雷洛昔芬组(Ovariectomy+Raloxifene,Rl):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给予雷洛昔芬([易维特,3mg(/kg·d)灌胃治疗。治疗3个月后,测量治疗后各组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去卵巢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雌激素或雷洛昔芬治疗后血清雌二醇水平都上升,接近假手术对照组(OVX:36.69±6.91比C:248.32±32.51比E:240.89±29.44比Rs:239.56±25.73比Rl:243.48±27.62pg/mL,P<0.01)。去卵巢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和雷洛昔芬组。雌激素组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也升高,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雷洛昔芬治疗后纤维蛋白原下降,低于去卵巢组和雌激素组(OVX:4.25±0.43比C:1.76±0.20比E:3.46±0.31比Rs:1.63±0.19比Rl:1.41±0.16g/L,P<0.05)。结论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雌激素治疗不能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反而升高其水平,而雷洛昔芬能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张廷星陈小明许昌声王华军吴可贵
关键词:雷洛昔芬雌激素受体血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