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保意

作品数:2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危险性
  • 4篇易燃
  • 3篇氧化性
  • 3篇易燃性
  • 2篇点火
  • 2篇闪点
  • 2篇燃爆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自热
  • 2篇MMT
  • 2篇测试仪
  • 1篇点火模块
  • 1篇电偶
  • 1篇烟气
  • 1篇烟气脱硫
  • 1篇盐水溶液
  • 1篇乙醇
  • 1篇粘度
  • 1篇真空

机构

  • 12篇国家安全生产...
  • 10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应急管理部化...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0篇吴保意
  • 13篇霍明甲
  • 8篇张金梅
  • 7篇张会光
  • 6篇王亚琴
  • 4篇王双全
  • 4篇张玉霞
  • 3篇谢传欣
  • 3篇黄飞
  • 2篇郭璐
  • 2篇李运才
  • 2篇文松
  • 1篇王振刚
  • 1篇黄飞
  • 1篇崔振邦
  • 1篇王康
  • 1篇姜杰
  • 1篇王慧欣

传媒

  • 5篇安全、健康和...
  • 3篇中国安全生产...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体物质易燃危险性鉴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物质易燃危险性鉴别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固体物质易燃危险性鉴别方法,进行如下试验:(1)将所述物质裁剪或者研磨,使其容易放入满足GB/T 5208‑2008《闪点的...
王双全霍明甲吴保意张金梅王亚琴张会光王康郭璐张龑厉鹏黄飞李运才
文献传递
丁基钠黄药热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评价丁基钠黄药的热稳定性,采用真空安定性测试仪和C600量热仪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质量为1.0g的样品在温度为60℃、70℃、80℃、90℃、100℃和质量为0.5g、0.75g、1.0g、1.25g、1.5g、1.75g、2.0g的样品在温度80℃条件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安定性测试仪在80℃、21mL真空封闭空间的测试条件下,当丁基钠黄药质量小于1.25g时,其平均分解速率较慢,与时间近似成线性关系;当样品质量大于1.50g时,其平均分解速率与时间近似呈一条S形曲线。平均分解速率与质量不是成正比,而是先增加后减小,质量为1.65g时,平均分解速率最大,为0.0957mL/(g.h)。采用C600量热仪确定了丁基钠黄药的分解过程为吸热反应,起始分解温度为93℃,分解过程吸收热量为110.51J/g。明确了温度、堆积样品量的大小和时间为影响丁基钠黄药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吴保意霍明甲张金梅王慧欣谢传欣
关键词:热稳定性
环氧氯丙烷工艺中分离罐气相出口的燃爆危险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中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与含氯丙烯、环氧氯丙烷、甲醇的可燃气体混合存在燃爆危险,为预防燃爆发生,利用5L爆炸极限测试仪测定分离罐气相出口可燃气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的爆炸极限,并以此绘制爆炸极限三元图,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可燃气-氧气-氮气"混合体系的燃爆区域。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可燃气爆炸上限明显提高,但爆炸下限变化不明显;随温度上升,气相出口组分发生变化,LOC值逐渐降低;正常冷却条件下极限氧含量为12%,冷却效果差时为10%,冷却失效时为9.3%;设置氧浓度报警时参考最小LOC值,留出裕度空间,控制体系氧含量小于5%有助于预防燃爆发生。
文松吴保意王振刚
关键词:危险性分析
两种海水脱硫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2014年
在海水脱硫恢复系统中,为了提高海水脱硫催化剂的脱硫效果,降低吸收塔出口海水中S(IV)浓度,对聚丙烯腈碳纤维和天然斜发沸石两种催化剂进行了改性、表征。并在不同的p H值条件下对同一催化剂,以及在同一p H值条件下对不同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丙烯腈碳纤维和天然斜发沸石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催化效果却大大提高;在p H值为6时,两者的催化效果均最佳;同时,改性斜发沸石(400-Fe-Clin)的催化效率高于改性聚丙烯腈(PAN1)基碳纤维。
文松崔振邦吴保意姜杰
关键词:催化剂海水烟气脱硫聚丙烯腈碳纤维斜发沸石
