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克胜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癌患者
  • 4篇细胞
  • 4篇TGF-Α
  • 3篇血清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3篇肺癌
  • 2篇动脉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生理
  • 2篇生理能力
  • 2篇食管癌患者
  • 2篇室间隔
  • 2篇室间隔缺损
  • 2篇手术前
  • 2篇手术应激
  • 2篇术前

机构

  • 18篇菏泽市立医院
  • 1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9篇华克胜
  • 11篇侯亚莉
  • 1篇张娟
  • 1篇邢泉生
  • 1篇程俊美
  • 1篇鹿勇

传媒

  • 2篇山西职工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系统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并发症预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析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E-PASS)预测和评价高龄食管癌患者潜在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该院胸外科自2012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54例高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E-PASS评分系统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价值。结果 154例食管癌患者中有3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占22.73%。将所有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发现,并发症组SSS(0.48±0.11)分、PRS(0.34±0.06)分、CRS(0.46±0.12)分,均显著高于非并发症组(t_1=9.062,t_2=7.518,t_3=11.260,P=0.000)。且E-PASS评分对食管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SSS)、0.788(PRS)、0.931(CRS)(P=0.000)。单因素方差分析,体能状态指数、年龄、既往心脏病史、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和ASA分级结果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E-PASS评分可以很好的预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且患者的体能状态指数、年龄、既往心脏病史、糖尿病史和ASA系统的分级结果是影响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上述高危人群的术后监测与防范,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华克胜侯亚莉
关键词:食管癌高龄
肺穿刺诊断包虫病1例
2003年
华克胜
关键词:肺穿刺包虫病X线透视病理诊断
胰腺癌化疗前后血清IGF-Ⅱ和TGF-α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GF-Ⅱ及TGF-α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5例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后1个月及化疗后6个月的血清IGF-Ⅱ及TGF-α水平,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GF-Ⅱ及TG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化疗后1个月时IGF-Ⅱ及TG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化疗后6个月时,复发患者的IGF-Ⅱ及TGF-α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P<0.01)。结论血清IGF-Ⅱ及TGF-α水平检测有助于判断化疗疗效、预测复发。
侯亚莉华克胜
关键词:TGF-Α胰腺癌化疗前后
前列腺素E_1和一氧化氮联合治疗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前列腺素E1(PGE1)、吸入一氧化氮 (NO)及二者小剂量联合应用对室间隔缺损 (VSD)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2 4例VSD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随机分为 3组 ,观察静脉注射PGE16 0ng/ (kg·min)、吸入NO 2 0ppm及静脉注射PGE130ng/ (kg·min)联合吸入NO 10 ppm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合度的影响。结果 :静脉注射PGE16 0ng/ (kg·min)使肺动脉平均压 (MPAP)明显下降 ,体动脉平均压 (MSAP)亦有所下降 ,心指数 (CI)明显增加。吸入NO 2 0 ppm组MPAP明显下降而MSAP无明显变化 ,CI有所升高 ,但差别不显著。静脉注射PGE130ng/ (kg·min)同时吸入NO 10 ppm组MPAP明显下降 ,但不显著 ,CI明显升高。 3组血氧饱合度均明显升高。结论 :联合应用小剂量PGE1和NO不仅能有效降低MPAP ,又能适当轻度降低MSAP ,改善心功能 ,减轻了NO的毒副作用 。
华克胜
关键词:前列腺素E1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VSD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胸术在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胸术在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72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36例。A组行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B组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48 h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36),明显低于A组的27.78%(1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0.05)。B组患者Ⅰ度疼痛发生率30.56%(11/36)显著高于A组的5.56%(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06<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与传统开胸术在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清扫淋巴结的效果相当,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故该术式可以替代传统开胸手术,成为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常规方法。
华克胜侯亚莉
关键词: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前列腺素E1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量-效关系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经肺动脉应用前列腺素E1(PGE1)的剂量与肺动脉压下降程度的量 -效关系 ,探索应用PGE1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 32例室间隔缺损 (VSD)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经肺动脉应用PGE12 0、40、6 0、80ng/(kg .min) ,观察肺动脉平均压 (MPAP)的下降情况及体动脉平均压 (MSAP)和心指数 (CI)的变化。结果 PGE1的剂量在 2 0 -6 0ng/(kg .min)时 ,MPAP的下降程度与PGE1剂量呈正相关 ,而 6 0ng/(kgmin)组与 80ng/(kg .min)组MPAP的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PGE1的剂量与MSAP的下降程度呈正相关 ;各剂量PGE1均能使CI升高 ,但各剂量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PGE14 0 -6 0ng/(kg .min)可有效降MPAP又不引起严重的MSAP下降 ,是应用PGE1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较理想剂量。
华克胜
关键词:前列腺素E1肺动脉高压量-效关系肺动脉平均压室间隔缺损
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E-PASS)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6年6月于菏泽市立医院肿瘤科治疗的74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围术期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1例和并发症组139例。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心脏病病史、是否患肺部疾病、是否患糖尿病、体能状态指数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失血量/体质量、手术时间、切口大小等风险指标相关资料,计算术前风险分数(PRS)、手术应激分数(SSS)及综合风险分数(CRS),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RS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既往心脏病病史、是否患糖尿病、体能状态指数、ASA分级、失血量/体质量、PRS得分、SSS得分、CR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患肺部疾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CRS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823,0.891)],最佳截断点为0.588,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4%和65.6%。结论 E-PASS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华克胜
关键词:食管肿瘤
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血清IGF-Ⅰ和TGF-α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预测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0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及放疗后个6月的血清IGF-Ⅰ及TGF-α水平,并与4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IGF-Ⅰ及TG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放疗后1个月时IGF-Ⅰ及TG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放疗后6个月时,出现转移者IGF-Ⅰ及TGF-α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转移者(P<0.01)。结论血清IGF-Ⅰ及TGF-α水平检测有助于判断放疗疗效、预测转移。
华克胜
关键词:食管癌放疗TGF-Α
局灶脑缺血恢复期半影区小胶质细胞可塑性变化和bFGF表达规律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后不同时段,缺血半影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bFGF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规律。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后者再根据缺血时间不同分5个亚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大脑中动脉,2h后断头取脑。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d、7d、14d、28d、42d断头取脑,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半影区的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和bFGF在皮层及海马部位的表达规律。结果HE染色可见脑缺血3d时半影区有少量小胶质细胞出现,14d小胶质细胞增多达高峰,42d趋于稳定。脑缺血3d梗死灶周围皮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开始表达bFGF,7d表达增强,14d达高峰,28d表达开始减弱,42d仍有一定表达,bFGF在海马的表达也有相同规律。结论小胶质细胞的肥大和增生性变化以及bFGF的表达,不仅发生于脑缺血早期,晚期仍显示持续性变化,表明小胶质细胞活动以及bFGF的表达贯穿于脑缺血的整个病理过程。
侯亚莉华克胜
关键词:局灶脑缺血小胶质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被引量:6
2005年
侯亚莉华克胜
关键词: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脑缺血神经系统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