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升团
-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文章对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概念、内容和一般操作程序,以及模式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生物教师,从而改变目前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 许东风贺根和周升团
- 关键词: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模式
- 脑樟型樟树叶醇提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菌活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以脑樟型樟树叶为原料,探究其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相的抗菌活性和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脑樟型樟树叶醇提物的热回流提取工艺;采用带毒平板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萃取相对尖孢镰刀菌、胶孢炭疽菌、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孢菌的抑菌活性;借助LC-MS技术检测分析不同萃取相的化学成分。结果:确定脑樟型樟树叶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料液比1∶25(g·m L^(-1))、提取时间3 h,提取率达31.29%。脑樟型樟树叶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相对供试菌株均有抑制作用,当萃取相浓度为0.5%时,石油醚萃取相对胶孢炭疽菌抑菌能力最强,抑菌率(72.82±3.20)%;乙酸乙酯与正丁醇萃取相对立枯丝核菌抑菌显著,抑菌率均为(100.00±0.00)%,能完全抑制其生长。此外,初步推测醇提物中至少含17个化合物。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明确了不同萃取相对供试菌的抑菌效果,并推测出脑樟型叶醇提物中所含的化合物,为脑樟型樟树在天然抑菌剂领域应用奠定了基础。
- 俞静怡胡文杰罗辉张学斌周升团
- 关键词:醇提物抗菌活性
- 不同化学型樟树中萜类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5种化学型樟树在医药、化工、香精香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其含有丰富的萜类成分密切相关。经统计,在5种化学型樟树中已报道的萜类成分共有184种,包括单萜94种、倍半萜88种和二萜2种,这些萜类化合物中除了共有成分7种以外,特有成分油樟型樟树有18种、脑樟型樟树有7种、芳樟型樟树有27种、龙脑樟型樟树有41种以及异樟型樟树有25种。5种化学型樟树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和抗病毒等作用,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近30年5种化学型樟树中萜类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萜类化合物的药物开发进行讨论与展望,以期为不同化学型樟树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 俞静怡胡文杰罗辉周升团戴彩华
- 关键词:萜类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 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中过氧化氢酶的研究
- 2004年
- 以3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和3个抗、感水稻为样品,研究了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中过氧化氢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接种15d的水稻CAT无活性,CAT同工酶电泳也未显示酶带,对照组CAT则显示活性;在NB培养基中生长的白叶枯病菌显示CAT活性;用水稻酶解液培养了3种病原菌,菌体显示CAT活性,抗、感水稻对白叶枯病菌的影响不同,抗病水稻使病原菌CAT活性降低,感病水稻使CAT活性升高.
- 周升团刘重斌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过氧化氢酶
- 油樟叶精油馏分的主要成分、抑菌活性及其主要单体成分抑菌机理研究被引量:19
- 2019年
-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测定油樟叶精油3个馏分(A1、A2和A3)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了抑尖孢镰刀菌活性的测定,筛选出最佳抑菌馏分;通过受试菌分别在受到油樟叶精油馏分A3及其主要单体成分(1,8-桉叶油素和α-松油醇,下同)作用后,测定菌丝的生长、孢子的萌发、电导率、还原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变化特征,进而探讨其抑菌的机理。结果表明:从油樟叶精油3个馏分(A1、A2和A3)中,共检测出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1%)有13种,其中A1、A2、A3馏分中各有6、8、12种;3个馏分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均是1,8-桉叶油素。不同浓度的馏分A3及其主要单体成分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在150mg/L浓度下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0.46%、84.40%和87.18%。馏分A3及其主要单体成分分别能够使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孢子的萌发、电导率、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ATP酶等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但发生变化的突变点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是通过破坏尖孢镰刀菌的细胞膜结构或功能,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菌体内外物质失衡,最终致菌体细胞正常形态和代谢功能丧失,从而达到抑菌的目的。
- 胡文杰戴彩华周升团
- 关键词:油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抑菌机理
- 武功山高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3年
- 研究了武功山高山草甸3个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南坡和北坡土壤,南坡土壤高于北坡;土壤速效钾(K)浓度以东坡土壤最高,南坡土壤次之,北坡土壤最低,但3个坡面土壤速效钾K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东坡土壤有效磷(P)的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南坡土壤和北坡土壤有效P浓度;不同坡面土壤铵态氮含量依次为北坡>南坡>东坡。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速效钾K浓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随着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升高而减小。
- 曹裕松胡文杰周兵周升团宋勇生
- 关键词:高山草甸土壤有机质
- 生物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基本环节的研究
- 2006年
-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但什么是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必须积极研究并实践的课题。本文阐述了探究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的含义,探讨了生物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基本环节。
- 周升团许东风
- 关键词:生物学探究式教学
- 生物学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比较
- 2008年
- 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对生物学传统课程和新课程在课程目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希望对广大中学生物学教师有所帮助。
- 周升团许东风
- 关键词:生物学传统课程
- 脑樟型樟树叶片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对油茶炭疽病病菌抑制作用研究
- 2025年
- 为阐明脑樟型樟树叶片药效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其叶片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此外,采用带毒平板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上述化合物对油茶炭疽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从脑樟型樟树叶片乙醇提取部位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水仙苷(1)、阿亚黄素(2)、鸦胆子苦素D(3)、角鲨烯(4)、橄榄苦苷(5)、β-胡萝卜素(6)、长春碱(7)、α-红没药醇(8)、异阿魏酸(9)、7-甲基黄嘌呤(10)。其中化合物2、3、5、7、9、10均首次从脑樟型樟树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在浓度为30 mg/mL时,化合物9、7和2对该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依次为62.73%±2.73%、54.55%±1.82%和30.91%±5.46%。
- 俞静怡张学斌周升团胡文杰
-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菌活性
- 生物主干课程——《遗传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
- 2008年
- 本文从《遗传学》多媒体课件开发背景、开发工具、系统结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方法和步骤。该课件既可用于课堂教学,也可用于学生网上学习,能较好地弥补以往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授遗传学课程存在的一些不足。
- 许东风周升团黄立明
- 关键词:遗传学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