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屠鸿翔

作品数:24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基因
  • 9篇耐药
  • 7篇耐药性
  • 6篇内酰胺酶
  • 6篇埃希菌
  • 6篇大肠埃希菌
  • 4篇内酰胺
  • 4篇ESBLS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前列腺癌细胞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3篇腺癌细胞
  • 3篇基因研究
  • 3篇Β-内酰胺酶
  • 3篇癌细胞
  • 3篇超广谱
  • 3篇大肠埃希菌耐...
  • 2篇心动图

机构

  • 1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3篇屠鸿翔
  • 10篇陈栎江
  • 10篇周铁丽
  • 9篇吴庆
  • 7篇徐春泉
  • 4篇周武
  • 3篇吴莲凤
  • 3篇张美娟
  • 2篇朱丽青
  • 2篇李超
  • 2篇包其郁
  • 2篇费静娴
  • 2篇陈约慧
  • 2篇周明明
  • 2篇季丽丽
  • 2篇陆红
  • 2篇周蓓蓓
  • 2篇廖书生
  • 2篇贾志军
  • 2篇虞丹丹

传媒

  • 9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癌细胞中特异性标志物lncRNAPCA3的异常表达及其与PRUNE2 mRNA间的相互调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中特异性标志物lncRNA PCA3的异常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的异常增殖的关系,以及lncRNA PCA3与邻近的PRUNE2 mRNA间的关系。方法以前列腺癌标准细胞株LNCaP细胞为研究对象,针对lncRNA PCA3和PRUNE2 mRNA分别设计特异性shRNA序列,构建不同shRNA慢病毒转染LNCaP细胞。RT-PCR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感染lncRNA PCA3慢病毒后的增殖情况,以及lncRNA PCA3和PRUNE2 mRNA的表达改变。结果慢病毒抑制lncRNA PCA3的表达后,能够检测到LNCaP细胞生长的减慢;相对于阴性对照组,在lncRNA PCA3受到抑制后,PRUNE2 mRNA的表达增加(P<0.05)。反之,当PRUNE2 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则lncRNA PCA3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lncRNA PCA3是影响LNCaP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互补链上反向表达的PRUNE2基因是一个抑制lncRNA PCA3表达的抑癌基因,可能是一个未知的有意义的治疗靶点。
周武季丽丽张美娟屠鸿翔周蓓蓓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基因调控慢病毒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研究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情况、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方法 PCR检测140株大肠埃希菌ESBLs基因,接合转移试验验证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的可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产ESBL...
陈栎江吴庆徐春泉屠鸿翔周铁丽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ESBLSPFGE
文献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探讨SLE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结果,根据有无心脏瓣膜病变分为瓣膜病变组(n=36)和无瓣膜病变组(n=6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LE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36例(34.6%)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变,表现形式多样:瓣膜增厚伴反流18例(50.0%),Libman-Sacks赘生物13例(36.1%),瓣膜增厚伴狭窄5例(13.9%)。瓣膜病变组患者的病程明显长于无瓣膜病变组[(8.4±6.2)年vs.(5.5±5.6)年,P=0.02],D-二聚体水平[(4.4±0.5)mg/L vs.(1.4±1.2)mg/L,P=0.02]、C反应蛋白水平[(16.6±7.3)mg/L vs.(6.1±3.6)mg/L,P=0.02]、狼疮抗凝物阳性比例(41.7%vs. 14.7%,P<0.01)、3个抗体(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阳性比例(13.9%vs. 2.9%,P=0.03)均明显高于无瓣膜病变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升高(OR=1.16,95%CI:1.02-1.30,P=0.02)、狼疮抗凝物阳性(OR=8.00,95%CI:2.15-29.15,P<0.01)、3个抗体阳性(OR=5.61,95%CI:1.03-30.59,P<0.01)是SLE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评价SLE患者心脏瓣膜病变的有效手段。C反应蛋白升高、狼疮抗凝物阳性和3个抗体阳性是SLE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变的高危因素。
廖书生叶腾倪显达屠鸿翔贾志军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超声心动图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3-内酰胺酶的检测、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研究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情况、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方法 PCR检测140株大肠埃希菌ESBLs基因,接合转移试验验证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的可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产ESB...
陈栎江吴庆徐春泉屠鸿翔周铁丽
