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凯文

作品数:23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皮肤
  • 5篇皮肤镜
  • 3篇婴儿
  • 3篇诺卡菌
  • 3篇菌病
  • 3篇康唑
  • 3篇病原
  • 2篇电镜
  • 2篇癣菌
  • 2篇伊曲康唑
  • 2篇伊曲康唑口服...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染色
  • 2篇原体
  • 2篇真菌病
  • 2篇乳膏
  • 2篇射电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抗真菌
  • 2篇头癣

机构

  • 2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成都市第二人...
  • 3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华西口腔医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作者

  • 23篇庄凯文
  • 23篇冉玉平
  • 6篇代亚玲
  • 6篇冉昕
  • 5篇尹斌
  • 5篇唐教清
  • 3篇杨琴
  • 3篇张朝良
  • 3篇徐小茜
  • 2篇王鹏
  • 2篇雷松
  • 2篇胡文英
  • 1篇储蕾
  • 1篇俞汝佳
  • 1篇张文燕
  • 1篇陈爽
  • 1篇康道现
  • 1篇林新瑜
  • 1篇穆潺
  • 1篇杨琴

传媒

  • 4篇中国真菌学杂...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医师在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2年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例汉赛巴尔通体感染致猫抓病的诊疗分析
2022年
猫抓病是一种少见的经猫抓、咬所致急性、亚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引流区淋巴结炎为特征,近年研究证实猫抓病的病原体是巴尔通体。本文分享1例由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lae)所致的猫抓病。
庄凯文代亚玲冉玉平
关键词:猫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汉赛巴尔通体诊疗分析病原体
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婴儿脓癣五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23年
本文报道5例经由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成功的婴儿脓癣并复习相关文献。5例患儿,年龄2~12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皮红斑、鳞屑、脓肿、脱发,诊断依据为皮肤镜下病发特点及取病发行钙荧光白染色后荧光显微镜检确认真菌孢子和(或)菌丝累及毛干、头皮。5例经伊曲康唑口服液5 mg/kg·d治疗后均痊愈,疗程3~12周。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可逆性轻度短暂腹泻,未停药逐渐缓解。通过文献检索到7例伊曲康唑治疗婴儿头癣的报道,对病例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婴儿头癣方便、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张牧秋庄凯文冉昕周宜可Sushmita Pradhan冉玉平
关键词:婴儿头癣脓癣皮肤镜伊曲康唑口服液
布替萘芬莫米松乳膏体外抗真菌谱及抗真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含1%布替萘芬和0.05%莫米松的复方乳膏制剂的体外抗真菌谱与抗真菌活性,并与已经上市的抗真菌药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复方克霉唑乳膏及单纯制剂盐酸布替萘芬乳膏、莫米松乳膏做平行对照研究。方法选用临床分离致病真菌及马拉色菌标准株共13种24株,用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将各种培养基制成含2%琼脂的含菌平板,打孔后分别加入上述5种乳膏,培养7天后测定各含药孔周围的抑菌圈直径。结果布替萘芬莫米松乳膏对常见皮肤癣菌、申克孢子丝菌、裴氏着色真菌、马拉色菌等10种16株菌株形成抑菌圈,对各念珠菌酵母态和白念珠菌菌丝态无抑菌圈;对于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的抑菌圈总体上大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和复方克霉唑乳膏;对常见皮肤癣菌的的抑菌圈总体上等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大于复方克霉唑乳膏;对于裴氏着色真菌和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小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大于复方克霉唑乳膏;对于马拉色菌,小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与复方克霉唑乳膏,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替萘芬莫米松乳膏与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抗菌谱一致,对于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皮肤癣菌的抑菌作用优于、等同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和复方克霉唑乳膏,对于裴氏着色真菌和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优于复方克霉唑乳膏,可作为急性浅部真菌感染和继发真菌感染的皮炎湿疹类疾病的治疗选择。
