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4篇虫病
  • 3篇血吸虫
  • 3篇血吸虫病
  • 3篇疫情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吸虫
  • 3篇吸虫病
  • 3篇监测分析
  • 2篇钉螺
  • 2篇流感
  • 2篇流感样病例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性
  • 2篇儿童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机构

  • 16篇镇江市疾病预...
  • 2篇解放军第三五...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镇江市丹徒区...

作者

  • 16篇张万军
  • 8篇袁兆虎
  • 7篇周印
  • 5篇王琳
  • 3篇杨静
  • 2篇夏子超
  • 2篇李龙根
  • 2篇张潇丹
  • 2篇张瑾
  • 1篇徐虹
  • 1篇胡莹
  • 1篇钱云柯
  • 1篇缪春华
  • 1篇茅凌翔
  • 1篇吴霄
  • 1篇许金凤
  • 1篇刘金

传媒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年镇江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制定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麻疹。方法 2015年,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两个县区选取<8月、8~月、5~岁、15~岁、25~40岁5个年龄组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结果监测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68.55%,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值为288.78mIU/mL,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及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地区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三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及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镇江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不高,不足以形成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应加强疫情监测,并对重点人群采取干预措施。
贺皆晓胡莹袁兆虎周印张万军钱云柯
关键词:麻疹抗体
江苏省镇江市2009-2018年15岁以下少年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了解2009-2018年镇江市15岁以下少年儿童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09-2018年镇江市15岁以下少年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8年镇江市累计报告15岁以下少年儿童法定传染病病例22种65135例,年报告发病率134.51/万~263.23/万之间,发病率呈现上升波动趋势(χ^2趋势=1932.389,P<0.001);死亡病例12例,年均死亡率0.03/万;累计病例中男童发病数为38156例(58.58%),年均发病率204.86/万;女童发病数为26979例(41.42%),年均发病率159.81/万,不同性别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605,P<0.0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16种2587例,年均发病率为7.29/万,发病呈下降趋势(χ^2趋势=78.566,P<0.001);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6种62548例,年均发病率176.16/万,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177.178,P<0.001)。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其它传播途径传染病分别占累计发病总数的86.95%(56636例)、12.65%(8240例)、0.25%(166例)、0.03%(17例)、0.12%(76例)。发病率前2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8.43%(51088例)和8.42%(5485例)。结论少年儿童是传染病发病的重点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的监测,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少年儿童传染病的发生。
张万军张瑾袁兆虎贺皆晓周印
关键词:少年儿童法定传染病
1起疑似气溶胶传播的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调查1起学校内胃肠炎暴发疫情,查清病原、感染来源和传播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在全校师生以及家庭成员中搜索病例,对学校的供水、食堂、食品加工、卫生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就餐、饮水情况进行调查,采集饮用水、食堂剩余食品以及病例的咽拭子、肛拭子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现12例病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为1.13%;病例全部为同班学生,罹患率为29.27%。3名病例的肛拭子检出诺如病毒GII型阳性(包括首发病例),其他为阴性。结论本起疫情为诺如病毒GII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原因可能为首发病例呕吐物形成的气溶胶扩散,通过人-人接触模式传播。
周印袁兆虎张万军许金凤
关键词: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
2009—2011年镇江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了解镇江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报告的镇江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病原学监测。结果 2009—2011年镇江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4 37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8.41/10万。每年发病高峰为4—7月和11、12月,发病数分别占50.31%和21,79%。5岁以下儿童是发病重点人群,占总数的78.52%。1 602例病例样本共检测出阳性586例,其中EV71型占阳性总数的47.10%。结论镇江市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和地区性。应重点做好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
周印袁兆虎缪春华蒋仁保贺皆晓夏子超张万军
关键词:肠道病毒流行病学
关于网络直报系统中年龄录入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2年
目的探讨网络直报系统中年龄录入有关问题,以完善系统、更好地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方法从网络直报系统中导出的镇江市2005-2010年传染病报告卡,分析系统软件录入界面有关年龄的录入项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网络直报系统的年龄录入存在问题有:年龄的各录入项无先后次序,重复计算并自动改写,录入或自动生成正确的"出生日期"后常被自动改错;录入正确的"年龄"后常被自动减1等。结论年龄录入存在的问题增加了网络直报人员的工作量,影响了传染病报告质量。建议对传染病报告卡录入界面有关年龄录入部分进行修改。
蒋仁保张万军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年龄
镇江市沿江滩地造林绿化建设对钉螺控制及血吸虫病防控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2024年
