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跃斌

作品数:92 被引量:599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农业科学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茶树
  • 7篇茶叶
  • 6篇香气
  • 6篇感官
  • 6篇茶产业
  • 5篇绿茶
  • 4篇审评
  • 4篇藠头
  • 4篇砖茶
  • 4篇茯砖茶
  • 4篇鲜叶
  • 4篇香气成分
  • 4篇发酵
  • 4篇感官审评
  • 4篇茶业
  • 3篇盐渍藠头
  • 3篇一体化
  • 3篇桑叶
  • 3篇生化成分
  • 3篇主成分

机构

  • 88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湖南省农业科...
  • 2篇湖南省茶叶研...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质量技...
  • 1篇益阳茶厂有限...
  • 1篇湖南省君山银...

作者

  • 88篇周跃斌
  • 22篇沈程文
  • 10篇周向荣
  • 7篇夏延斌
  • 5篇刘富知
  • 5篇邓克尼
  • 5篇王伟
  • 5篇卢翠
  • 5篇贺群
  • 4篇徐仲溪
  • 4篇王旭
  • 4篇蔡利娅
  • 4篇王晓
  • 4篇张晓琳
  • 3篇杨伟丽
  • 3篇刘仲华
  • 3篇张志旭
  • 3篇陈淼芬
  • 3篇李适
  • 3篇罗理勇

传媒

  • 30篇茶叶通讯
  • 11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福建茶叶
  • 4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茶叶科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高校科技...
  • 1篇酿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茶叶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经济林研究

年份

  • 6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我省红碎茶出口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1996年
试论我省红碎茶出口的问题与对策周跃斌,尚本清,邓克尼(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长沙·410128)1我省红碎茶生产概况湖南产茶历史悠久,产量过去曾长期居全国第2位,为我国出口茶叶的重点生产基地省区之一。我国出口茶类以红碎茶和绿茶为主,世界茶叶市场行销的茶叶...
周跃斌尚本清邓克尼
关键词:红碎茶出口贸易
响应面法优化盐渍藠头蒜素提取工艺参数被引量:30
2008年
为了获得在自然pH值条件下利用果胶酶提取盐渍藠头中的风味物质蒜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浸提温度、时间和果胶酶添加比为试验因子,蒜素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蒜素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保温时间>果胶酶添加比;边际效应大小为提取温度>保温时间>果胶酶添加比;通过典形分析和岭脊分析确定果胶酶提取盐渍藠头中蒜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47℃、浸提时间3.3h、果胶酶添加比0.77%,蒜素最高含量为0.274 g/(100 mL)。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周向荣夏延斌周跃斌
关键词:蒜素果胶酶响应面法
优质茶鲜对品质成份在年周期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
1992年
通过全年茶季各阶段测定,分析了芽叶的机械组成,叶、梗及整体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总量和纤维素的动态变化。探明叶/梗比值可以作为鲜叶嫩度指标;而5个品质成份中,以水浸出物和氨基酸的季节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并据此建立回归方程。
王建国王淦徐仲溪周跃斌
关键词:茶树优质茶鲜叶
常德茶旅融合发展策略初探
2025年
常德市茶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桃花源里的城市”,近年来受到了不少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道“融合命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常德市政府提出创新思路、完善茶产业链,把茶产业从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笔者在收集整理常德茶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出了常德茶旅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扶持针对性不强、茶旅人才短缺、茶旅项目实施受限、茶旅融合的亮点不突出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茶旅人才团队建设、突显地域茶文化和旅游资源特色、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打造常德茶旅融合精品线路、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景点影响力等发展对策,旨在探索如何推动常德茶旅融合发展的步伐,创新常德市茶业经济多元化发展和茶旅一体化建设,促进常德市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彭靖媛周跃斌
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湘茶产业发展被引量:4
2016年
分析了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湘茶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在契合性,并从湘茶产业的现状和"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出发,提出了湘茶产业发展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及对策,为切实推进湘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邓岳朝周跃斌沈程文张晓琳卢翠
茯砖茶感官特征分析及其产地判别模型构建研究
2024年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产地茯砖茶感官特征品质,结合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研究茯砖茶感官品质特征及不同产地茯砖茶判别模型构建。结果表明:湖南、浙江、陕西等19个茯砖茶因原料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感官品质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其中,茯砖茶滋味得分(taste score, TS)与咖啡碱(caffeine, CAF)、水浸出物(water leachate, WL)、儿茶素(catechin, CAT)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呈现出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P<0.05)分别为0.81、0.62、0.55、0.50。同时,基于化学组分的主成分(PCA)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48%,并以前4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了茯砖茶感官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与产地判别模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A-DA)显示,19个不同产地的茯砖茶样品被明显地划分为3组,评价模型对不同产地茯砖茶识别度较高。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对自变量的拟合指数(R~2X)为0.879,对因变量的拟合指数(R~2Y)为0.992,预测指数(Q^(2))为0.53。经OPLS-DA共识别出6种预测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大于1的差异指标,其中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P)、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CAF、WL为茯砖茶感官特征标志性差异品质成分。结果表明,应用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方法可以实现茯砖茶感官特征及其不同产地茯砖茶的快速、准确判别,同时也为茯砖茶感官特征及其不同产地判别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邓岳朝邹卓扬李月陈益能周跃斌沈程文陈历清方逵
关键词:茯砖茶感官特征模型构建
论茶的君子品德被引量:1
2014年
新时代下,茶文化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普及,茶德的提出使得茶文化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旨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历代古人将"仁"、"知"、"勇"等定义为君子的品德,本文从茶的平和里仁、睿智超然、坚贞清廉三个方面展开,初步论述了茶的君子品德。
闫文亭周跃斌
湖南黑茶消费市场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黑茶作为湖南茶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打破其边销茶的禁锢,在内地飞速发展起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湖南黑茶当前的市场状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形式,了解消费者对黑茶的基本认知、消费倾向、品牌意识以及产品要求等,分析湖南黑茶消费市场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
张静周跃斌
关键词:湖南黑茶
复合苦丁茶与纯苦丁茶的感官审评和化学分析比较
2005年
采用感官审评、比色法、全量法及茚三酮法对复合苦丁茶、纯苦丁茶及所拼配绿茶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苦丁茶的氨基酸和黄酮类含量高于绿茶。
蔡利娅周跃斌
关键词:苦丁茶黄酮类比色法化学分析感官审评全量
湖南名优茶的剖析及发展思路
1996年
在191个获湖南省各级名优茶称号的茶样中,通过感官审评筛选出有代表性的82个名优茶样,对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分析.在全面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将湖南名优茶生产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就今后名优茶的发展提出若干思路.
王融初周跃斌尚本清
关键词:茶属化学成分名优茶茶树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