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6年 分析并对比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间本院接诊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信封法作为此次分组原则,共设定2组,1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另1组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施以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两组各纳入病患30例。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均显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李丽娜 丁岩 吕洪波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 临床疗效 胶囊内镜在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对2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结果:16例明确出血病灶,诊断率为62%(16/26),26例受检者均耐受良好。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率,患者易耐受。 王媛媛 李玉梅 张福民 吕洪波关键词:胶囊内镜 消化道出血 奥沙拉秦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评价 2016年 观察奥沙拉秦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30),对照组行单纯奥沙拉秦治疗,治疗组行奥沙拉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评分高于治疗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沙拉秦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吕洪波 王媛媛 李玉梅关键词:微生态制剂 溃疡性结肠炎 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1例分析 被引量:5 2007年 李玉梅 夏庆 吕洪波关键词:结核 误诊 慢性持续性肝性脑病误诊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例分析 2008年 张桂霞 吕洪波 何庆梅关键词:误诊 原发性肝癌合并低血糖昏迷1例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吕洪波 王俊萍 何庆梅抗焦虑抑郁辅助治疗老年弥漫性食管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抗焦虑抑郁辅助治疗老年弥漫性食管痉挛(DES)的效果。方法 56例老年DES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给予钙拮抗药,B组联合给予抗焦虑抑郁制剂。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食管下部括约肌压力及消化道的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A组患者治疗2周及停药2周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和收缩幅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2周与停药2周LES压力和收缩幅值分别为(26.1±11.5)、(25.8±12.3);(91.2±45.2)、(87.6±40.7)mm Hg(1 mm Hg=0.133 k Pa)与治疗前(37.2±16.9);(137.1±69.2)mm 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与停药2周LES压力和收缩幅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60.7%(17/28),停止给药2周后总有效率为35.7%(10/28);B组经过2周治疗相关症状即可缓解,治疗4周的有效率为85.7%(24/28),停药2周后有效率为85.7%(24/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老年弥漫性食管痉挛疗效显著。 吕洪波关键词:焦虑 弥漫性食管痉挛 心理因素 检测Notch3、Lgr5、NF-kB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的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检测Notch3、Lgr5(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NF-k B(核转录因子KB)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的意义。方法 :检测50例大肠腺癌患者癌组织中Notch3、Lgr5、NF-k B的MOD(光密度)值,然后对比这三个指标在不同大肠腺癌病理组织中的MOD值。结果:Notch3、Lgr5、NF-k B在浸润T3+T4中、Dukes分期C+D中、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MOD值高于其在T1+T2中、Dukes分期A+B中、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MOD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tch3、Lgr5、NF-k B在浸润T3+T4中、Dukes分期C+D中、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的状态。 吕洪波 王媛媛 赵丽然关键词:LGR5 NOTCH3 大肠腺癌 胆汁返流性胃炎治疗及其病因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多重治疗方法对胆汁返流胃炎的临床疗效,并对胆汁返流性胃炎进行病因分析。方法 120例随机分为2组,铝碳酸镁组和西沙必利组。结果从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来看,铝碳酸镁组的疗效高于西沙必利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具有较高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和维持疗效的首选药,病因学研究表明,胆囊疾患是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的重要原因。 孙庆文 吕洪波 夏庆关键词:胆汁返流性胃炎 病因 探讨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2016年 探讨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方法:本文选取21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对其发病诱因、发病特点、镜检结果加以确认,进一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停止使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统一采用氟康唑、制霉菌素等药物开展用药治疗过程,用药时间为半个月,有19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痊愈,还有2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出院接受后续治疗,用药治疗有效率为100.00%(21/21),痊愈率为90.48%(19/21)。结论:霉菌性食管炎疾病在最近几年的临床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霉菌性食管炎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在具体开展预防和治疗工作时,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抗生素等类药物的使用,同时患者自身也需要加强对胃肠道的保护,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指导工作开展,提升治疗效果。 赵丽然 夏庆 吕洪波关键词:霉菌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