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长学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枣庄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5篇血液透析患者
  • 5篇透析患者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肌酐
  • 2篇血症
  • 2篇压积
  • 2篇肾病
  • 2篇肾衰
  • 2篇肾衰竭
  • 2篇肾性
  • 2篇肾性贫血
  • 2篇衰竭
  • 2篇贫血
  • 2篇球蛋白

机构

  • 9篇枣庄市立医院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0篇周长学
  • 2篇王继军
  • 1篇刘咸峰
  • 1篇李锋
  • 1篇王荣
  • 1篇王国磊
  • 1篇陈兵
  • 1篇张子宪
  • 1篇丁蕾
  • 1篇姜晓凤
  • 1篇杨晓峰
  • 1篇孙珊珊
  • 1篇张亚
  • 1篇姜晓风
  • 1篇王倩倩
  • 1篇王臻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大医生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膜透析导管堵塞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男,61岁,因“反复水肿7年,腹透管不畅15d”于2013年2月15日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水肿于本院诊断为:(1)慢性肾衰竭;(2)高血压肾病。2013年1月在齐鲁医院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选用PD.2(乳酸盐.G1.5%)2L、钙离子1.77mmol/L的高钙腹膜透析液(中国百特),规律行CAPD方案治疗。2013年2月以来患者发现换液时液体进出不畅,尤以放液明显,偶有白色纤维条索状物流出,因无明显腹痛及其他不适,
周长学张亚王继军
关键词:腹膜透析置管术导管堵塞下肢水肿慢性肾衰竭高血压肾病腹膜透析液
不同红细胞压积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探讨不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枣庄市立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9例,透析时间最短为6个月.所有患者按照HCT水平分为5组:A组(10%≤HCT< 20%)9例,B组(20%≤HCT<25%)18例,C组(25%≤HCT< 30%)21例,D组(30%≤HCT< 33%)14例,E组(HCT≥33%)7例.按照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透析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及其随不同HCT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 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随着HCT的升高逐渐升高,A~E组分别为(47.7±6.5)%、(55.8±1.3)%、(51.5±12.7)%、(56.7±9.5)%和(68.5±4.0)%,E组LVEF高于D组(P<0.05).A~E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分别为(38.0±7.3)、(32.4±5.9)、(41.8±9.9)、(39.3±7.7)和(33.2± 1.0)mm,C组高于B组(P<0.05).结论 当HCT水平达到33%(血红蛋白>110 g/L)以上并长期维持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并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对左心室肥厚亦有逆转的趋势.
周长学陈兵王继军王荣
关键词:肾透析血细胞比容心力衰竭
以泄浊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湿浊阻滞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研究为基础的辨证施治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根据慢性肾衰竭分期辨证,选择湿浊阻滞型患者,取经典组方泄浊汤灌肠,研究腹膜透析配合中药汤保留灌肠治疗,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前后湿浊阻滞型积分改变趋势,探索用中医药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方法:纳入研究共7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划分到干预组和基础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膜透析为基础治疗,干预组增加中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周期取16周。记录检测西医肾功能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 Nitrogen,BUN)等变化,分析研判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运用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慢性肾衰竭健康状况质量。结果:干预组和基础组湿浊阻滞型证候积分差异明显;将组内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组西医肾功能指标CCr、Scr、BUN优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SF-36健康量表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于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采取经典组方泄浊汤灌肠辅助治疗有利于西医肾功能指标改善,不会导致离子紊乱,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健康指标,对终末期肾病进展具有延缓作用,应该将中医药应用到尿毒症的“末病治疗”。
王倩倩杨晓峰周长学高文丁蕾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中药灌肠中医证候积分
不同方法检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肌酐水平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血清肌酐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15例WM患者,分别采用湿化学酶法、干化学酶法、苦味酸法对超滤前后血清总蛋白及肌酐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超滤前,血清总蛋白平均值为(105.42±17.32)g/L,采用湿化学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平均值为(407.46±323.82)μmol/L,高于干化学酶法检测的(69.13±22.05)μmol/L及苦味酸法检测的(70.22±21.0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7、4.025,P<0.05);但干化学酶法与苦酸法检测的血清肌酐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8,P>0.05)。超滤后,血清总蛋白平均值为(3.83±0.42)g/L,较超滤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10,P<0.05);湿化学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平均值为(77.52±42.33)μmol/L,较超滤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P<0.05);湿化学酶法、干化学酶法、苦味酸法检测的血清肌酐平均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WM患者出现与临床症状不符的高血清肌酐值时,应该考虑到巨球蛋白的影响。为了确保检测准确性,可以使用干化学酶法或苦味酸法进行再次测定,或者离心超滤后再次进行血清肌酐的检测,以减少临床上的误诊和误治,从而为医生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结果。
