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超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丹参
  • 4篇水肿
  • 4篇皮素
  • 4篇脑水肿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素
  • 3篇药物
  • 2篇丹参酮
  • 2篇血管
  • 2篇细胞
  • 2篇内皮素系统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2篇创伤性脑水肿
  • 1篇丹参酮IIA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血脑

机构

  • 4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唐超
  • 4篇薛洪利
  • 3篇宋守智
  • 1篇吴安华
  • 1篇铁欣昕
  • 1篇张学
  • 1篇魏学忠
  • 1篇于春泳
  • 1篇王运杰
  • 1篇熊剑

传媒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建立胶质瘤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
吴安华张学王运杰铁欣昕唐超
胶质瘤(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即使应用手术加放疗和化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仍在一年左右,因此课题组有必要建立针对恶性胶质瘤的特异性疗法,该研究的目的是鉴定及评估胶质瘤特异性抗原,建立胶质瘤特异...
关键词:
关键词:胶质瘤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总结岩斜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经验。方法岩斜区肿瘤18例,均经显微手术治疗。6例脑膜瘤经乙状窦后入路,3例脑膜瘤经岩入路(幕上幕下联合或乙状窦前入路),4例脑膜瘤、1例听神经瘤和1例胆脂瘤经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2例脊索瘤和1例转移瘤经口鼻蝶入路切除。结果12例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无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有效方法。
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熊剑宋守智唐超
关键词:岩斜区肿瘤显微手术
内皮素与创伤性脑水肿被引量:5
2004年
内皮素(Endothlins,ET)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的血管活性多肽,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内皮素(CNSET)通过调节脑循环血量,反馈作用于其他内分泌激素等发挥重要生理作用,它参与和加重了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含量与脑水肿程度及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唐超薛洪利
关键词:内皮素创伤性脑水肿ET血管平滑肌细胞
丹参酮ⅡA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系统的影响
脑的微循环障碍,血脑屏障的破坏是脑水肿的重要机制,内皮素(ET)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强的长效缩血管物质,它参与了脑水肿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它促进了血脑屏障的破坏。所以以内皮素为作用靶点,改善脑创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减少血管痉...
唐超
关键词:丹参酮脑水肿血脑屏障内皮素活血化瘀药物
文献传递
丹参酮IIA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系统的影响
目的 脑的微循环障碍,血脑屏障的破坏是脑水肿的重要机制,内皮素(ET)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强的长效缩血管物质,它参与了脑水肿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它促进了血脑屏障的破坏。所以以内皮素为作用靶点,改善脑创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减少...
唐超
关键词:脑血管内皮细胞脑水肿内皮素
文献传递
丹参等药物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丹参等中西药物对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30只,随机分为6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手术对照组,C组为西医治疗组,D、E、F组为中西药合用组,分别给予西药+丹参注射液、西药+红花注射液、西药+三七注射液治疗;经液氮冷冻制备脑水肿模型,检测全血黏度、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蓝(EB)含量、血浆内皮素含量,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D、E、F组全血黏度均较B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但C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F同B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和内皮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D、E、F组明显低于C组(P<0.01或P<0.05)。各中药治疗组脑水肿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中药丹参、红花、三七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创伤性脑水肿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降低内皮素含量有关。
薛洪利唐超宋守智
关键词:脑损伤脑水肿创伤性
冷冻性脑水肿鼠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及某些中西药物对其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冷冻性脑水肿后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某些中西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6组:正常组、损伤对照组、西药(20%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组、丹参+西药治疗组、红花+西药治疗组、三七+西药治疗组。制成冷冻性脑水肿模型后,分别给予不同的中西药物,并检测24h、48h、72h、1周和2周后血浆ET含量。结果①冷冻后各组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②各药物治疗组血浆ET含量均较损伤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③丹参+西药治疗组、红花+西药治疗组血浆ET含量又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中药丹参、红花可显著加强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降低冷冻性脑水肿大鼠血浆ET含量的作用,提示它们联合应用可能对冷冻性脑水肿有更好的疗效。
宋守智薛洪利唐超
关键词:内皮素丹参红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