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蛋白、β_2微球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测定血清铁蛋白(SF)、β_2微球蛋白(β_2MG)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AL疗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正常人群及初治、缓解、未缓解组的血清SF、β_2MG水平的变化。结果初治及未缓解组血清SF、β_2MG水平较正常对照及完全缓解(CR)组高。初治组与术缓解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清SF、β_2MG均增高的患者较单项及二项增高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生存期短。结论血清SF、β_2MG反映了A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联合检测对判断病情疗效、预后有重要意义。
- 吴音冷青季征张桂敏马清君郑芳宋扬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Β2微球蛋白铁蛋白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的TTP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和治疗反应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14例均表现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等三联征,同时有肾损害、精神神经异常五联征者10例,血浆置换有效率为81.8%。结论TTP为多系统损伤的严重疾病,尽早行血浆置换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吴音冷青季征马清君张桂敏郑芳宋扬
- 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究环孢素A(CsA)浓度监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经我院确诊为AA的患者48例,对425例次CsA血药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sA平均血药浓度为(195.75±162.52)ng/m L,156次监测处于目标血药浓度的范围内(36.7%)。接受首次监测的患者,血药浓度结果在目标范围内16例(33.33%),22例患者的监测结果在目标范围以下(45.83%)。患者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是否处于目标范围与年龄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9)。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接受监测,总有效率为68.75%。此外,接受监测次数小于3次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低于监测次数大于3次(4~10次)的患者(P=0.002)。结论 CsA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提高CsA治疗AA的有效率。环孢素浓度监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及时准确地监测CSA的血药浓度,可避免或减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宋扬冷青季征吴音张桂敏马清君马瑀
- 关键词:环孢素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药浓度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治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3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老年(>60岁)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以M2为主,其次为M5患者,CD34阳性率为48.48%,HLA-DR阳性率为51.51%。结论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特点预后常不佳,部分患者采用强劲的支持和诱导治疗,临床预后较好。
- 郑方冷青季征吴音宋扬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自2000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54.76%为Ⅲ~Ⅳ期;35.71%患者有B症状;ECOG评分2~4分者占26.19%;IPI中高危者(3~5分)占28.57%;。结论 DLBCL以中年男性多见,胃肠道易受累,血液指标有改变,肝肾功能常降低。
- 郑方冷青季征吴音宋扬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小剂量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引量:1
- 2005年
- 季征冷青
- 关键词:用药剂量环孢菌素A联合用药雄激素再生障碍性贫血
- 吡柔比星为主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5年
- 季征冷青
- 关键词:吡柔比星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化学疗法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ATRA联合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2例,ATRA25mg/m2d分2~3次口服;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维持2~4h;治疗过程中当白细胞>10×109/L时,加用柔红霉素30~40mg/m2d连用3d。观察完全缓解(CR)率,达到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达CR,CR率91.7%,获得缓解的时间平均27.4d,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TRA联合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好,获得完全缓解时间短,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 季征冷青
- 关键词:早幼粒细胞维甲酸三氧化二砷
- 达沙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比分析达沙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CP)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达沙替尼治疗,另一组采用伊马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CCyR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5例患者13例采用达沙替尼治疗,另12例采用伊马替尼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3.7个月。治疗后12个月达沙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CCyR率分别为78%、6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沙替尼是新一代治疗CML-CP的有效药物。
- 郑方冷青季征吴音宋扬
- 关键词:达沙替尼伊马替尼慢性髓性白血病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化疗治疗高危MDS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我院自2008年起采用达珂联合化疗对高危MDS患者进行治疗,取得可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4例高危MDS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30~83岁,平均(60.52±4.81)岁,病程8-26.5个月;
- 宋扬冷青吴音季征马瑀张壮
- 关键词:联合化疗MDSCAG方案高危地西他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