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媛媛

作品数:38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病毒
  • 18篇猪瘟
  • 16篇非洲猪瘟
  • 13篇基因
  • 10篇疫苗
  • 9篇瘟病毒
  • 9篇新城疫
  • 8篇猪瘟病
  • 8篇猪瘟病毒
  • 8篇非洲猪瘟病毒
  • 7篇毒株
  • 7篇疫病
  • 7篇新城疫病
  • 7篇新城疫病毒
  • 6篇弱毒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强毒
  • 4篇强毒株
  • 3篇多基因

机构

  • 38篇中国动物卫生...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云南省热带亚...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山东诸子生物...

作者

  • 38篇左媛媛
  • 29篇王志亮
  • 23篇戈胜强
  • 17篇徐天刚
  • 12篇吕艳
  • 12篇郑东霞
  • 11篇刘华雷
  • 11篇吴晓东
  • 11篇于松梅
  • 11篇李金明
  • 11篇赵云玲
  • 9篇王英丽
  • 7篇张永强
  • 6篇王静静
  • 6篇迟田英
  • 6篇巩明霞
  • 5篇赵永刚
  • 5篇魏荣
  • 5篇刘春菊
  • 5篇包静月

传媒

  • 21篇中国动物检疫
  • 4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7篇2025
  • 4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马群中盖塔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21年
为初步了解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马群中盖塔病毒(Getah virus,GTV)感染情况,对2019年该区域内马场及动物园等场点的马匹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回顾调查。采用血清微量中和试验,对17个采样点184份血清样品进行了GTV中和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84份马血清样品中,GTV中和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6.09%(48/184),中和抗体滴度为1:10~1:640;不同采样点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介于0~43.75%,差异明显(P<0.05),其中动物园和4个马场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均大于30%;从年龄分布看,>15~20岁组别的中和抗体阳性率最高(35.29%),其他依次为0~5岁、>10~15岁和>5~10岁组,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3%、27.14%和22.36%。结果表明,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不同年龄段马匹中广泛存在GTV感染,且部分地区感染较严重。结果提示,该地区已形成GTV循环感染的自然生境,因此有必要加强马匹的GTV监测,并采取虫媒控制等防控措施,以减少GTV流行和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左媛媛元正菊何于雯任炜杰孟锦昕王淑娟钟江国李楠王娟王静林徐天刚
关键词:盖塔病毒流行病学中和抗体
新城疫强毒株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基于国内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强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分子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可检测新城疫强毒株的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体外转录法制备cRNA标准品作为阳性模板制作标准曲线以及临床样品的检测绘制出ROC曲线,对诊断指标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标准曲线为Y=-3.390X+38.23,相关系数R2为0.9999;灵敏度试验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拷贝/μL,比常规RTPCR高10倍;特异性试验显示该方法与常见禽病病毒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的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低于1%和1.5%。通过检测1 974份临床样品绘制ROC曲线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1,当Youden Index为93.12时,cutoff值设为35,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82%、98.3%,与病毒分离方法的Kappa系数为0.919。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诊断准确性极好,给实验室提供一种快速、实用的检测临床样品的方法。
罗瑶瑶王静静吕艳赵云玲郑东霞魏润宇于松梅于松梅左媛媛单虎刘华雷刘华雷
关键词:强毒荧光定量RT-PCRROC曲线
全球基因Ⅰ型非洲猪瘟病毒流行与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并形成较大污染面,国内样品中发现基因Ⅰ型非洲猪瘟病毒,提示当前临床中实际流行的病毒种群更加复杂。基因Ⅰ型毒株从1957年传入葡萄牙后,研究人员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多年来,国外对基因Ⅰ型毒株的流行分布情况特别是弱毒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内目前尚无这方面的分析讨论。为此,作者就基因Ⅰ型非洲猪瘟病毒流行与疫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戈胜强屈海龙路皓东韩乃君胡永新左媛媛张潇月吴晓东王志亮
关键词:非洲猪瘟弱毒疫苗
ASFV基因Ⅰ/Ⅱ型重组毒株与基因Ⅰ型、Ⅱ型高毒力毒株的致病力试验数据比较
2025年
非洲猪瘟病毒(ASFV)按其毒力分为高毒力、中毒力和低毒力三类。我国现有两类高毒力毒株,分别为2018年传入的基因II型毒株和2021年出现的基因Ⅲ型重组毒株。2023年越南和俄罗斯均发现了基因Ⅰ/Ⅱ型重组病毒,且其全基因组序列与中国分离株高度相似。为研究基因Ⅰ/Ⅱ型重组病毒的毒力水平,汇总了中国、越南和俄罗斯开展的重组病毒动物试验数据,并与基因Ⅰ型、Ⅱ型高毒力毒株进行致病力比较。结果显示同等攻毒剂量下,重组病毒导致的死亡起始或终止时间更早,提示其毒力可能更强。本文为非洲猪瘟相关研究和防控提供了参考。
