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林
-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两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 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LS-TIA)的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我科2010年1-3月收治的2例急性脑梗死合并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例患者均在急性脑梗死基础上出现LS-TIA,通过颈动脉超声及头颅MRI等检查确诊,经抗血小板等治疗有效。结论对于表现为急性脑梗死合并LS-TIA为临床少见,其发作形式为在急性脑梗死基础上出现发作性、无意识的单肢体无力及抖动,和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相似,易误诊为局灶性癫痫。通过脑电图及颅内血管学等筛查可以明确诊断,从而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防止漏诊及误诊。
- 姜国林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狭窄
- 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2),所有病例均采用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疗效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 姜国林毛蕾
-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盐酸纳美芬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失的关系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组(NIHSS评分≥8分)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轻症组(NIHSS评分〈8分)两组,测定患者人院时血浆BNP水平并进行比较,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相关的多个变量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NIHSS评分与梗死体积、入院时BNP值均明显相关(P〈0.01),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轻症组(P〈0.01)。血浆BNP水平≥634.15pg/ml可以作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较严重(NIHSS评分≥8分)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为86.96%,特异性为86.1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 方麒林刘团结丁联斌姜国林毛蕾沈滔王博钟玲刘恋
- 关键词:脑钠肽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失
- 一例反复惊恐发作误诊为痴笑发作的诊治经过
- 2014年
- 惊恐发作(PA)和癫痫都是临床常见疾病,但两者的发病机理不同,PA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与癫痫的表现极其相似,甚或难以鉴别,尤其当脑电图有痫性放电等少见或罕见的酷似癫痫临床表现时,更要注意与癫痫等疾病的鉴别。现就笔者收治的1例长达6个月之久反复PA误诊为痴笑发作的经过报道如下:
- 姜国林
- 关键词:惊恐发作短暂性误诊
-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在伴发H型高血压的脑梗塞患者中的表达作用
-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在脑梗塞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及遗传表达,探索临床干预新思路,推动转化医学的发展。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58例,单纯H型高血压患者86例,伴H型高血压...
- 王博方麒林厉倩刘团结丁联斌姜国林毛蕾沈滔钟玲
- 关键词:高血压MTHFRC677T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在伴发H型高血压的脑梗塞患者中的表达作用
- 王博方麒林厉倩刘团结丁联斌姜国林毛蕾沈滔钟玲
- 以周围性面瘫起病的急性脑干梗死临床与影像学分析(附4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以单纯周围性面瘫起病的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6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经头颅MRI确诊的以周围性面瘫起病的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该病发生率为0.24%(4/1693),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病因。4例均以周围性面瘫起病(左、右侧周围性面瘫分别为1例、3例),3例出现眩晕。4例经头颅MRI检查,均发现脑干梗死(桥脑梗死3例,桥脑合并小脑梗死1例),经抗血小板等治疗有效。结论以单纯周围性面瘫起病的急性脑干梗死发生率低、尤其是无其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者,脑干梗死因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重视其表现的多样性,对以周围性面瘫伴眩晕起病者应特别注意脑干病变情况,提高对该病诊断的认识,防止漏诊及误诊,头颅MRI特别是DWI对脑干梗死定位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 姜国林刘团结毛蕾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脑干梗死磁共振成像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与梗死部位关系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梗死部位,将其分为前循环病灶组(66名)和后循环病灶组(22名)两组进行比较。测定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的危险因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全套,肝肾功能分析对比,并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部位相关的多个变量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前循环病灶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中位数是225.90 pg/mL,四分位数间距为596.00 pg/mL;后循环病灶组的中位数是750.95 pg/mL,四分位数间距为907.00 pg/mL。后循环病灶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要显著高于前循环病灶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两个部位间入院时的脑利钠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4)。通过入院时脑利钠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梗死部位的关系的ROC曲线,得出截点299.50 pg/mL。入院时血浆脑利钠肽水平≥299.50 pg/mL可以作为后循环病灶组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72.72%,特异性62.12%。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急性期区别前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因子。
- 方麒林沈滔刘团结丁联斌姜国林毛蕾王博钟玲刘恋
- 关键词:脑钠肽缺血性脑卒中梗死部位
- 表现为同侧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肢体瘫痪的急性脑梗死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较容易鉴别,但因急性脑梗死出现的同侧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肢体瘫痪则极为少见,若不仔细观察和分析,很容易混淆,从而导致误诊、误治,近来,笔者发现1例出现典型的同侧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肢体瘫痪急性脑梗死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84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3d于2011年3月5日入院。3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
- 姜国林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周围性面瘫
-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在伴发H型高血压的脑梗塞患者中的表达作用
- <正>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在脑梗塞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及遗传表达,探索临床干预新思路,推动转化医学的发展。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58例,单纯H型高血压患者86例,伴H型...
- 王博方麒林刘团结丁连斌姜国林沈滔毛蕾钟玲
- 关键词:高血压MTHFRC677T多态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