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炜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感染者
  • 7篇病毒
  • 6篇HIV感染
  • 5篇艾滋病
  • 5篇艾滋病病毒
  • 5篇HIV-1
  • 5篇HIV感染者
  • 4篇HIV
  • 3篇毒株
  • 3篇免疫
  • 3篇病毒感染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感染
  • 2篇血浆
  • 2篇牙周
  • 2篇牙周指数
  • 2篇引物
  • 2篇载量
  • 2篇实时定量PC...
  • 2篇探针

机构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新创生物...

作者

  • 19篇夏炜
  • 10篇张彤
  • 10篇吴昊
  • 6篇张欣
  • 5篇郭莹
  • 5篇陆小凡
  • 4篇李维弟
  • 4篇粟斌
  • 4篇张宏伟
  • 3篇王蕊
  • 3篇黄晓婕
  • 3篇曹洁
  • 3篇刘利锋
  • 3篇袁霖
  • 3篇刘志英
  • 2篇陈世璋
  • 2篇周月芳
  • 2篇范忠
  • 2篇王潇
  • 2篇高艳青

传媒

  • 5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1
  • 5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总HIV-1 DNA定量检测技术的建立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的1型艾滋病病毒(HIV-1)总脱氧核糖核酸(DNA)定量检测技术。方法构建了同时包含HIV靶基因和内参基因的质粒标准品,设计了涵盖我国主要HIV流行亚型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水解探针,对引物亚型覆盖面、灵敏度、特异性等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进行了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结果该检测方法所设计的HIV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序列高度保守,成功检测12种常见及稀有HIV亚型;扩增灵敏度可达4个拷贝/PCR反应管,特异度100%;加入了细胞定量体系,做到了在同一个PCR反应管中既定量了HIV DNA,又定量了细胞数;批内和批间差异性的变异系数均在20%以内。结论该检测方法可用于HIV储藏库检测,评估联合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可以用于"窗口期"HIV感染的辅助诊断以及HIV阳性母亲的新生儿HIV感染的诊断。
刘志英袁霖张欣陆小凡刘利锋计云霞夏炜粟斌吴昊张彤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用基于重组抗原的捕获酶联免疫试验检测HIV-1新发感染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重组抗原的捕获酶联免疫试验(RCEIA)检测HIV-1新发感染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来自队列研究的HIV-1抗体阳转系列样品,包括来自40名HIV-1感染者的140份血浆样品,用RCEIA试验检测,获得吸光度(OD)值和标准化吸光度(ODn)值。作折线图观察ODn值与阳转时间的关系;用SPSS 22.0软件作ROC曲线,获得RCEIA试验的临界值(cutoff值)与平均新发感染期(MDRI);作散点图比较RCEIA试验与BED HIV-1捕获酶联免疫试验(BED试验)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4板RCEIA试验的检测结果显示,校准品和3份阳性对照OD值的变异系数为7.0%~8.9%,阳性对照ODn值的变异系数为3.1%~7.7%。针对HIV-1阳转系列样品,反映特异性IgG占总IgG比例的RCEIA试验的ODn值随阳转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个体差异。初步得到RCEIA试验的最佳cutoff值为0.8,平均新发感染期为197天,假新发感染比例与BED试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RCEIA试验与BED试验检测结果ODn值的相关性较好(r=0.907)。结论基于重组抗原的RCEIA操作稳定性好,可以在群体水平区分HIV-1新发感染与长期感染,其最佳cutoff值及用于HIV-1新发感染率估算的技术参数(平均新发感染期和假新发感染率)有待通过增加样品量进一步测算。
梁雯丽吴昊刘兴旺杨锦张彤景滢滢王继宝夏炜段星张然邱茂锋
关键词:重组抗原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对人乳头瘤病毒的认知调查
2025年
目的 了解男男同性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人群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认知现状及影响HPV疫苗接种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 2021年7—12月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招募MSM志愿者,通过结构化电子问卷采集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HPV感染状态和HPV疫苗相关知识等,根据其HPV疫苗接种意愿分为2组,依次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以探究影响MSM人群HPV疫苗接种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调查了607名MSM志愿者,其年龄范围为18~68岁,绝大多数来自省会/直辖市(575人,94.7%),超半数为大专及以上学历(349人,57.5%)。其中319人(52.6%)报告在过去1年内有不适症状,包括生殖器/肛门皮损或增生、性交不适、排尿痛或烧灼痛等。被调查者中有517人(85.2%)认为男性也会感染HPV,478人(78.8%)听说过HPV疫苗。对HPV及疫苗认知程度低、中、高水平的分别占比为169(27.9%)、277(45.6%)、161(26.5%)。被调查者中92.26%愿意接种HPV疫苗,受教育程度(OR=1.999,95%CI:1.265~3.157,P=0.003)、职业(OR=1.484,95%CI:1.013~2.175,P=0.043)、HPV相关认知水平(OR=12.565,95%CI:4.855~32.516,P<0.01)、患有尖锐湿疣者(OR=5.673,95%CI:2.217~14.515,P<0.01)与疫苗接种意愿正相关,而既往HPV阳性的被调查者较未检测者更不愿接种疫苗(OR=0.035,95%CI:0.008~0.152,P<0.01)。结论 MSM对疫苗接种的意愿很高,加强对HPV健康知识教育将有助于增进MSM人群对HPV感染的认知,保护自己及伴侣的意识,以及促进其接种HPV疫苗的意愿。
