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9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高校
  • 3篇思政
  • 2篇人事
  • 2篇树人
  • 2篇思政课
  • 2篇人工智能
  • 2篇立德
  • 2篇立德树人
  • 2篇教育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2篇高校人事
  • 1篇信访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维
  • 1篇信息维护
  • 1篇行政
  • 1篇行政管理

机构

  • 9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服装学院

作者

  • 9篇孔军
  • 2篇许明月
  • 2篇赵珏
  • 1篇王欢
  • 1篇李桂英
  • 1篇杭孝平
  • 1篇滕祥东
  • 1篇付晨光
  • 1篇田园

传媒

  • 3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北京教育(高...
  • 2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4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知识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在高校行政管理中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规范性、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知识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较为滞后,通过寻找适合高校行政管理的知识分类方法,建立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知识管理的流程,促进知识积累与共享以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可以达到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滕祥东孔军
关键词:知识管理行政管理知识共享管理创新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视角下“大思政课”的价值、本质与实现路径被引量:3
2023年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创新实践。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视角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大思政课”的价值本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将新时代道德教育有机融入智、体、美和劳动教育,打造高质量专业课程,强化健康责任与体育精神,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与红色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下的合力育人体系是“大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许明月孔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五育并举
高校人事涉诉涉访问题处理机制研究
2014年
高校人事涉诉涉访问题,具有诉求原因复杂化,诉求利益多元化、诉求内容多样化的特点,是体制改革遗留问题、政策缺失和管理水平不足等多重原因造成的,需要高等学校从政策制定、管理机制、利益分配、人文关怀等方面给予重视。
孔军
关键词:高校人事信访
加强中青年教师资助与培养 构建教师发展校本支持体系
2014年
对高校来说,中青年教师是其发展的主力军,是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尤其部分优秀中青年教师对高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40周岁以下占60.77%。因此,学校在制定政策时应结合中青年教师特征,为中青年教师发展提供支持和政策,助力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性高校中青年教师比例不断加大,大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或将成为各高校教育和科研的骨干。目前。
付晨光杭孝平孔军
关键词:中青年教师高校人力资源高校专任教师教师比例青年教师培养职称评聘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接受度:关键因素识别与影响机制探究被引量:1
2025年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教学主导者,教师对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接受度直接影响这种新兴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基于中国高等教育现实环境,结合国际最新研究成果,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数据收集方法,运用UTAUT模型,全面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接受度问题,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教师对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总体态度和认知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受多种复杂因素的交互影响,主要包括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成条件以及感知风险等关键因素。其中,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成条件在提升教师对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接受度方面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感知风险存在负向影响,性别、学科领域等因素的调节作用未呈现出显著性。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提升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接受度的有效策略。
孔军陶紫涵田园
关键词:接受度
课程思政的思想源泉、理论遵循与方法依据被引量:17
2022年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课程设计理论的支撑。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课程思政的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课程思政的理论遵循,课程设计理论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方法依据。
孔军许明月赵珏
关键词:立德树人
多校区多法人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以北京联合大学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北京联合大学是我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多法人多校区的北京市属高校,建校有三十年的历史,目前处于学校上层次上水平的攻坚期。这种特殊的体制和历史阶段,决定了其对日常工作信息化的迫切需求,也使得学校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对多法人多校区高校有一些借鉴意义。一、多校区多法人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特殊性1.多地域性多校区高校会使教职工更加重视信息系统建设,但多校区的特点也使得教职工在使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时更加困难。
孔军
关键词:人事信息管理信息维护工作信息化信息管理系统
立德树人为什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被引量:68
2021年
在党的十八大,立德树人在教育领域被提到国家层面,并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九大,立德树人被要求落到实处。从此,立德树人的落实步伐开始加快了。围绕立德树人,三全育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等育人理念逐渐开始在高校和高等教育领域热络起来。
赵锋孔军陈广宇许明月王欢赵珏李桂英董璐郭玲娜
关键词: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育人理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领域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人机协同教学路径探究
2025年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融入高校课堂,思政课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价值引领功能及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正面临冲击。在技术全面介入但规范体系尚未完全跟进的特殊阶段,如何以合理路径引导技术服务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思政课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教师主导—技术协同”为基本立场,构建涵盖“备—讲—互—评—研”五个教学环节的人机协同嵌入模型,并配套边界治理机制与平台支撑体系,有助于在保障课堂价值导向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人机协同的有机融合。推动教师从工具的使用者转变为机制的构建者,以流程清晰、权责明确和价值稳定为支点,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孙妍孔军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人机协同教师主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