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权
- 作品数:51 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难治性软组织肉瘤术前化疗后保肢术评价
- 目的 观察术前动静脉双途径化疗对难治性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在保肢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36例四肢软组织肉瘤,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42岁(21~61岁)。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8例,滑膜肉瘤15例,未分化肉瘤3例。本...
- 张世权李伟谭纪锋
-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内固定手术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腓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双螺钉固定治疗,按Danis—Weber分类,62例均为C型踝关节损伤。结果6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42个月。骨折均于术后4~13个月骨性愈合,按AOFAS评分标准,评分为96~100分,平均98分。结论双螺钉固定腓骨下端骨折的方法简单,损伤小,固定可靠。对皮肤、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更具有实用意义。
- 林崇汉张世权刘安庆尚宏喜刘国平
- 合并病理性骨折的四肢骨肉瘤规范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合并病理性骨折的四肢骨肉瘤规范化综合治疗后临床效果及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依据.方法:200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四肢骨肉瘤68例,其中合并病理性骨折的骨肉瘤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0-65岁,平均...
- 张世权李伟谭纪锋丁强郝敏
-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并发症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92例,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骨折于术后4~13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按AOFAS评分标准,92例评分80~96分,平均91分。2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分别为内固定失效、下胫腓分离复位丢失、无菌性炎症、关节僵硬、局限性骨质疏松。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可避免二次手术。对术后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 张世权刘安庆肖德明鄢宏丁强卢文浩尚宏喜谭纪锋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可吸收螺钉并发症
- Topo Ⅱ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Topo Ⅱ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测定Topo Ⅱ在36例骨肉瘤和17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随访骨肉瘤患者生存时间。36例骨肉瘤中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19.9岁。Enneking分期Ⅱ_A 3例,Ⅱ_B 27例,Ⅲ_B 6例,并发病理性骨折7例。结果 36例骨肉瘤随访时间平均3年6个月,其中存活≥3年者13例,存活<3年者23例,死因均为骨肉瘤远处转移全身衰竭。36例骨肉瘤Topo Ⅱ阳性表达率为44.5%,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的11.8%(P<0.01)。Topo Ⅱ表达在不同Enneking外科分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时间3年以上组及3年以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opo Ⅱ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对骨肉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 肖德明张世权朱玉华关弘李伟谭纪锋
- 关键词:骨肉瘤免疫组化预后
- 双侧一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双侧一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年因双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接受双膝TKA且随访资料满1年的患者53例,分为一期手术组(26例)和分期手术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因素和疗效间的差异,并统计并发症的种类及例数.结果 一期手术组总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分期手术组,但是一期组总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及总输血量明显高于分期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HSS评分、术后1年时HSS评分及HSS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仅有小腿肌间静脉发生血栓,且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双侧一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无明显增加.
- 李伟张世权刘安庆郝敏谭纪锋贺艳陈幕芬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工全膝置换临床疗效
- CT扫描层厚参数对骨组织3D打印模型精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探讨CT层厚参数是否对3D打印模型的精度存在影响。方法:以10段带有完整软组织层次的家猪骨为研究对象。分别以0.6 mm(A组)、1 mm(B组)、2 mm(C组)及3 mm(D组)厚度进行CT扫描,通过Mimics 16.0重建猪骨的3D数字模型文件,并导入3D打印机中,获得猪骨模型。测量各段猪骨及相应猪骨3D模型的近端、远端处的外径及高度,统计分析各组数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扫描厚度获得的数据重建出三维骨骼实物模型,外观存在差异,扫描层厚越薄,模型与实物相似程度越高;采用不同扫描厚度时除A组、B组扫描厚度外,其他各组均与研究对象实体存在差异,其中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组在外径上差异不明显(P>0.05),而B组与C组及D组外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T层厚参数对3D打印模型精度存在影响,层厚越薄,精度越高,但层厚过薄对精度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 尤微王大平张世权张世权
- 关键词:3D打印CT扫描三维重建
- 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P-糖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化疗耐药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4例骨肉瘤组织及30例骨软骨瘤(对照组)组织中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糖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Survivin、P-gp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和其表达情况与病例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①34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19例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为55.9%(19/34),27例P-gp表达阳性为79.4%(27/34);对照组30例标本中未检测到Survivin蛋白表达、P-gp表达(P<0.01)。②39例骨肉瘤患者中发生转移的病例16例,其Survivin蛋白、P-g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病例(P<0.05)。结论抑凋亡蛋白Survivin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gp的在骨肉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病理分级和转移成正比。
- 李伟贺艳张世权刘安庆郝淑芹
- 关键词:骨肉瘤P-糖蛋白SURVIVIN蛋白
- 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4年
- 张洪张世权刘安庆向香成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骨折固定术
- 人工假体置换重建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肿瘤型人工假体置换治疗16例膝关节周围原发恶性与侵袭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其中骨肉瘤11例,骨巨细胞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83个月,平均35.5个月。局部复发3例,假体松动1例,无假体断裂。假体3年生存率87.5%,5年生存率83.2%。术后6~12个月后MSTS功能评分为16.0~28.0分,平均24.0分。结论对膝关节周围原发恶性与侵袭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肿瘤型人工假体重建是有效的保肢方法 。
- 肖德明张世权刘安庆李伟尚宏喜卢文浩谭纪锋黄晓阳
- 关键词:骨肿瘤关节成形术膝关节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