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朝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会议论文
  • 1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手术
  • 12篇心脏
  • 11篇二尖瓣
  • 9篇外科
  • 8篇动脉
  • 8篇心肌
  • 8篇二尖瓣成形
  • 7篇心肌病
  • 7篇肌病
  • 7篇梗阻
  • 7篇梗阻性
  • 7篇肥厚
  • 6篇心脏病
  • 6篇手术治疗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脏手术
  • 5篇人工腱
  • 5篇人工腱索
  • 5篇腱索

机构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9篇尹朝华
  • 17篇王水云
  • 13篇孙宏涛
  • 12篇胡盛寿
  • 11篇李巅远
  • 10篇许建屏
  • 7篇宋云虎
  • 7篇王巍
  • 7篇凤玮
  • 6篇闫军
  • 6篇宋民
  • 5篇王强
  • 5篇罗明尧
  • 4篇李守军
  • 4篇罗国华
  • 3篇孙寒松
  • 3篇宋民
  • 2篇沈向东
  • 2篇吕峰
  • 2篇陈燕燕

传媒

  • 5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全国第十三届...
  • 1篇第16届中国...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素泵治疗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住院天数的影响
冯新星王宣姜睿尹朝华刘芳环吕锋许建屏陈燕燕
右心室肿瘤手术治疗经验
刘睿尹朝华吕峰许建屏孙寒松凤玮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后叶脱垂的经验总结
目的:二尖瓣修复相对于二尖瓣置换有很大的优势,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相当一部分退行性变所导致的二尖瓣后叶脱垂病人接受了换瓣手术。本研究尝试实现所有退行性变导致的二尖瓣后叶脱垂的修复。方法:从2009年1月到2011年6月连续...
王水云张士举孙宏涛尹朝华陈立宇李浩杰宋民罗国华
关键词:二尖瓣脱垂二尖瓣成形
文献传递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术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扩大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术(扩大Morrow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特点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0月至2011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治疗的16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中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3—60(45.4±15.8)岁,左心室流出道(1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LVOT)峰值压差为68~149(105.1±25.9)mmHg(1mmHg=0.133kPa),术前心电图示5例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合并其他异常,如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ST—T段波形改变、异常Q波等。全组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经主动脉切口行扩大Morrow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术2例。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出院后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结果。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围术期死亡2例,死因均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合并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的8例中,4例行二尖瓣行换瓣术,其余4例的二尖瓣为无反流(2例)、微少量反流(2例),SAM征均消失,术后LVOT压差为0~31(13.6±9.7)mmHg。该8例患者于扩大Morrow术后6d~7个月置人永久起搏器,未合并其他并发症。随访4~72(19.4±22.1)个月,1例于术后71个月因起搏器电压低,返院更换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I一Ⅱ级,无远期死亡。结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扩大Morrow术后的主要并发症,须重视术前心电图异常改变,尤其是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旦发生,应及时安装永久起搏器。
罗明尧王水云孙宏涛尹朝华孙欣宋云虎胡盛寿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性心脏外科手术心脏传导阻滞
Gore-Tex线人工腱索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Gore-Tex人工腱索在单纯性二尖瓣成形手术中的应用经验,评价其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单纯性二尖瓣成形手术中应用Gore-Tex人工腱索患者10例...
孙宏涛王水云尹朝华张士举李浩杰胡盛寿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人工腱索
文献传递
隐匿性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明确隐匿性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适应症,评价改良扩大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术(改良Morrow手术)治疗隐匿性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阜外医院心外科手术治疗的74例肥...
孙宏涛王水云罗明尧宋云虎尹朝华宋民胡盛寿
关键词:心肌病外科手术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外科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和讨论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2月对13例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有患者均使用乳内动脉。8例体外循环手术,5例常温手术。2例行冠状动脉瘤成形术,1例行血栓清除术。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 手术死亡1例。体外循环时间41-455(137±136) min,心肌阻断时间18-117(50±37) min,桥血管数量1-3(2.1±0.8)条。随诊3个月-6年,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动脉瘤直径减小。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是治疗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无需同期处理冠状动脉瘤。
尹朝华李巅远闫军李守军胡盛寿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心肌缺血心脏手术
11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经验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11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治疗的118例HOCM患者,其中男69例,女49例,平均年龄(464-13)岁,全组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扩大Morrow手术,术前、术后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常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术前查明的心脏合并疾病,必要时同期施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室间隔最大厚度为(254-7)mm,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阳性率100%。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30d病死率0.8%(1/118),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前后LVOT峰值压差平均为(924-22)和(134-10)mmHg(1mmHg=0.133kPa,P=0.000),心功能NYHA分级分别为2.9±0.6和1.24-0.4(P=0.000)。术后除1例患者仍存在轻度SAM现象外,余均消失;二尖瓣均为无反流、微量或者少量反流。同期进行其他心脏手术45例(38.1%)。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1例,室内阻滞或左前分支阻滞26例,二次开胸止血3例,一过性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2例。本组术后随访1~27个月,平均(74-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均为I~Ⅱ级,无死亡或再次手术。结论外科手术治疗HOCM安全有效。根据其解剖特点,严格实施各部位的外科操作,能够有效地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可重复性好。
罗明尧王水云宋云虎尹朝华孙宏涛孙欣徐楠许建屏王巍胡盛寿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性心脏外科手术
人工腱索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人工腱索治疗单纯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经验,评价其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单纯性二尖瓣成形(除外其他合并手术、风湿性病变)手术中应用人工腱索患者37例,...
王水云孙宏涛尹朝华许建屏王巍胡盛寿宋民罗国华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人工腱索
文献传递
保留肺动脉瓣的改良REV手术治疗复杂型大动脉转位——附3例报道及文献综述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REV手术治疗合并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的复杂型大动脉转位或右心室双出口(DORV)。方法 2005年9月~2006年2月我院收治3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经典REV手术的基础上,我们改良了REV手术,保留了肺动脉瓣和瓣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例痊愈,1例同时用体外膜式氧合器(ECMO)进行抢救后死亡。痊愈患者分别随访4个月和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肺动脉瓣跨瓣压差分别为15mmHg和5mmHg,结果满意。结论 保留肺动脉瓣的改良REV手术对治疗合并VSD、PS的复杂大动脉转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胡盛寿李巅远沈向东王小启晏馥霞王立清凌雁李汉美尹朝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转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