周长学王臻唐敏王姗姗王国磊
关键词: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血清肌酐苦味酸法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1例
2024年
本研究分析1例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TINU)综合征患者的诊疗过程并总结经验,以期为减少临床上对该类疾病的误诊误治。患者为女性,24岁,因间断发热1月,恶心、呕吐伴视物模糊半月入院,曾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眼结膜炎”,对症治疗未见明显改善。遂于枣庄市立医院就诊,入院通过完善查体、血常规、感染性标志物、尿常规及尿蛋白、肾功能、生化检验、肾穿刺活检等检查,确诊为TINU综合征,予以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药物治疗,定期随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本研究对确诊的1例TINU综合征患者进行报告,并系统回顾相关文献,以增强临床医师对TINU综合征的认知,优化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
唐敏褚冉冉郭丹田娜周长学
关键词:感染性标志物肾穿刺活检
不同红细胞压积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目的: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0%~80%。虽然不断改进的血液透析技术显著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但心血管并发症并未明显减少。肾性贫血是终末期肾病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并...
周长学
关键词:肾性贫血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红细胞压积左心室肥厚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药物应用现状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药物负担的现状,为临床制订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24年8月枣庄市立医院211例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口服药物信息和处方。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所有口服药物的名称、频次及剂量。结果患者平均每日服用药片数为9.5片,每周总计约66.5片,所使用的药物种类数的中位数为6种。铁剂、钙通道阻滞剂(CCB)、沙库巴曲缬沙坦、降磷药物和钙剂是使用率最高的药物。低龄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用药率高于高龄组,心脏用药和中成药使用率低于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患者降糖药、CCB类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的用药率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和是否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每周服用药物总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药物不合理处方比例达12.32%,主要表现为药物间不良相互作用、药品选择不当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面临较高的药物负担,且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处方现象。针对不同年龄段及糖尿病状态下的个体化药物管理策略对于减轻药物负担、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孙福州王誉芳姜晓凤周长学李锋宋慧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口服药物不合理处方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血清肌酐假性异常增高1例报道
周长学
1例血液透析患者肝素过敏的临床报道
血液透析是临床常见的维持性治疗方式,而其治疗过程中的顺利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较大,其中治疗所致的各类不良情况是重要影响因素。肝素作为本类治疗中的常用药物,其导致的过敏是极为罕见。本文对1例血液透析出现过敏相关症状体征患者...
唐敏周长学褚冉冉郭丹
关键词:血液透析肝素过敏抗凝
不同时间段蔗糖铁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时间段静脉注射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将在透析后3 h内单使用蔗糖铁的患者归为观察组A1,联合左卡尼汀的为观察组B1。将在透析后24~27 h内单使用蔗糖铁的患者归为对照组A2联合左卡尼汀的为对照组B2。治疗时间均为5周,于第8周时观察四组疗效。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两两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①P〈0.05);其中联合左卡尼汀的B1B2组分别和单用蔗糖铁的A1A2两两比较,治疗后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0.05),然而从两组的不良反应数据的统计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后3 h和透析后24~27 h应用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对MHD患者的贫血改善无明显区别,但透析后3h内应用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小、患者依从性更好、相对更安全、患者更舒适,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周长学孙珊珊刘咸峰张子宪姜晓风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蔗糖铁注射液左卡尼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