戈胜强左媛媛左媛媛巩明霞巩明霞刘春菊于小静李金明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
猪非典型瘟病毒(APPV)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猪非典型瘟病毒(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APPV)是2015年新发现的瘟病毒属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2017年将其确定为瘟病毒属K(Pestivirus K)的代表毒株。该病毒可导致仔猪先天性震颤(congenital tremor,CT),典型症状为仔猪轻微震颤,头部和四肢明显。目前APPV已在全球广泛流行,我国也有相关报道,关于该病毒研究的报道越来越多,但研究进展的报道相对较少,目前已证实其与CT紧密相关。APPV不容易被分离,缺少最重要的病毒攻毒试验结果,疫苗研究也需要在前期基础研究深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为此,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及疫苗研发等方面,对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增强人们对APPV的认识,为我国防控与研究APPV提供参考。
张恒左媛媛戈胜强张会宋桂才吴晓东
关键词:仔猪先天性震颤抖抖病
非洲猪瘟病毒空气传播途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23年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饲喂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吸血昆虫传播,经呼吸道和消化道途径侵入猪体。在临床实践中,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通过空气传播的案例已有多个报道,具备空气净化过滤系统的养殖场在抗击ASF疫情时也相对表现得更为优秀。鉴于国内养殖企业对ASFV能否通过空气传播的高度关注,本文就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学界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戈胜强王英丽王英丽左媛媛孙洪涛徐天刚赵永刚徐天刚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
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现状及分子遗传演化特征被引量:27
2022年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长期以来危害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常见疾病之一。PEDV通过基因插入、缺失和重组等方式不断发生演化和变异,高致病力毒株、变异毒株不断出现,各类毒株之间的抗原性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临床上猪腹泻情况更加复杂。自2010年10月以来,由PEDV变异株引起的PED在我国大规模暴发流行,用经典毒株制备疫苗的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因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PEDV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及分子遗传演化特征,旨在为PED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发提供参考。
左媛媛徐天刚戈胜强路皓东吴晓东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基因分型变异毒株
非洲猪瘟弱毒疫苗研究的挑战与思考
2025年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虽然非洲猪瘟弱毒疫苗已在越南上市,但对其安全性仍存在很多质疑和讨论。本文总结了以往研究人员在研发非洲猪瘟弱毒疫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如弱毒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兼容性问题,接种剂量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联性问题,以及不同基因型或毒株敲除相同基因结果出现差异等问题,并对疫苗研发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继而提出了将疫苗免疫防控与生物安全管理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控理念,以期为非洲猪瘟弱毒疫苗的成功研制以及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戈胜强左媛媛左媛媛吕艳吕艳于小静刘春菊李金明
关键词:非洲猪瘟弱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
一种多基因家族大片段基因缺失的非洲猪瘟弱毒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基因家族大片段基因缺失的非洲猪瘟弱毒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提供的自然弱毒株,所述的自然弱毒株相比于非洲猪瘟强毒株,其基因组缺失左侧可变区从MGF110‑9L到MGF360‑14L之间的核酸片段。本发明还...
戈胜强王志亮吴晓东吕艳左媛媛韩秀琚张永强徐天刚任炜杰于松梅 韩乃君刘雨田 屈海龙巩明霞赵永刚 郑冬霞 胡永新赵云玲迟田英王英丽包静月李金明
应用原代细胞繁殖非洲猪瘟病毒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最重要疫病之一,其病原体为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由于该病毒基因组庞大,生物学特性复杂,其增殖、分离通常需要使用猪原代细胞并且只能在经授权的生物安全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阻碍了对该病的基础研究及疫苗研发。对ASFV开展深入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和疫苗研发,原代细胞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对目前已报道可用于ASFV繁殖的原代细胞种类、优缺点,以及研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目的是为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思路和参考。
左媛媛路皓东巩明霞巩明霞郑东霞王英丽迟田英徐福朋徐天刚徐天刚
关键词:ASFV原代细胞疫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