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少静
- 作品数:34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化学工程更多>>
- 单纯冠状动脉心肌桥32例心电图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单纯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心电图特征,以利临床判断。方法对32例单纯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冠脉造影、心电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均为前降支肌桥,其中前降支近段6例,中段16例,远段10例。心电图表现为V_1-V_4导联T波倒置的20例,占62.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于前降支,前降支的肌桥,以中、远段多见。有疑似心绞痛症状、胸前多导联出现不伴ST段改变的T波倒置而冠心病危险因素又较少的患者,有存在心肌桥的可能。
- 葛利军李振军席少静栾红魏述军
-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
- 主动脉夹层发病与诱因关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与诱发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 1990 - 2 0 0 3年就诊的 6 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发病诱发因素进行归纳 ,并通过螺旋CT、超声心动图、食道超声、主动脉造影等确诊 ,分析不同患者的发病与诱发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6 3例患者除 5例无任何诱因起病外 ,其余 5 8例均存在诱因。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发病与诱因密切相关 ,92 %高危人群在诱因下起病 ,通过此项临床分析 ,可为高危人群在生活中预防发生夹层分离提供依据。
- 席少静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发病诱因
- 宁夏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持续性房扑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持续性房扑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中心心内科住院治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再发心房扑动的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前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为发生持续性房扑合并心力衰竭组23例(心衰组)和发生持续性房扑未合并心力衰竭组27例(非心衰组)。术前1周给予胺碘酮片0.2 g,8 h/次口服,维持1周后行射频消融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行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上下径、右房横径、右室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心衰组与非心衰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服用药物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右房上下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横径、LVEF、NT-proBN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房上下径>40 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0 mm、右房横径>45 mm、NT-proBNP>5000 pg·mL^(-1)为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持续性房扑合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与术前相比,50例患者术后1、3、6个月右房上下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NT-proBNP均降低,EF水平升高(P均<0.05);术后6个月右房横径降低(P<0.05)。结论右房上下径>40 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0 mm、右房横径>45 mm、NT-proBNP>5000 pg·mL^(-1)为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持续性房扑合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可为术后提早进行有效干预提供参考。
- 李伏马丽娜翟媛席少静
- 关键词:心力衰竭射频消融术
-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房颤合并心衰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20年12月—2022年5月住院的164例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3)和对照组(n=81)。对照组接受依那普利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房颤复发和心钠素(NT-proBNP)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年后整体的左心房内径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一年房颤复发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衰合并房颤并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中,沙库巴曲缬沙坦耐受性较好,能够改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结构。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射频消融术时,积极采用药物治疗对房颤患者的预后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 李伏段学波蒋庆军席少静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
- 原发性甲减致贫血及高CPK、LDH血症3例报告
- 2001年
- 报道 3例原发性甲减致贫血及高CPK、LDH血症患者。贫血为轻中度 ,血清酶学以CPK、LDH升高显著 ,CPK可高达正常值 2 0倍。提示 。
- 席少静叶雪萍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贫血血清酶学
- 糖耐量减低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IGT)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根据糖耐量(OGTr)结果将疑似缺血性胸痛的住院患者490例分为IGT组(161例)、2型糖尿病(T2DM)组(159例)、糖耐量正常(NGT)组(170例),检测3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计算BMI,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分析3组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和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情况。结果(1)T2DM组、IGT组血清TG[(2.41±1.70)mmol/L和(2.26±1.20)mmol/L]均明显高于NGT组[(1.95±1.14)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610,0.3124,P〈0.01,〈0.05),但IGT组和T2DM组间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TC、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T2DM组和IGT组血清hs—CRP[(2.38±1.76)mg/L和(2.33±2.03)mg/L]均明显高于NGT组[(1.54±1.32)mg/L,t=0.8391,0.7815,P均〈0.01],而T2DM组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GT组和T2DM组的BMI[(25.50±3.04)kg/m^2和(26.09±2.86)kg/m^2]均明显高于NGT组[(24.70±3.27)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8063,1.3947,P〈0.05,〈0.01),但T2DM组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NGT组为44.7%,明显高于IGT组(23.6%)和T2DM组(18.9%)(X^2=16.310,25.116,P均〈0.05),但IGT组和T2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IGT组2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7.1%和39.8%,均明显高于NGT组(23.5%)(X^2=7.200,10.099,P均〈0.05),而IGT组和T2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I
