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限 作品数:75 被引量:138 H指数:7 供职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不同时机针刺大椎对干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及下丘脑cAMP变化趋势的影响 2023年 目的:以干酵母发热大鼠模型为基础,研究不同时机针刺大椎时体温与cAMP的变化趋势,以探究发热大鼠的最佳针刺时机和体温降低幅度改变的机制。方法:45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使用20%酵母悬液进行发热模型的建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90只、上升期治疗组90只、峰值前治疗组80只、峰值治疗组70只、峰值后治疗组60只。各组进行体温与cAMP含量测定。结果:4个治疗组均可使发热大鼠体温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解热时间:峰值治疗组(3 h)<峰值后治疗组(4 h)<峰值前治疗组(6 h)<上升期治疗组(8 h);各治疗组体温降低幅度和cAMP降低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峰值治疗组、峰值后治疗组、峰值前治疗组、上升期治疗组;体温降低值与cAMP降低值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时机针刺干酵母致热大鼠大椎穴均有退热作用并可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体温到达峰值时进行针刺治疗效果最佳。不同时机针刺发热大鼠大椎穴可能是通过改变cAMP等中枢体温正调节介质的降低幅度来实现改变体温降低幅度。 吴限 张磊 王悦关键词:针刺时机 大椎 CAMP 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平滑肌细胞Bcl-2、Caspase-3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平滑肌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兔4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血脂康组、心脑通络液高、低剂量组,对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组动物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治疗8周,采用SP法测定各组家兔Bcl-2、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cl-2含量明显降低,Casapase-3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和高低剂量组Bcl-2含量均增高、Caspase-3含量均降低(P<0.05),以高剂量改善最显著(P<0.05)。结论:心脑通络液可能通过对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而降低动脉斑块内过度凋亡的平滑肌细胞,从而抑制粥样斑块的形成。 吴限 孙朝军 邹伟 吴晗关键词:心脑通络液 动脉粥样硬化 兔模型 平滑肌细胞 BCL-2 CASPASE-3 夏枯草醇提取物木犀草素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进而抑制视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观察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夏枯草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木犀草素对视神经胶质瘤(ONG)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揭示其潜在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U87-MG胶质瘤细胞,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给予二甲亚砜处理,10、20、40、60μmol/L木犀草素处理组分别给予10、20、40及60μmol/L木犀草素处理,替莫唑胺处理组给予100μmol/L替莫唑胺处理。利用划痕试验、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盒8实验检测不同处理组U87-MG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基因PI3K催化亚基γ(PIK3CG)、AKT、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木犀草素能显著抑制U87-MG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克隆形成及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随着木犀草素浓度的增加抑制性逐渐增强;替莫唑胺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木犀草素组(均P<0.05)。10、20、40、60μmol/L木犀草素处理组及替莫唑胺处理组处理24 h后胶质瘤U87-MG细胞PI3K/AKT通路基因PIK3CG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0.236±0.016)、(0.199±0.016)、(0.143±0.058)、(0.103±0.014)、(0.458±0.014)比(0.977±0.023)](均P<0.05),随着木犀草素浓度的增加PIK3CG mRNA表达逐渐降低,替莫唑胺组虽然没有木犀草素组降低幅度大,但与对照组的差异也超过2倍;而AKT、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mRNA表达受影响不大。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木犀草素组PIK3CG蛋白表达水平也发生了显著降低,且木犀草素组随着浓度的增加PIK3CG蛋白表达逐渐降低,替莫唑胺组虽然也降低,但降低幅度没有木犀草素组明显,此蛋白检测结果与mRNA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木犀草素能够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可能通过PIK3CG低表达调控PI3K/AKT通路,进而对ONG细胞增殖和� 杨宝义 叶向梅 吴限 孙河关键词:视神经胶质瘤 木犀草素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蛋白表达 全国名中医李延基于痰瘀理论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经验 2024年 运动功能障碍是中风后遗症期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久病入络”“怪病多因痰作崇”,李延教授认为中风后肢体活动障碍,多因痰、瘀而出现“不通”的表现。而细究痰、瘀之产生,又有虚、郁之本源,分气虚血少、痰瘀内生及水不涵木、气滞痰瘀2种,加之迁延日久,各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又易变生他证,呈现痰、瘀、郁、热之象。故治疗多在活血化瘀、理气化痰的基础上或补气、或养阴、或清热、或解郁,再加虫类药疗顽痹。李延教授常采用合方标本兼治,整体调理,效果颇佳。 马斯佳 吴限关键词:名医经验 心脑通络液对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家兔TXB_2、hs-CRP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心脑通络液对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浆血栓素B2(TXB2)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血脂康组、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简称高剂组)、心脑通络液低剂量组(简称低剂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兔血清TXB2及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TXB2及hs-CRP值显著升高(P<0.05)。血脂康组及高、低剂量组的TXB2及hs-CRP值均减低,且高剂组TXB2及hs-CRP值与血脂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有治疗作用。 吴限 刘娇 李延关键词:心脑通络液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血栓素B2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叶天士与张山雷论治中风思想探析 2024年 本研究基于《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斠诠》等相关文献资料,试探析叶天士、张山雷有关中风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旨在通过学习两位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治法和用药特色,深化对其学说的理解,进而开拓更广泛的诊疗思路与治疗方法,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启迪。 