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争光 作品数:25 被引量:87 H指数:6 供职机构: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中国瓢蜡蝉科(半翅目:蜡蝉总科)昆虫的地理分布格局 被引量:2 2018年 我国瓢蜡蝉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分布广泛,为进一步明确我国瓢蜡蝉地理分布区间相互关系及其分布格局,通过采用系统聚类法对瓢蜡蝉有分布记录的26个省级地理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瓢蜡蝉科昆虫分布格局大致可以分为4个区域:华北区系(江苏+北京+河南+辽宁+山西+山东)、蒙新区系(内蒙+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区系(陕西)和南部区系(湖北+四川+广西+云南+海南+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江西+香港+台湾);南部区系从西到东又可聚为3个亚区,即(湖北+四川+广西+云南+海南)亚区、(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江西+香港)亚区、台湾亚区。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华北区系、蒙新区系和陕西区系均属古北界区系类型,南部区系基本属于东阳界区系类型。从聚类结果看,华北区系的瓢蜡蝉种类与南部区系联系较密切,显示两地间存在物种交流。各区系间气候、植被、地貌等异质性生态环境可能是我国瓢蜡蝉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张争光 张梦博 徐镇超 邓德美 尤云菲关键词:瓢蜡蝉科 地理分布 聚类分析 校园不同生境昆虫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探讨不同生境中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对井冈山大学校园内3种生境(A区:灌木-杂草混生区、B区:乔木区、C区:杂草三种生境)的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共捕获昆虫567头,隶属于9目76种,其中鳞翅目、直翅目、同翅目为校园内的优势类群。不同生境中,A区(灌木-杂草混生区)昆虫多样性最高,C区最低(杂草区)。A、B、C三区的昆虫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00,1.99和1.94,丰富度指数Dma分别为12.75,9.09和4.51。区域A与区域B昆虫相似性最高。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相似性与植被类型有关。人类活动通过影响昆虫生境,进而影响昆虫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格局。 张争光 匡东东 涂汉 杨艳敏 林晓秋关键词:昆虫 多样性 基于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探讨飞虱科Delphacidae13属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1 2022年 飞虱科昆虫隶属于半翅目蜡蝉总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昆虫的线粒体基因是昆虫分子与进化研究中常用且有效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基于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探讨了飞虱科13属18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别采用距离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在飞虱科13属中,Ugyops属较为原始,处于系统树的基部,其余12个属聚为2支,Bambusiphaga属、Epeurysa属、Tropidocephala属和Saccharosydne属聚为一支,Peregrinus属、Perkinsiella属、Changeondelphax属、Chloriona属、Ishiharodelphax属、Sogatella属、Laodelphax属和Nilaparvata属聚为另一支。18种的进化地位和分类归属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张争光 赵芳 苏田娟 蒋凯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飞虱科 蓝喉蜂虎的捕食行为与食性 被引量:2 2017年 在我国有分布的7种蜂虎科鸟类中,蓝喉蜂虎(Merops viridis)分布范围最广,但相关野外研究还比较少。2011~2016年,我们以江西省吉安市郊区的一个蓝喉蜂虎种群为研究对象,在观察野外捕食行为的基础上,记录了其食物种类,研究了该鸟的食性。蓝喉蜂虎的食物主要是蜂类、蝶类和蜻蜓类昆虫,其被捕食频次的百分比分别为26.0%、26.3%和38.3%。其中,繁殖前期以蜂类居多,繁殖后期以蜻蜓类居多,数量比例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昆虫生活史差异造成的。网络图片资料佐证了其食物种类主要为以上3类昆虫。在吞食食物前,蓝喉蜂虎会对不同类群的昆虫进行不同时长和不同方式的处理。此外,野外研究发现,产卵期蓝喉蜂虎巢室中散布着可能被吞食过带有食物残渣的小型贝类碎片。