目的 调查镇江市丹徒区沿江滩地造林的抑螺效果及其对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作用,为镇江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镇江市丹徒区2个乡镇的4个环境作为监测点,收集历史资料,并于2021—2023年对螺情、病情、野鼠及环境野粪感染等开展调查,比较造林前后螺情变化、人及野生动物感染情况,评估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建设抑螺防病效果。应用SPSS 20.0软件和χ^(2)检验进行2组间率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个环境共查螺4 737框,活螺密度在0.17~0.94只/0.1 m^(2)之间,无感染性钉螺;造林后第1年活螺密度均下降了50%以上;除东南湾至下新芦管所江滩外(χ^(2)=3.76,P=0.053),其他3个环境造林后第1年活螺框出现率均低于造林前1年(P均<0.05);人群血检阳性率为1.19%;未发现粪检阳性;共捕获野鼠26只,无阳性野鼠;共发现野粪92份,未发现阳性野粪。结论 滩地造林绿化建设有明显的短期抑螺控螺作用,建议加强林地环境的规范管理和螺情监测与控制,更好地发挥滩地林地长期抑螺作用。
李爱华神学慧王琳李莎莎张万军李叶芳
关键词:滩地造林钉螺
镇江市2009-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镇江市2009—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收集2009—2013年镇江市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镇江市共监测流感样病例(ILI)48738例,其中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1.81%,0岁~、5岁~、15岁~、25岁-、60岁年龄组分别占ILI总数的9084例(18.64%)、7976例(16.36%)、11185例(22.95%)、17398例(35.70%)、3095例(6.35%)。期间共检测标本10811份,检出阳性标本1588份,阳性率14.69%,其中季A(H1N1)9例(0.57%)、季A(H3N2)634例(39.93%)、新甲H1N1499例(31.42%)、H7N91例(0.06%)、B型445例(28.02%)。流感样病例数与同期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呈正相关变化(r=0.965,P〈0.05);流感阳性率与流感样病例数呈正相关变化(r=0.622,P〈0.05);流感阳性率与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呈正相关变化(r=0.671,P〈0.05)。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0,P〈0.05);不同季节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92,P〈0.05)。多重对应分析显示新甲H1N1、15岁~、2009年、秋季之间有联系,B型、2010年、春季有联系,季A(H3N2)、0岁-之间有联系,H7N9和春季间有联系。结论提高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报告质量,积极开展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流感病毒分离工作,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张万军袁兆虎茅凌翔杨静周印李龙根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多重对应分析
江苏省镇江市2004-201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镇江市2004-2015年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04-2015年镇江市病毒性肝炎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5年镇江市累计报告肝炎病例14361例,死亡病例7例,病死率0.02/10万,年报告发病率介于15.48~94.29/10万,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累计病例数中男性发病数为9469例(65.94%),女性发病数4892例(34.06%),不同性别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0.39,P<0.001);0岁~、15岁~、30岁~、45岁~、60岁~、75岁~年龄组肝炎病例数分别为228例(1.59%)、2770例(19.29%)、4422例(30.79%)、4396例(30.61%)、2101例(14.63%)、444例(3.09%);职业分布上农民报告病例累计5847例,占40.71%;肝炎分型以乙肝与戊肝为主,分别为6338例(44.13%)、3458例(24.08%)。结论提高医疗机构病例报告的质量,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工作并规范病例报告,以预防和控制肝炎的流行。
张万军张瑾袁兆虎贺皆晓周印李龙根夏子超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患病率病例报告
2014-2016年镇江地区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对镇江地区流感病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流感病毒流行动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 2014-2016年镇江地区哨点医院共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65 201例,其中3年的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分别为2.19%、2.64%和2.90%。共检测标本9 532份,检出阳性标本1 122份,阳性率11.77%。其中甲型H1N1型175份(15.60%),甲H3型491份(43.76%),乙型BY系400份(35.65%),乙型BV系56份(4.99%)。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11.67%和11.87%,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P=0.745)。不同年龄段流感病毒阳性率以60岁及以上人群最高(13.88%),其次为5岁~人群(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33,P<0.001)。对355份阳性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获得毒株109株,其中甲型H1N1型44株,甲H3型17株,乙型48株(BY37株,BV11株)。结论镇江地区的流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也会出现小的流行,每年呈现流感病毒多种亚型的混合流行,以老人和小孩阳性率最高。
杨静郝世轩张万军刘金张潇丹徐虹
关键词:流感病毒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监测
2008-2017年镇江市6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镇江市2008-2017年6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及病原谱,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08-2017年镇江市6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例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2017年镇江市累计报告6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例42 481例,年报告发病率介于120.95/万~528.06/万之间,发病率呈现上升波动趋势;死亡病例3例,年均病死率0.02/万;病例高发期集中在5-7月,10-12月间又出现一个次高峰或拖尾峰;0岁~、1岁~、2岁~、3岁~、4岁~、5岁~年龄组病例分别占儿童手足口病累计发病总数的5.48%(2 330例)、22.52%(9 567例)、20.46%(8 693例)、23.30%(9 896例)、18.08%(7 680例)和10.16%(4 315例);男童发病数为24 976例(58.79%),女童发病数17 505例(41.21%)。累计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1739例,阳性率47.68%,病原构成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32.37%、35.42%和32.21%,不同年份病原构成不同。结论应加强对低年龄儿童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并掌握病原谱的流行规律,以预防、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
张万军袁兆虎张瑾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病原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