胡梦婉 尤磊 马斯佳 宣智博 吴限关键词:中风 叶天士 张山雷 《临证指南医案》 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4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空白组)、模型组、心脑通络液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高剂量组)、血脂康组(药物对照组),每组8只,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3个月使用药物治疗,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心脑通络液可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膜的病理损伤起修复作用。结论:心脑通络液可修复动脉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并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膜的病理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吴限 孙靖亮 孙朝军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通络液 病理组织学 超微结构 针刺调控mTOR信号通路干预血管性痴呆研究概况 2025年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其以慢性进行性认知能力下降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参与蛋白质合成、调节自噬,以及细胞生长、增殖、存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研究表明mTOR信号通路在VaD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以调节神经元的生长、增殖、分化,参与VaD细胞自噬、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过程,是治疗VaD的新靶点。针刺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近年来被发现可以通过调控mTOR信号通路,显著改善V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延缓疾病进展。研究证实针刺通过靶向mTOR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方式保护海马神经元,促进脑细胞增殖分化,进而有效减轻VaD引起的脑损伤,改善疾病预后。该文通过总结mTOR相关信号通路在VaD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近年来针刺通过该通路防治VaD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针刺治疗VaD的潜在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并结合中医理论分析针刺在调神醒脑、补肾益智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VaD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宣智博 单葳葳 段礼宁 杨华森 吴限 吴限 姜益常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针刺 信号通路 心脑通络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机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脑通络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理。方法:本研究选择60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30例患者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心脑通络液进行治疗,并与30例常规西药基础上加地奥心血康进行4W治疗,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代谢,增强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水平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通络液具有调节血脂代谢,增强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保护缺血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李延 路瑞华 吴限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 心脑通络液 从《黄帝内经》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025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早期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神经障碍,据此临床表现当以“痹证”论治。《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有着众多独特的见解。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痹证”论述的整理,分析得出风、寒、湿邪等外邪侵袭为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主要病机则为气阴亏耗、经脉痹阻、肌肤失养。笔者在跟师学习与临床实践中常会遇到此类患者,临床选取合谷刺针刺手法结合烧山火行针手法,针刺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进行治疗,针感以热为度。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one of the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In the early stage, it mainly manifests as symmetrical sensory and motor nerve disorders in the distal limbs. According to thes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t should be treated as “arthralgia syndrome”. As the foundational wor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the “Huangdi Neijing” offers numerous unique insights into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By collating the discussions on “arthralgia syndrome” in the “Huangdi Neijing”, it is analyzed that the main pathogenic factors of this disease are the invasion of external pathogens such as wind, cold and dampness, and the main pathogenesis is the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 obstruction of meridians and malnutrition of the skin.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from my teacher and clinical practice, I often encounter such patients. In clinical treatment, I usually apply the “Hegu-needl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the “Shaoshanhuo” needling technique, and needle the Ashi points, Zusanli points and Sanyinjiao points. The needle sensation should be warm to the extent. 朱龙骧 吴限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痹证 肌痹 合谷刺 烧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