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湘湘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血管
  • 7篇内障
  • 7篇脉络膜
  • 7篇白内障
  • 6篇新生血管
  • 5篇脉络膜新生血...
  • 4篇劈核
  • 4篇超声
  • 4篇超声乳化
  • 3篇断层扫描
  • 3篇手术
  • 3篇碎核
  • 3篇劈核技术
  • 3篇相干断层扫描
  • 3篇疗效
  • 3篇近视
  • 3篇激光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摘除

机构

  • 11篇广东省中医院
  • 7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市眼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9篇叶湘湘
  • 11篇祁勇军
  • 7篇许懋
  • 7篇宋艳萍
  • 7篇刘婉君
  • 6篇丁琴
  • 6篇邓建华
  • 6篇陈中山
  • 3篇杨旸
  • 2篇黄志坚
  • 1篇李筱荣
  • 1篇黄晶晶
  • 1篇黄楚开
  • 1篇闫明
  • 1篇邱金兰
  • 1篇朱春华
  • 1篇李丹
  • 1篇李玲
  • 1篇赖铭莹
  • 1篇张秀兰

传媒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相干断层扫描引导氪红激光诱导兔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
叶湘湘宋艳萍黄志坚陈中山丁琴廖芙蓉李丹邱金兰
撕囊碎核镊辅助白内障预劈核技术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撕囊碎核镊辅助白内障预劈核技术和拦截劈核技术,探讨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的技术优点。方法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46例54只眼随机分为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组(A组)23例25只眼、拦截劈核组(B组)23例29只眼。分别使用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拦截劈核技术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记录术中实际超声乳化时间(U/S time)、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中并发症、术后1d裸眼视力和术后1d角膜水肿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进行比较,A组的U/S time,手术时间均低于B组;术后第ld角膜水肿A组轻于B组。术后1d两组平均裸眼视力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B组,A组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于B组。术中A组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有1只眼,B组有2只眼。结论与拦截劈核技术相比,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技术操作简单,超声时间、手术时间更短,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更低,手术安全且并发症少。
许懋祁勇军杨旸邓建华刘婉君叶湘湘莫婷
关键词:白内障
尖峰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技术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尖峰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技术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为白内障复明工程提供更佳的术式选择。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眼科住院部确诊为白内障且具有明确手术摘除指征的患者100例、100眼,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50眼,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采用尖峰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技术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与对照组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对照组各级别晶状体核硬度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较观察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比,尖峰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技术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显著,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手术器械投入少,在我国复明工程中可推广使用。
邓建华祁勇军叶湘湘许懋
伪狂犬病毒在视觉系统跨突触神经示踪中的应用进展伪狂犬病毒在视觉系统跨突触神经示踪中的应用进展
2014年
跨突触神经传导示踪对于研究神经网络以及单个神经元的功能特性和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伪狂犬病毒(PRV)作为一种噬神经组织病毒,因其可跨突触传递、高效转染和表达、具备独特感染模式等特点.在研究神经系统功能神经元之间的网络连接中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基因重组后的伪狂犬病毒无明显神经毒性,此外不仅继承了原有病毒的特性,同时还可携带荧光标记蛋白,使得对神经环路的标记和显示更加简单和直观。我们就PRV应用于视觉传导通路的标记、在非图像视觉传导系统中的应用、视网膜组织和细胞移植后示踪、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潜在不足,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陈中山叶湘湘宋艳萍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神经示踪视觉通路
“凸”型巩膜池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凸”型巩膜池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纳入2013年12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20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作为对照组,随访24~110个月;30眼行“凸”型巩膜池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作为实验组,随访24~8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基线及末次随访的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及再次抗青光眼手术率。结果 两组的基线眼压、末次随访眼压、降压幅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的基线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及末次随访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与对照组的2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手术成功率为66.67%,与对照组的4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再次抗青光眼手术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 “凸”型巩膜池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安全性高,且能够长期有效控制眼压。
