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晴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LVEF≤40%)的疗效及其对心率变异性、CysC、miR-451a、BN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27例LVEF≤4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4)。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6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心脏功能指标[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血清胱抑素(CysC)、miR-451a、脑钠肽(BNP)水平。统计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后,两组SDANN、SDNN、PNN50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SDANN、SDNN、PNN5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和6MWD均显著升高,LVESV和LVEDV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BNP水平均显著降低,miR-451a表达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ysC、BNP水平及miR-451a表达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磷腺苷葡胺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治疗LVEF≤4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心率变异性,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延缓心力衰竭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罗方林吴国祥吴艳晴
-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 血浆NT-proBNP水平与AMI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附59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与KILLIP1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测定,KILLIP分级为1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9例和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的非冠心病患者15例冠脉造影前血浆NT-proBNP水平,AMI患者冠脉病变使用LEAMAN评分法进行冠脉评分。将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NT-proBNP检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01),血浆NT-proBNP浓度与KILLIP1级AMI患者冠脉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4,P<0.01)。结论检测NT-proBNP对评估AMI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 吴艳晴钟文亮
- 关键词:冠脉病变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HO-1)基因多态性及HO-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分别为62例和5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O-1启动子区GT重复[(GT)n]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HO-1的表达水平。结果 (GT)n重复次数在14~39之间,将(GT)n重复序列分为S(n<27)和L(n≥27)两种等位基因,SS、SL、LL 3种基因型,冠心病组的S等位基因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SS基因型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HO-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人群中,HO-1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相关,拥有长重复序列(L等位基因)者,其HO-1表达水平明显减低,为冠心病易感人群。
- 罗顺祥徐尚华张虹钟文亮吴艳晴
- 关键词: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多态性冠心病糖尿病
- 实行心肌超声造影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区域心肌微循环灌注,比较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PCI)疗效。方法 AMI后3~28 d的患者10例为药物治疗组,20例为PCI组,分别于治疗前后1个月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值即心肌血流量储备值的变化,并观察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灌注显像时间无差异(P>0.05),造影计分指数CSI为〔(1.63±0.25)vs(1.58±0.17),P>0.05〕;心肌血流量(A、β)分别为〔(1.01±0.27)、(1.39±0.15)vs(1.07±0.15)、(1.44±0.28),P>0.05〕,但A·β治疗前后〔(1.45±0.54)vs(1.56±0.52),P<0.05〕。PCI组术后心肌灌注时间缩(P<0.01),CSI为〔(1.50±0.39)vs(1.72±0.17),P<0.01〕;A、β分别为〔(1.09±0.25)、(1.38±0.27)vs(1.51±0.33)、(1.66±0.23),P<0.01〕,A·β分别为〔(2.88±0.9)vs(1.56±0.63),P<0.01〕。两组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CE可定性、定量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PCI可有效改善AMI后3~28 d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但小样本短期观察对比药物治疗PCI无明显临床获益。
- 吴艳晴徐尚华钟文亮
- 关键词: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急性心肌梗死
- 不同年龄、性别和高血压级别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肌做功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差异
- 2025年
-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性别和高血压级别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肌做功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的4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0例,根据年龄分为40~54岁组(n=180)及≥55岁组(n=180),每组再根据性别及血压等级分为6个亚组(各亚组均n=30),比较组间和组内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的心肌做功相关参数。结果 不同性别间比较显示,55岁之前,1级高血压女性患者心肌的整体有用功(GCW)高于男性[(2 623.53±222.46)比(2 418.83±393.89)mmHg%,t=2.478,P=0.017],而在2、3级高血压女性患者中整体纵向应变(GLS)绝对值、整体做功指数(GWI)、GCW及整体无用功(GWW)也高于男性(均P<0.05),同时整体做功效率(GWE)在2级高血压患者中也同样具有性别差异(t=2.698,P=0.009)。55岁之后,1级高血压患者的所有做功参数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3级高血压患者的GCW和GWI在女性群体中高于男性群体(均P<0.05);2级高血压患者中的GLS绝对值同样也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t=2.176,P<0.05)。同性别间比较显示,女性各级高血压间及男性1级和3级高血压间各做功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2级高血压患者GWW在55岁以上人群中大于55岁以下人群,而GWE则相反(均P<0.05)。不同级别高血压对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GLS的差异,对女性影响主要表现在55岁之后GWI的差异(均P<0.05)。结论 在中老年高血压群体中心肌做功表现出性别及年龄差异,且不同级别高血压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 罗丽敏吴艳晴吴艳晴罗顺祥蒋凌
- 关键词:中老年高血压超声心动图
- 心肌超声造影检测存活心肌评价经皮冠脉介入疗效的临床研究
- 目的: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评价心肌超声造影检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存活心肌细胞的应用价值,探讨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治疗对AMI后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31例AMI后(3...
- 吴艳晴
- 关键词: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超声心动图急性心肌梗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