- 滕艳萍何军席少静王小婕范倩
- 关键词:糖耐量减低葡萄糖耐量试验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 住院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被引量:26
- 2006年
- 目的了解住院冠心病病人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情况。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158例患者进行了调查,并以年龄60岁为界限,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住院冠心病病人焦虑症状发生率66.5%、69.6%,抑郁症状发生率32.9%、38.0%,焦虑比抑郁症状发生率高,有显著差异(P<0.01);老年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4.38%、87.50%,59.38%、64.06%,非老年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5.32%、58.51%,23.40%、25.5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焦虑和抑郁症状其患病率32.91%、36.71%。结论住院冠心病病人中,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高,老年冠心病病人尤其突出,特别是焦虑症状。应重视老年冠心病人情绪健康问题。
- 雍生满周保栾红徐学兵席少静
- 关键词:冠心病焦虑抑郁
- 冠心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血脂水平及他汀类药物调脂的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研究分析冠心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血脂水平及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方法:选取2019-01-2020-0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结直肠癌的患者54例作为试验组,单纯冠心病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调血脂治疗,分别比较2组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6个月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浆脂蛋白α[Lp(α)]的水平。结果:在经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C、LDL-C和Lp(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经6个月调脂治疗后与对照组调脂治疗6个月进行对比,发现试验组TC、TG和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对照组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DL-C及Lp(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与术后较治疗前,TC、TG和LDL-C水平均降低(P<0.05),而HDL-C水平术前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但手术后较术前有所回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p(α)水平在手术前与手术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手术后与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结直肠癌的患者,其血脂水平较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受到了肿瘤的影响,调血脂药对合并结直肠癌的患者有一定的作用。
- 朱芩谢柠聪杨茜石娟席少静
- 关键词:冠心病结直肠癌调血脂他汀类药物
- 肥厚型心肌病微血管密度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旨在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微血管密度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对48例HCM患者室间隔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微血管。根据心脏磁共振成像测量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重度重构组(LVRI≥1.3 g/ml,n=25)和轻度重构组(LVRI<1.3 g/ml,n=23),比较两组间微血管密度并分析其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另在轻度室间隔肥厚(<30 mm,n=37)和重度室间隔肥厚(≥30 mm,n=11)患者中,以及高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男性LVMI≥134 g/m^(2),女性LVMI≥110 g/m^(2),n=15)和低LVMI(男性LVMI<134 g/m^(2),女性LVMI<110 g/m^(2),n=33)患者中,分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重度重构组与轻度重构组相比,微血管密度[(398.7±121.3)个/mm^(2) vs.(592.0±239.7)个/mm^(2),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2.3±10.2)%vs.(69.4±8.3)%,P=0.01]明显降低;LVRI[(1.7±0.3)g/ml vs.(1.0±0.1)g/ml,P<0.001]、LVMI[(136.2±36.8)g/m^(2) vs(.82.1±18.2)g/m^(2),P<0.001]、室间隔厚度[(28.5±4.3)mm vs.(22.1±4.3)mm,P<0.001]均明显增高。亚组分析发现,室间隔轻度肥厚患者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重度肥厚患者[(524.4±220.5)个/mm^(2) vs.(379.8±117.4)个/mm^(2),P=0.007];低LVMI患者微血管密度也高于高LVMI患者[(517.7±234.0)个/mm^(2) vs.(433.3±131.0)个/mm^(2),P=0.12],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发现,微血管密度与LVRI(r=-0.32,P=0.026)、LVMI(r=-0.31,P=0.03)及室间隔厚度(r=-0.42,P=0.003)均呈负相关。校正室间隔厚度和LVEF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血管密度下降(OR=0.990,P=0.03)和LVMI增加(OR=1.10,P=0.03)是HCM进展为重度左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生重度左心室重构的HCM患者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LVMI增加;微血管密度与LVRI、LVMI及室间隔厚度均呈负相关,提示LVMI增加和微血管密度稀疏可能是导致HCM进展为重度左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
- 田宏伟吴燕马丽娜李振军魏述军葛利军席少静乔树宾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微血管密度左心室重构
- 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 2011年
- 目的构建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A7r5),观察其在A7r5中的表达。方法采用Trizol法快速提取A7r5的总RNA,经RT-PCR获得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cDNA,扩增、纯化、回收mfn2基因片段。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扩增的大鼠mfn2基因片段和质粒pEGFP-N1,然后将这2种酶切产物按常规方法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将提取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A7r5,24 h后观察GFP表达情况,并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fn2的表达。结果扩增出了1条约2.2 kb的片段,酶切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被切成4.7kb大小的pEGFP-N1载体和2.2kb大小的目的片段。经测序目的片段的序列与GeneBank中大鼠mfn2基因的开放阅读编码框序列完全一致。细胞转染48h后GFP表达量最多,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mfn2在A7r5中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GFP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且可以在A7r5中高表达。
- 席少静何军王小婕范倩滕艳萍
- 关键词:线粒体融合蛋白2PEGFP-N1血管平滑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