尹斌冉玉平庄凯文康道现代亚玲
关键词:体外抗真菌活性
国内首例Nocardia nigattensis sp. nov.所致皮肤诺卡菌病
目的 报道国内首例Nocardia nigattensis sp.nov.所致皮肤诺卡菌病.方法 患者男,59 岁,左足背内侧暗红色浸润斑块伴脓血渗出5 月,足甲浑浊增厚3+年.分别取患者足甲、左足背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同...
庄凯文冉玉平俞汝佳徐小茜
皮肤镜、光镜和扫描电镜确诊儿童头部阴虱病1例被引量:7
2014年
1病历摘要 患儿男,6岁。1个月前因头部剧烈瘙痒、搔抓致头皮出现点状血痂,其父母认为患头虱,即用50%百部酊外搽,用药后症状短期内缓解,但不久瘙痒即复发。其父曾有非婚性行为史,因外阴瘙痒,抓后有出血点及发现阴虱和虱卵,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阴虱”,已剃除阴毛并外用50%百部酊治疗。
冉玉平冯孝伟庄凯文张朝良
关键词:阴虱病儿童
断发毛癣菌所致婴儿脓癣并发癣菌疹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儿男,5个月,额部发际处红斑3个月。皮肤科检查:前额发际处大片红斑,相互融合、边界较清,红斑内头发稀疏,个别折断或脱失,毛囊性脓疱及皮下脓肿,经真菌镜检、培养及提取DNA做PCR后测序鉴定,确诊为断发毛癣菌致婴儿脓癣,予口服伊曲康唑(33mg/d)及外用2%酮康唑洗剂、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等治疗。在治疗中出现头面部多发散在环状鳞屑性丘疹及红斑,诊断脓癣继发癣菌疹,加用泼尼松(5 mg/d)口服,改用1%卢立康唑乳膏。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证实1%卢立康唑乳膏比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抗菌活性更强。伊曲康唑治疗9周、泼尼松治疗5周后皮损完全消退,重新长出新发,无瘢痕秃发形成。停药后随访1a无复发。
唐教清庄凯文冉昕冉玉平
关键词:脓癣癣菌疹婴儿
诺卡菌感染所致的足菌肿1例
庄凯文冉玉平
1%卢立康唑乳膏体外抗真菌谱及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1%卢立康唑乳膏单纯制剂的体外抗真菌谱与抗真菌活性,并与2%酮康唑乳膏、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及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进行对比。方法选用临床分离致病真菌及马拉色菌标准株共14种32株,用琼脂扩散法行药敏试验。配制含2%琼脂培养基的含菌培养皿,打孔后分别加入上述4种乳膏,培养7d后测定各含药孔周围的抑菌圈直径并进行比较。结果 1%卢立康唑乳膏对各实验菌株均形成抑菌圈,抑菌圈直径均数为50.35mm。1%特比萘芬乳膏对除念珠菌和镰刀菌以外的实验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均数为49.24 mm。2%酮康唑乳膏对除镰刀菌以外的实验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均数为33.22mm。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对各实验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均数为52.46mm。1%卢立康唑乳膏的抑菌圈直径均数与2%酮康唑乳膏及1%特比萘芬乳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与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卢立康唑乳膏与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体外抗真菌谱及抗真菌活性相近,且强于2%酮康唑乳膏及1%特比萘芬乳膏。
冯孝伟胡文英冉玉平庄凯文代亚玲
关键词:抗真菌活性体外
左足背皮肤诺卡菌病1例
报道1例由Nocardia niigatensis所致皮肤诺卡菌病.患者男,59岁,左足背内侧暗红色浸润斑块,脓疱伴脓血渗出5月.皮损组织活检病理提示:表皮角化不全伴脓痂形成,棘层不规则增生肥厚,真皮内弥漫性混合细胞侵润...
庄凯文冉玉平俞汝佳
关键词:组织活检病原鉴定
从足癣患者趾间皮损处分离出黏膜毛孢子菌1例被引量:1
2016年
报道由黏膜毛孢子菌感染所致的足癣1例。患者因"双足趾间及足底脱屑伴瘙痒6个月"就诊,查体见双足趾间及足底白色鳞屑,双趾间潮湿,右足大拇趾有数个跖疣。取趾间皮屑直接镜检见大量分隔菌丝;真菌培养及分子鉴定为黏膜毛孢子菌。临床诊断为足癣、跖疣。分别予抗真菌及冷冻等治疗后治愈。
胡文英许凤妮冉玉平代亚玲庄凯文
关键词:毛孢子菌足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