通过实验筛选营巢河滩地的沙土,发现这些贝壳碎片是外来。这表明,蓝喉蜂虎可能通过取食小型贝类贝壳,在产卵期获取短期额外的钙质补偿。蓝喉蜂虎在其分布区内属不常见鸟类,但其捕食的主要昆虫类群在我国南方比较常见,这说明食物不是限制该鸟分布的原因。蓝喉蜂虎是一个极具观赏价值的美丽小鸟,当前亟需深入研究,为该鸟的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柯坫华 邓艳会 郭卫斌 张争光 黄族豪关键词:捕食行为 食性 贝壳 “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传统的"以师为本"教学理念造成学生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等问题,作者顺应当今"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提出改革设想,即从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教学评价不合理和教师的角色转换不到位入手,经过初步的尝试,结果表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胡文杰 肖翰希 张争光 程建丽关键词:以生为本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井冈山地区18种唇形科植物果实形状及表面微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井冈山地区18种唇形科植物的果实形状与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8种唇形科植物果实形状多样,可分为矩圆形、圆形、卵形、三棱形、球形和椭圆形6类;外果皮表面细胞形状为4~6边形、不规则形和细胞形状不可见;依据外果皮表面凸起度可分为平滑型、凹陷型和凸起型3类;外果皮表面蜡质纹饰复杂多样,有平滑无纹饰、负网状纹饰、网状纹饰兼具疣状或瘤状凸起和网状纹饰兼具次级条纹4类;外果皮表面附属结构主要包括表皮毛和丝状结构,并具有或多或少的鳞片状或颗粒状分泌物。18种唇形科植物果实形状和外果皮表面微形态特征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可为唇形科属间和种间亲缘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分类学依据。 邓贤兰 陈霞霞 张争光关键词:唇形科 扫描电镜 果实形状 微形态特征 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毛竹林害虫初步调查 被引量:6 2015年 2011-2014年对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毛竹林内害虫进行初步调查,发现有毛竹害虫8目48科108属127种。按多样性来看,鳞翅目最高(包含15科39属52种),占全部种类的40.94%,其次是半翅目(包含9科30属32种)和鞘翅目(包含7科17属20种)。从危害部位来看,叶、杆类害虫为主,占害虫总数的88.19%。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害虫危害较小,仅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等危害较为严重。 张争光 左传莘关键词:毛竹 害虫 A review of the genus Thabena St?l(Hemiptera:Fulgoromorpha:Issidae) from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one new species 被引量:2 2012年 The planthopper genus Thabena Stal, 1861 (Hemiptera: Fulgoromorpha: Issidae: Issini) is reviewed to include four species from China: T hainanensis (Ran & Liang, 2006) (China: Hainan), T. lanpingensis sp. nov. (China: Yunnan), T. litaoensis (Yang, 1994) (China: Taiwan, Hainan) and T. yunnanensis (Ran & Liang, 2006) (China: Yunnan). Two species, T. lanpingensis and T. litaoensis, are described or re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A key to all species of Thabena in China is given. 张争光 陈祥盛关键词:HEMIPTERA ISSIDAE 黄板对茶园害虫诱捕效果的分析 黄板,又称黄色粘虫板,是根据昆虫对黄色的趋性来诱捕昆虫的一种工具,在现代农业中应用十分广泛,是害虫物理防治的重要方法。为了明确黄板在茶园害虫防治中的效果,2018年7月-8月,我们对井冈山大井茶园中黄板诱捕昆虫情况进行了... 张争光 柯坫华 赵芳关键词:茶园 害虫 中国黄瓢蜡蝉属Flavina Stl一新记录种(Hemiptera:Fulgoroidea:Issidae) 2011年 报道中国黄瓢蜡蝉属Flavina Stl一新记录种:粒黄瓢蜡蝉F.granulata Stl,1861,记述了雌虫形态特征,绘制了形态特征图,并给出了黄瓢蜡蝉属Flavina所有种名录。 张争光 陈祥盛关键词:瓢蜡蝉科 中国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