叶湘湘邓建华刘婉君李绩扬宋焰宋兆麒祁勇军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青光眼白内障眼压手术成功率
中药决明方治疗内眼手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效果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药决明方对内眼手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90眼)内眼手术后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60眼)和对照组30例(30眼),对照组予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在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决明方,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常规眼科检查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的资料,对两组的病情稳定时间、黄斑视网膜频域O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达到稳定无变化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黄斑频域OCT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决明方能有效缩短内眼手术后黄斑囊样水肿治疗时间,较快减轻水肿。
祁勇军许懋杨旸叶湘湘邓建华刘婉君
关键词:黄斑囊样水肿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及房角切开术适应证及禁忌证专家推荐意见(2025)被引量:1
2025年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PEI)联合房角分离(GSL)及房角切开术(GT)已被证实用于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目前,我国已广泛开展PEI+GSL+GT三联手术,然而对其适应证及禁忌证仍缺乏统一的规范。因此,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专家针对此问题,就PEI+GSL+GT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制定了详细的专家推荐意见,以规范临床医师在临床中的应用。
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张秀兰祁勇军黄晶晶黄楚开赖铭莹徐桂花叶湘湘
关键词:房角分离术适应证禁忌证
揿针治疗对儿童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揿针治疗对儿童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儿童真性近视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76只患眼,单焦点框架眼镜视力矫正)和揿针组(40例,75只患眼,单焦点框架眼镜视力矫正+穴位揿针治疗9周)。比较两组的视力、等效球镜度数(SE)、脉络膜厚度、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揿针组的治疗结束后6个月(6M)裸眼视力低于治疗前,对照组的6M裸眼视力和SE低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且与对照组相比,揿针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3M)、6M的裸眼视力较高,SE较低(P<0.05);揿针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揿针组治疗结束时、3M、6M的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脉络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揿针组和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治疗可有效维持患者的脉络膜厚度、保护裸眼视力、改善屈光度,提高框架眼镜屈光矫正的疗效,在治疗儿童近视中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刘婉君郑丽绵祁勇军许懋叶湘湘
关键词:儿童近视揿针治疗脉络膜厚度中医外治法
压核进钩劈核技术在白内障手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压核进钩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眼科学习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3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培训周期均为3个月,分为乳化劈核教学组和压核进钩劈核教学组,统计学员第一次完成劈核前的猪眼手术量、第一次完成全部手术步骤前的猪眼手术量、一次性完整完成二分核的次数,培训结束时对学员进行猪眼手术操作考核并记录评分,采用问卷调查对两种教学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压核进钩劈核教学组第一次完成劈核前的平均猪眼手术量为36.69(19, 50)个,低于乳化劈核教学组的49.86(29, 66)个(U=-3.08,P<0.05);压核进钩劈核教学组第一次完成全部手术步骤前的平均猪眼手术量为58.13(31, 79)个,低于乳化劈核教学组73.14(50, 90)个(U=-2.66, P<0.05);压核进钩劈核教学组一次性完整完成二分核的次数为14.75(9, 22)次,高于乳化劈核教学组6.79(3, 14)(U=4.02, P<0.05);压核进钩劈核教学组学员动物眼手术碎核步骤平均分为4.50(3, 5),高于乳化劈核教学组的3.71(2, 5)次(U=2.23,P<0.05);完整手术考核总分平均分为29.00(23,33)分,高于乳化劈核教学组的23.07(19,28)分(U=3.98,P<0.05)。培训结束时,压核进钩劈核教学组学员评价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总评分平均为18.31(15, 20)分,高于乳化劈核教学组15.07(12, 18)(U=3.69, P<0.05)。结论:压核进钩劈核技术有助于学员更快地掌握碎核技术,缩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的学习曲线,增强学习白内障手术的信心,提高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许懋祁勇军祁勇军杨旸邓建华刘婉君叶湘湘
RNAi抑制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黄斑是人视觉最关键、最敏锐的部位,多种原因均可以导致黄斑部病变,如光损伤、炎症、外伤、变性、肿瘤等等,常可致不可逆转的视功能障碍。如:老年性黄斑病变(AMD)、病理性近视(PM)、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
叶湘湘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黄斑变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