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赞
- 作品数:1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论1+3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下“书法即图式”的教学原理
- 2014年
- 湖北美术学院以1+3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使得以往的教学实践有了新的成绩。就书法教学而言,把握"书法即图式"的教学原理,是贯通整个视觉教学实践的关键,是完成书法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而这一关键就在于1与3的教学实践和"书法即图式"原理的衔接。
- 叶军朱国栋周赞
- 关键词:书法教学原理
- 古玺技法——构图元素被引量:1
- 2013年
- 战国古玺的魅力就在于其篆字造型与印制形态的美感。前者开启中国篆刻艺术的流派演变,后者则保存了中国文明的礼制演进。其异常复杂的玺文往往使得初学者难以诠释,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战国古玺的审美欣赏。若从构图元素即点、线、面的角度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许多形式趣味。
- 周赞
- 关键词:构图
- 论先秦古玺印的点线面被引量:2
- 2012年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这个民族自刀耕火种渐进具备文明,就充盈着独特的晶格。古往今来,一切人事、社会、历史的推进,无不必有一贯通心与心之间的信念。而玺印则是这信念的见证。
- 周赞
- 关键词:玺印点线面先秦刀耕火种信念
- 浅析书画印于白瓷上的釉下彩绘技法再现被引量:1
- 2014年
- 书画印在白瓷上的釉下彩绘技法再现,与在宣纸上的效果是十分近似的。在透光效应下,釉下彩绘瓷艺所再现出的效果更具中国美学思维中温润、清雅、宁静的审美理念。本文从选胚、色氧化物研磨、毛笔技法运用书画印等实践经验中归类条理,分述总结,以便为釉下彩绘技法再现教学或创作,提供可操作的方法。
- 周赞
- 关键词:白瓷
- 论邓少峰篆刻艺术之源
- 2013年
- 《邓少峰印存》四册是研究邓少峰篆刻艺术的重要文献,此四册创作年代在1925-1935年,即其青年时代。册中印风及边款为我们深入认识邓少峰篆刻艺术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们由此门而窥其篆刻艺术取法路径,又得其艺术之哲学思维。
- 周赞
- 关键词:篆刻
- 教师书法作品
- 2022年
- 陈龙海周赞
- 战国古玺技法(三)·技近乎道被引量:1
- 2013年
- 探讨战国古玺技法最终会体味出中华智慧,也就是那个"道"。以"礼"来化解矛盾,达到变易中的平衡才是真的智慧、美的效果。比如把握动静、分合之处等技法,才会有巧思佳构。
- 周赞
- 关键词:古玺技法分合
- 有话尽在画中传——试论张肇铭书画艺术思想
- 2019年
- 张肇铭是当之无愧的湖北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美术史、近代教育史所不能绕过的重要人物之一。本文试图就其书画艺术思想的起源、发展、影响三个阶段展开梳理,力图揭示张肇铭何以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回应湖北美术学院"百年学脉"的中国画教学传承课题,以及如何产生新时代的积极引导。
- 周赞
- 关键词:书画艺术题画
- 诗词印跋在明清人物画中的构图作用及审美取向被引量:1
- 2015年
- 明清文人画构图中,画面内容与题画诗、文人印相映成趣。印跋不仅抒发作者情思,也成为丰富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实例,针对明清文人画中印跋在构图中的作用、与画面的关系,从社会阶层、学术思想等方面分析其在明清人物画中的审美取向。为当今绘画创作、构建本民族特色文化价值起到积极作用。
- 李峰周赞
- 关键词:构图
- 《新心别馆印存》中的湖北印学整理
- 2024年
- 清同治年间产生于湖北夷陵地域的《新心别馆印存》是研究湖北印学的重要窗口。辑谱者王肇基与五十七位学术人物在印学、书法、诗文的交往成为“同光中兴”初期湖北地域的重要篆印活动。本文通过梳理《新心别馆印存》59篇序跋文,摘取湖北21位学术人物,揭示其印学理念。这不仅可以填补清代湖北印学研究的空缺,而且能促进其研究走向深入。
- 周赞刘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