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明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4篇术后
  • 2篇医护
  • 2篇致密
  • 2篇乳房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图像
  • 2篇滤波
  • 2篇后并发症
  • 2篇复发
  • 2篇高斯
  • 2篇高斯滤波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1篇蛋白

机构

  • 6篇河南中医药大...
  • 4篇郑州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2篇姜明强
  • 4篇程旭锋
  • 3篇王伟
  • 2篇伍东红
  • 2篇葛新
  • 2篇葛新
  • 2篇赵冰
  • 2篇赵慧朵
  • 2篇白睿敏
  • 2篇邓萌
  • 2篇孔刘明
  • 1篇刘琦
  • 1篇张新峰
  • 1篇郭广成
  • 1篇张园园
  • 1篇张连平
  • 1篇乔翠霞
  • 1篇吴冰
  • 1篇赵冰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DX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FDX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分析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利用TCGA数据库获取乳腺癌样本数据信息,分析FDX1在肿瘤中的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FDX1在乳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Bc-GeExminer 3.0数据库分析在乳腺癌中FDX1表达与ER、PR、HER2表达的关系;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FDX1表达与总生存期(OS)、无复发生存期(RF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相关性;采用Timer数据库和GSV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中FDX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利用LinkedOmic中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讨FDX1介导的生物学功能机制。结果 在TCGA数据集中,FDX1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DX1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蛋白水平降低;FDX1表达与PR表达、ER表达、PAM50状态相关(P<0.001),与年龄、T分级、N分级、M分级、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型、解剖肿瘤部位、是否接受放射治疗均无关(P>0.05);Bc-GeExminer 3.0数据库免疫组化结果提示FDX1表达与ER、PR、HER2表达密切相关;FDX1高表达乳腺癌患者其OS、RFS、DMFS预后较好相关(P<0.05);FDX1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显著相关(P<0.05);GSEA结果显示,FDX1表达与核糖体、氧化磷酸化、帕金森病密切相关。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FDX1的表达异常,低表达患者的预后不良,FDX1可能通过肿瘤免疫浸润细胞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潜在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叶露张明芳姜明强张园园孙萍葛新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雕刻式切除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54例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雕刻式切除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接受"雕刻式切除术"为A组,56例接受传统扩大清创术为B组,观察两组痊愈率、复发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伤口愈合时间、痊愈后乳腺外形等指标。结果:手术后1个月,A组症状体征积分为(1.7±3.3)分,低于B组(2.9±2.9)分(P<0.05);伤口愈合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A组痊愈率96%,高于B组(66%,P<0.05),A组复发率4%,低于B组(34%,P<0.05);乳房外形美学评分总体优于B组(P<0.05)。结论:"雕刻式切除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改善术后症状体征积分,且能维持乳房的良好外形。
程旭锋王蓓蓓姜明强赵慧朵楚爱景
关键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复发率乳房外形
侧胸壁切口三平面法在中大乳房乳腺癌术后Ⅰ期假体乳房重建中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中大乳房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切除术后Ⅰ期假体乳房重建中采用侧胸壁切口三平面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22年1月—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中大乳房(容量≥240mL)乳腺癌患者26例,均行乳腺癌切除术,同期采用侧胸壁切口三平面法行Ⅰ期假体乳房重建。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至2024年10月,记录术后乳房形态变化、切口愈合情况、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患者对重建乳房的满意度。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0.0±20.5)min,术中出血量(30.0±10.5)mL,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中位术后住院时间10d。术后1个月,1例患者发生乳晕下方皮肤局部缺血,加强换药后好转恢复;26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切口脂肪液化、皮下气肿血肿、出血、皮瓣感染、假体处皮瓣过薄等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26例重建假体乳房均成功,双侧乳房外观对称,切口愈合良好,肿瘤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满意度高。结论中大乳房乳腺癌患者采用侧胸壁切口三平面法行假体乳房重建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乳房美观度高、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
邓萌邢文豪赵冰姜明强张明芳密雪芳王文东王笛杜鹏葛新李文涛
关键词:乳腺癌
从OPG/RANKL系统探讨蛇床子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机理
程旭锋张新峰乔翠霞赵慧朵吴冰王伟孔刘明姜明强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差,而其的治疗方案均为姑息性,疗效不尽人意;因此,乳腺癌骨转移的预治成为乳腺癌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OPG/RANKL系统探讨蛇床子素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机理”(编号:20...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蛇床子中药治疗
54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4例OB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同期45例非OBC患者作为免疫表型的对照组,研究该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物学特性。结果:54例患者均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MRI临床检出率为81.3%(13/16),钼靶X线摄影临床检出率为51.9%(28/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下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特点多为中-低分化,表现为淋巴结弥漫浸润的、成片的、大Apocrine样细胞;免疫组化GCDFP-15、CK7、CK20和TTF-1的阳性率分别为83.3%、96.7%、6.7%和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46.7%和36.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C以腋窝肿物为首发症状,MRI更有利于乳腺内可疑病灶的检出;OBC的ER、PR阳性率低,其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指标。
姜明强张连平郭广成
关键词:隐匿性乳腺癌病理特征
超声引导下安珂系统在乳腺良性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病变中超声引导下安珂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01~2020-01我院乳腺外科乳腺良性病变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常规性手术组(n=50)和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系统组(安珂系统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安珂系统组患者的手术完全切除率96.0%(48/50)显著高于常规性手术组82.0%(41/50)(P<0.05),部分切除率4.0%(2/50)显著低于常规性手术组18.0%(9/50)(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安珂系统组为4.0%(2/50),常规性手术组为12.0%(6/5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安珂系统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美容效果、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性手术组(P<0.05)。结论:乳腺良性病变中超声引导下安珂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常规性手术好。
姜明强王伟程旭锋
关键词:乳腺良性病变手术术后并发症
一种乳腺钼靶图像细节增强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腺钼靶图像细节增强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乳腺钼靶图像中的乳腺致密程度,根据致密程度确定对所述乳腺钼靶图像进行高斯滤波的核心个数K,采用高斯滤波的核心分别对所述乳腺钼靶图像进行高斯滤波,得到K个高斯滤波后的...
马骞葛新谷倬宇宋晓琴张明芳姜明强邓萌赵冰白睿敏伍东红王文东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的疗效探究
2019年
评价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68例,随机分组,各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更少,瘢痕长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小,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疗效确切,安全程度高,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姜明强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
一种乳腺钼靶图像细节增强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腺钼靶图像细节增强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乳腺钼靶图像中的乳腺致密程度,根据致密程度确定对所述乳腺钼靶图像进行高斯滤波的核心个数K,采用高斯滤波的核心分别对所述乳腺钼靶图像进行高斯滤波,得到K个高斯滤波后的...
马骞葛新谷倬宇宋晓琴张明芳姜明强邓萌赵冰白睿敏伍东红王文东
王万林“通法”治疗乳腺癌经验被引量:11
2021年
王万林教授从事乳腺癌的中西医诊疗工作60余年,根据临床西医诊断,将乳腺癌分为尚未发生复发转移的稳定期和已发生复发转移的转移期。结合患者在各期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特点,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将稳定期分为肝郁气滞证、阳虚寒凝证、阴虚肠燥证三型;转移期分为肾虚毒聚证(骨转移)、肺郁毒结证(肺转移)、湿热毒滞证(肝转移)三型。概其各期各型,皆含"不通"之机,故王师逐渐形成以"通法"为治则预防及延缓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学术思想,为中医中药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新的思路。
孟冰心程旭锋姜明强徐留燕刘琦
关键词:乳腺癌通法复发转移稳定期分期论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