可溶性硅酸钠盐水溶液对金属腐蚀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为研究可溶性硅酸钠盐水溶液对金属的腐蚀特性,用钢片和铝片作为测试试样,用金属腐蚀性测试仪对其一周腐蚀速率进行了分析。分别考察了3种不同模数的硅酸钠盐在5种不同浓度时对钢片试样和铝片试样的腐蚀情况。结果表明,可溶性硅酸钠盐水溶液对钢不具有腐蚀性,对铝产生较强的腐蚀性,且对铝的腐蚀性为吸氧腐蚀,腐蚀从气液界面开始,然后向周围蔓延,出现先均匀腐蚀后点蚀的现象。硅酸钠模数大于等于3时,其水溶液对铝的腐蚀性较小,未达到金属腐蚀物的范围。模数小于等于2时,其水溶液对铝的腐蚀速率较快,当质量分数达到一定范围,即可划入金属腐蚀物。同时给出了划入金属腐蚀物的质量分数范围,为日常生产、储存、使用、监管和运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吴保意吴保意张金梅李运才
硝酸异辛酯的化学品危险性分类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关于危险化学品的确定原则,为评价硝酸异辛酯的危险性分类,通过克南试验、时间/压力试验、联合国隔板试验、液体氧化性试验及闭杯闪点试验,对硝酸异辛酯的爆炸性、氧化性和易燃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查询国际权威数据库的形式分析了硝酸异辛酯的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结果表明:硝酸异辛酯不属于有毒物质、腐蚀品;硝酸异辛酯在爆炸性试验系列1中得到肯定结果,但在爆炸试验系列2中的系列试验均得到否的结果,排除爆炸品的分类;硝酸异辛酯与纤维素质量比为1∶1混合时的压力升高,不是由于其氧化性质引起的化学反应造成的压力上升,即硝酸异辛酯不具有氧化性。健康危害方面,硝酸异辛酯属于危险化学品,具体危险性类别为: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王亚琴霍明甲张会光吴保意张玉霞
关键词:易燃性
硝酸异辛酯的危险性研究
为评价硝酸异辛酯的危险性分类,通过克南试验、时间/压力试验、联合国隔板试验、液体氧化性试验及闭杯闪点试验,对硝酸异辛酯进行了爆炸性、氧化性和易燃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查询国际权威数据库的形式分析了硝酸异辛酯的健康危害和环境危...
王亚琴霍明甲张会光吴保意张玉霞
关键词:氧化性易燃性
文献传递
测试低熔点物质自热的试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低熔点物质自热的试验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低熔点物质自热测试装置不完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测试低熔点物质自热的试验装置,主要包括烘箱、测试系统、通风系统、气相物质收集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容器底...
吴保意王双全王亚琴
文献传递
混合溶剂的闪点变化规律探析被引量:5
2014年
为考察不同类型溶剂对混合液易燃特性的影响,探索混合溶剂闪点的变化规律,分别将不燃溶剂、阻燃型溶剂、高闪点溶剂及低闪点溶剂与乙醇按不同比例混合,采用闭杯闪点测试仪进行混合液的闪点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燃或阻燃溶剂时,混合液闪点整体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不燃或阻燃溶剂易于提高混合溶剂的安全性能,当不燃或阻燃溶剂体积分数超过0.7以上时,混合液闪点提高幅度较大;添加可燃溶剂时,可燃溶剂的结构不同,对混合液的燃烧特性影响也不同,添加高闪点溶剂可能提高混合液闪点,也可能降低混合液闪点;而添加低闪点溶剂,降低混合液闪点,甚至可能比混合液任一组分闪点值都低;因此选用混合溶剂时,不能盲目,需要严格关注其混合后易燃特性参数的变化。
霍明甲黄飞张玉霞吴保意
关键词:混合溶剂闪点乙醇涂料
二氧化硫脲自热危险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为评价二氧化硫脲的自热特性,采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和化学品恒温试验箱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为25.0g的样品在温度为100℃、120℃、140℃、160℃、180℃、200℃的自热特性,并考察了质量分别为50g、75g、100g、150g、200g、400g、600g、800g的样品在温度100℃条件下的自热特性。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的分解温度为125.0℃,分解热为601.3J/g,最大放热速率41.8mW/mg;二氧化硫脲的自热过程是一个热分解过程,自热最低起始温度为95℃,峰值温度最小为201.5℃,且与质量呈函数关系;试验发现现有的自热试验标准或测试方法对二氧化硫脲危险性的划分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以样品起始自热温度为基准到样品的峰值温差来判定其是否发生自热。
吴保意郭璐张金梅霍明甲王亚琴
关键词:二氧化硫脲自热热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