海藻希瓦菌中发现一种新的qnrA7基因亚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研究海藻希瓦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分布和特性.方法 PCR检测qnr、qepA、aac(6')Ib-cr基因,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以确定其基因型,接合转移试验探讨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体外转移性,E-test法测定菌株MIC,提取质粒对qnrA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 海藻希瓦菌中检出qnrA基因,为新发现的亚型,命名为qnrA7,GenBank登录号为GQ463707,未检出qnrB、qnrS、qnrC、qnrD、qepA、aac(6')-Ib-cr基因;qnrA7位于约33 kb的质粒上,但体外接合转移试验未成功;该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 海藻希瓦菌质粒上检出新的qnrA基因亚型,其作为qnr基因的环境宿主值得关注.
周明明屠鸿翔周铁丽费静娴李超赵玉杰包其郁
关键词:喹诺酮类质粒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栓弹力图检测氯吡格雷药效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脑卒中患者血小板ADP抑制率并结合患者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了解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912例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利用ARMS-PCR法测定CYP2C19基因型,并将6个基因型分为3组:Ⅰ组为正常基因纯合子组(*1/*1),Ⅱ组为正常基因与突变基因杂合子组(*1/*2,*1/*3),Ⅲ组为突变基因纯合子或杂合子组(*2/*2,*2/*3,*3/*3)。所有患者使用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小板ADP抑制率。结果Ⅰ组359例(39.36%),Ⅱ组416例(45.61%),Ⅲ组137例(15.02%)。本地区氯吡格雷代谢类型以中快和快代谢为主,不同基因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ADP平均抑制率中位数分别为59.00%、54.90%、51.60%,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血栓弹力图检查,早期识别氯吡格雷抵抗高危患者,还需要结合患者实际临床表现。
屠鸿翔叶银才林超杨慧敏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栓弹力图基因多态性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657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检测,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其中1...
陈栎江屠鸿翔徐春泉吴庆周铁丽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ESBLS耐药性
文献传递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657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检测,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其中140株试验菌的ESBLs和AmpC酶相关基因,对部分ESBLs基因进行DNA测序。结果:140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表型试验阳性的有86株,阳性率为61.4%。86株ESBLs表型阳性菌株中检测到ESBLs基因阳性的有80株,占93.0%。其中有61株携带CTX-M-9型基因,30株携带CTX-M-1型基因,23株携带TEM型基因,1株携带SHV型基因。14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到AmpC酶基因阳性的有18株,阳性率为12.9%,其中有10株携带DHA型基因,9株携带CIT型基因,1株携带FOX型基因。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严重,其携带ESBLs基因以CTX-M-9型为主,AmpC酶基因以DHA和CIT为主。
屠鸿翔陈栎江徐春泉吴庆周铁丽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ESBLSAMPC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布和流行特性被引量:5
2015年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大量存在的正常菌群,也是临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合理使用,大肠埃希菌在选择压力下表现出日益严重的耐药问题,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的不断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本研究对临床检出的部分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表型检测和基因型研究,并分析其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通过接合转移实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分析产ESBL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特性.
陈栎江吴庆徐春泉屠鸿翔周铁丽
关键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基因分布第三代头孢菌素脉冲场凝胶电泳表型检测
肺炎链球菌PBPs基因突变与青霉素耐药相关性及毒力因子研究
目的:  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9月~2012年3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分析其临床分布情况;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肺炎链球菌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
屠鸿翔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青霉素基因突变毒力因子聚合酶链式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