朱蕗颖夏炜段君义张光辉吴昊张彤姜太一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HIV-1 Nef重组重叠肽诱导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HIV-1 Nef重组重叠肽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以HIV-1 LAI Nef重组重叠肽和相应蛋白免疫接种BALB/c和C57BL/10小鼠,每组5例,分离小鼠脾单个核细胞(spleen mononuclear cell,SMC),以ELISP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性细胞应答,以大剂量Nef重组痘苗病毒攻击试验检测重组重叠肽对免疫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在C57BL/10小鼠中,佐剂组ELISPOT为阴性,重叠肽组和相应蛋白组LAI Nef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分别为(145.7±36.2)SFU/106SMC和(24.2±10.2)SFU/106SMC(P=0.001),在BALB/c小鼠中分别为(148.8±50.4)SFU/106SMC和(19.8±9.0)SFU/106SMC(P=0.004),而NL4-3 Nef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分别为(104.0±33.8)SFU/106SMC和(20.7±9.5)SFU/106SMC。重组重叠肽疫苗诱导的Nef特异性CD4+和CD8+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53和0.80。在攻毒试验中,重叠肽组、蛋白组、佐剂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0%、40%、20%和0%。结论重组重叠肽免疫小鼠可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较强的广谱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对于不同株系的Nef具有交叉反应,重组重叠肽的免疫接种效果强于相应蛋白。
张宏伟张彤夏炜吴昊
关键词:HIVNEF免疫保护小鼠
可覆盖多亚型的HIV-1总DNA定量检测引物对、探针及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覆盖多亚型的HIV‑1总DNA定量检测引物对和探针,其中,所述引物对的上游引物HIV‑U1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HIV‑R1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探针Probe‑HI...
刘志英袁霖粟斌张彤吴昊刘利锋陆小凡张欣王蕊夏炜黄晓婕
文献传递
MSM人群HIV感染者梅毒RPR试验假阳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男男同性恋者(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生物学假阳性反应(BFP)情况。方法对我院MSM人群筛查队列进行RPR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试验和HIV抗体初筛,比较梅毒RPR生物学假阳性(RPR-BFP)发生情况。结果共10 000例MSM,HIV抗体阳性者中,RPR-BFP 0.15%(3/1 989);HIV抗体阴性者中,RPR-BFP0.27%(22/8 011)。该两组人群RPR试验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没有增加梅毒RPR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李娟张明夏炜闫俊玲高艳青
关键词:梅毒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儿童HIV/AIDS病人中应用的新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是第一个上市的复合型蛋白酶抑制剂(PI),其问世时间长,安全性高,是儿童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骨干药物。在婴幼儿身上,其药代动力学有特殊性。而关于该药在儿童病人的使用,也有一些新的研究,例如单药治疗、一天一次服药、双利托那韦激动的蛋白酶抑制剂联合、低剂量用药等。这些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夏炜李在村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儿童
可覆盖多亚型的HIV-1总DNA定量检测引物对、探针及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覆盖多亚型的HIV‑1总DNA定量检测引物对和探针,其中,所述引物对的上游引物HIV‑U1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HIV‑R1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探针Probe‑HI...
刘志英袁霖粟斌张彤吴昊刘利锋陆小凡张欣王蕊夏炜黄晓婕
文献传递
HIV感染急性期表现被引量:8
2017年
在对HIV感染自然史研究的近30年中,研究者发现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大致经历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急性期短暂、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以及HIV抗体尚未阳转均给早期诊断带来巨大的挑战。值得关注的是约半数的HIV急性期患者会出现皮疹,常首诊于皮肤科。急性期感染者体内具有较高的病毒载量、传染性强,及时诊断并进行行为干预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对病人的管理和公共卫生安全也具有重大意义。为提高皮肤性病科医生对HIV感染急性期的认识,该文综述了HIV感染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测技术以利于早期诊断。
宋冰冰翁文佳李海燕宋映雪夏炜高艳青
关键词:HIV感染急性期皮肤损害
男男性接触人群急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临床特征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MSM人群急性HI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HIVRNA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定期随访观察100例急性HIV感染者,采用核酸依赖性扩增法(NASBA)检测血浆HIVRNA;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HBsAg和抗一HCV;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法初筛梅毒螺旋体,对阳性梅毒螺旋体以明胶凝集试验方法确证。结果100例患者中年龄20~50岁96例。HBsAg阳性9例,抗-HCV阳性4例,合并梅毒感染40例。感染HIV后第1、3个月C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510、499/μL;感染第1、3、6、24个月时,H1VRNA分别为4.37、4.00、4.3l和4.43 lg拷贝/mL。各随访时间点CD8+T淋巴细胞计数基本无变化。38例快速进展者的初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58.0±134.6)/μL,非快速进展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559.2±203.4)/μL;快速进展者初始HIVRNA为4.71lg拷贝/mL,非快速进展者的HIVRNA为4.18lg拷贝/mL。快速进展者与非快速进展者初始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250.1、1247.2/μL。结论MSM人群HIV感染者呈年轻化,急性期的初始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RNA水平可以预测疾病进展。
胡文静张欣李伟华夏炜魏飞力闫惠平
关键词:CD4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