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胜华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昌邑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针灸
  • 2篇针灸治疗
  • 2篇灸治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血瘀
  • 1篇血瘀型
  • 1篇眼症
  • 1篇抑郁
  • 1篇引流
  • 1篇肢体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周围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体位
  • 1篇体位引流

机构

  • 5篇昌邑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夏胜华
  • 1篇朱深智
  • 1篇迟明美
  • 1篇刘卫良
  • 1篇孙斌
  • 1篇李爱华
  • 1篇黄伟
  • 1篇于浩
  • 1篇刘玉堂

传媒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实验对象为2014年9月—2016年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4例,依照就诊时间先后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做分析,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胰岛素加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温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最终疗效,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实验组控制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多种临床症状,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夏胜华范明君
关键词:温针灸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肢体多发性腱鞘巨细胞瘤1例报告
2011年
腱鞘巨细胞瘤又称黄色素瘤或良性滑膜瘤,多发生在手指,以中年或老年较为多见”。’。肢体多发性腱鞘巨细胞瘤较为少见。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诊断为肢体多发性腱鞘巨细胞瘤(双手背、左肘后及右足跟部)。现报告如下。
刘玉堂夏胜华孙斌
关键词:腱鞘巨细胞瘤多发性肢体病理
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2016年
观察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治疗对照研究。顺序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在昌邑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以干眼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122例244眼,检查及治疗前均取得患者书面同意。随机分为r-bFGF治疗组(r-bFGF组)和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组(梅花针组),21d为一个疗程,治疗后及停止治疗后21d复查。采用SAS 8.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bFGF组有56例(91.80%)自觉症状好转,梅花针组有59例(96.72%)自觉症状好转,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1d后两组 SIt、BUT 均延长,FL 染色评分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5)。停止治疗 21 d 后联合组 SIt、BUT 检测结果优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 < 0.05)。结论: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干眼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泪膜稳定性,而且持续效应优于单纯r-bFGF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于浩夏胜华迟明美朱深智李爱华
关键词:叩刺干眼症
体位引流并氨溴索雾化吸入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体位引流并氨溴索雾化吸入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4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212例,采用体位引流并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211例,采用体位引流并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体位引流并氨溴索雾化吸人可有效改善通换气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重要治疗方法。
刘卫良夏胜华
关键词:体位引流氨溴索雾化吸入老年
脑出血后精神抑郁的针灸治疗效果观察
2020年
进一步探讨针灸对脑出血后精神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把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582例脑出血患者中出现的93例精神抑郁患者全部纳入治疗对象,进行规范化的针灸治疗,对症选取穴位。注重手法操作。结果:经过针灸治疗后,症状消失59例。情绪基本稳定32例。无任何改善2例,经精神治疗中心专家会诊,诊断为精神病而转院药物治疗。结论:针灸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手段,安全,效果好。
黄伟夏胜华史有奇
关键词:抑郁针灸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