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忠新
- 作品数:41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小麦株高QTL Qph.nau-5B的效应评价被引量:4
- 2021年
- 株高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潜力,也是植株抗倒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有大量株高相关QTL被鉴定到,但大多QTL的遗传效应仍不清楚。本研究前期利用小麦品种群体,通过关联分析鉴定到一个小麦株高主效QTL Qph.nau-5B。为了评价该QTL的效应,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别构建了以南大2419、吉春1016和郑麦9023为供体亲本,中优9507为背景的3种等位变异的近等基因系,背景回复率均高于93%。在7个独立的试验环境中,所有近等基因系的株高较轮回亲本均显著降低,平均降幅为11.1 cm(10.3%)。Qph.nau-5B不同等位变异效应强弱不同,其中来源于吉春1016和郑麦9023的等位变异平均降秆效应相似(12.4 cm),显著大于南大2419的等位变异(8.6 cm),但各等位变异相对降秆效应大小受环境影响。此外,Qph.nau-5B对单株穗数、穗长、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无明显负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Qph.nau-5B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可为小麦的株型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基因资源。
- 韩玉洲张勇杨阳顾正中吴科谢全孔忠新贾海燕马正强
- 关键词:小麦株高QTL近等基因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小麦粒重主效QTL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和效应评价被引量:3
- 2017年
- 粒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QGw.nau-5A是一个从我国小麦骨干亲本南大2419中鉴定的粒重主效QTL。为评价该QTL不同等位基因对粒重的效应及在育种中的应用潜力,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分别将南大2419和早洋麦的QGw.nau-5A区段导入望水白和川麦42,构建了不同背景的近等基因系,并比较了不同背景下粒重QTL的效应。结果表明,QGw.nau-5A能在不同背景下显著提高小麦粒重,与轮回亲本相比,近等基因系的百粒重显著增加0.2~0.6g。QGw.nau-5A等位变异对粒重的贡献存在差异,与川麦42的等位变异相比,南大2419和早洋麦的等位变异均能增加粒重,但后者效应更大。
- 孔忠新程瑞如张利伟卢济康黄玉龙虞东马正强
- 关键词:小麦粒重近等基因系分子育种
- 小麦粒重的QTL定位及其等位变异分析
- 粒重是产量三要素之一,属于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本研究利用125份来自我国普通小麦微核心种质的材料对小麦的粒重进行关联分析,所用的方法为一般线性模型,在p=0.001水平上共鉴定出3BS、4AS、4BS、4DS、5AS...
- 万洪深吴新义贾海燕薛树林孔忠新马正强
- 小麦抗赤霉病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小麦病害.由于抗赤霉病资源匮乏以及抗性遗传的复杂性,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培育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望水白是起源于我国江苏的一个优秀赤霉病抗源,但在育种中被成功利用的例子不...
- 薛树林李国强孔忠新贾海燕马正强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小麦南大2419抗赤霉病扩展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小麦南大2419抗赤霉病扩展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对小麦品种望水白(♀)与南大2419(♂)杂交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的各家系的基因型和各家系的病小穗数和病节长度进行遗传连锁分析,获得南大...
- 马正强林峰孔忠新
- 文献传递
- 小麦基因组重组冷点区基因克隆策略探讨——以小麦脆杆基因TmBr1为例
- 小麦是具有庞大基因组富含重复序列的重要粮食作物。在小麦基因组的着丝粒区、异染色质等区域存在一些重要基因,如位于5A着丝粒区域的赤霉病抗性QTL Fhb5、旗叶宽QTL TaFLW1、千粒重QTL QGw.nau-5A和雄...
- 邓清燕孔忠新武小霞马省伟袁阳贾海燕马正强
- 关键词:基因克隆
- 文献传递
- 小麦南大2419抗赤霉病侵染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小麦南大2419抗赤霉病侵染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对小麦品种望水白(♀)与南大2419(♂)杂交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的各家系的基因型和各家系的病穗率进行遗传连锁分析,获得南大2419抗赤...
- 马正强孔忠新林峰
- 文献传递
- 基于基因组学技术改良小麦抗赤霉病抗性
- <正>赤霉病是一种严重的小麦穗部病害。全球气候变暖、免耕轮作使赤霉病对小麦生产的威胁更加严重。虽然育种家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复杂性,抗病育种效率不高,赤霉病这一难题仍未能在生产上得到有效...
- 马正强薛树林李国强孔忠新贾海燕冉从福
- 关键词:小麦分子标记基因组学
- 文献传递
- 小麦抗赤霉病的遗传基础与育种应用
- 2025年
- 赤霉病是全球范围的毁灭性小麦穗部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和食品安全。选育和推广抗赤霉病品种是防治赤霉病最有效的策略。然而由于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复杂性,传统抗赤霉病育种进展无法满足小麦产业发展的需求。过去20多年来,围绕小麦抗赤霉病的遗传基础解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在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改良小麦赤霉病抗性方面取得了关键突破。本文主要从小麦抗赤霉病种质资源发掘、抗赤霉病QTL的定位和克隆以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综述小麦抗赤霉病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
- 李国强贾海燕贾海燕杨阳孔忠新谢全杨阳马正强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性QTL克隆分子育种
- 小麦望水白抗赤霉病扩展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小麦望水白抗赤霉病扩展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对小麦品种望水白(♀)与南大2419(♂)杂交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的各家系的基因型和各家系的病小穗数和病节长度进行遗传连锁分析,获得望水白抗赤...
- 马正强林峰吴纪中孔忠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