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均
- 作品数:1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游离胫后动脉皮瓣重建下咽癌切除后缺损
- <正>目的重建下咽癌切除后的缺损一直是头颈外科医生面对的重要难题,游离皮瓣移植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用于修复下咽缺损的游离皮瓣主要包括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前臂皮瓣。研究显示如果胫后动脉的皮穿支血管得以保留,游离胫...
- 刘均陈飞王力红刘世喜
- 关键词:下咽癌胫后动脉游离前臂皮瓣
- 文献传递
- 小学教师嗓音疲劳测试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成都市某区小学教师嗓音疲劳状况及嗓音疾病患病情况。方法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抽取成都市某区小学教师389名,填写咽喉部症状调查表并行嗓音疲劳测试(观察嗓音疲劳测试失败率、平均声压级、平均基频)及频闪喉镜检查。结果 1本组教师咽喉不适症状以声音嘶哑最常见,其次为咽痛、咽干及发声易疲劳;2本组教师中189例患嗓音疾病,患病率为48.58%(疾病组),以慢性喉炎最常见,其次为声带息肉;余200例教师无明显嗓音疾病及发声功能障碍(嗓音正常组);3两组教师嗓音疲劳测试80dB SPL音量时失败率均明显高于75dB SPL时,且第1、2、10分钟嗓音疾病组的失败率高于嗓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分钟时,嗓音正常组平均声压级低于嗓音疾病组,第9分钟时,嗓音正常组平均声压级高于嗓音疾病组(均为P<0.05);在第1、3、4、6、7、10分钟嗓音疾病组平均基频高于嗓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疲劳在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且音量要求高时更易发生,其嗓音疾病的患病率也较高,应加强小学教师的嗓音保健,以改善嗓音疲劳症状,有利于降低罹患嗓音疾病的几率。
- 吕丹杨慧徐亚男祝佼邹剑刘均郑义涛肖浩
- 关键词:嗓音疾病教师
- 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和球蛋白白蛋白比与喉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杜进涛邹剑刘世喜陈飞刘均王力红
- 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侵犯气管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后的气管缺损
- 刘均陈飞王力红梁传余
- 喉移植技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伦理演进与技术突破的多维透视
- 2025年
- 喉移植技术作为复合组织异体移植领域的前沿方向,通过手术替换受损喉部以重建呼吸、发声与吞咽功能,其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传统替代方案局限,为喉切除患者提供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全面恢复,并缓解其心理、社会创伤。因此,本文梳理了喉移植数十年的发展脉络,将具体阐述其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重要进展、伦理争议的发展历程、现存技术难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优化手术策略、完善伦理框架及推动技术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陈飞王龙昊蒋正麦鲁丹·艾尼瓦尔刘均
- 关键词:头颈肿瘤伦理争议
- 外耳道耵聍腺肿瘤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发生于外耳道耵聍腺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9月-2012年3月确诊为外耳道耵聍腺瘤和耵聍腺癌的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中,初次诊断均为耵聍腺瘤(年龄6-81岁),均行手术治疗。随访过程中3例患者均复发,且有1例耵聍腺瘤患者在术后2年复发确诊为耵聍腺癌,行放射治疗后,肿瘤于3余年后再次复发,因基础情况差,未再行手术及放射治疗。另2例耵聍腺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随访4年以上,未再复发。结论耵聍腺肿瘤的确诊有赖于结合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特别注意耵聍腺瘤与低度恶性耵聍腺癌的鉴别。早期诊断困难,术后容易复发,治疗以扩大切除为主,对于耵聍腺癌患者术后可辅以放射治疗。
- 吕丹杨慧江丹周鹏刘均辜德英乔怡歆
- 关键词:外耳道
- 进展期喉癌患者甲状腺侵犯概况及其预后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喉癌是第二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指南推荐对进展期喉癌患者进行预防性甲状腺切除,但其预后价值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喉癌患者甲状腺侵犯的发生率、高危因素、预后价值及预防性切除甲状腺对进展期喉癌患者结局的影响。
- 李俊虹邱轲任建君陈飞刘均
- 关键词:喉肿瘤预后价值
- 累及纵膈的头颈部丛状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两例被引量:5
- 2018年
- 神经纤维瘤病为原发于神经施万细胞及神经内、外束膜细胞的良性肿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发病机制与等位基因突变、缺失、肿瘤微环境及生长因子作用有关([1])。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将其分为2种类型:Ⅰ型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其病变范围广,好发于头颈及四肢屈侧面,颈部的神经纤维瘤大多数来源于迷走神经和颈神经根,肿瘤可延伸至颅内及纵隔内.
- 吕丹李明霞马兰枝张馨元肖浩陈飞刘均李珍
- 皮瓣二期重建策略应用于气管非环周缺损修复重建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皮瓣二期重建策略在气管非环周缺损修复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采用皮瓣二期重建气管非环周缺损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7例完成I期重建,气管壁缺损长度为6~14个气管环,环周比为1/2~3/4,其中采用游离皮瓣22例,带蒂皮瓣15例,大小为6 cm×4 cm^12 cm×9 cm。33例患者顺利完成II期手术,术后呼吸、吞咽及发音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对气管非环周缺损采取皮瓣二期重建策略有利于患者呼吸管理,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 邓迪刘均李林珂王吉刘吉峰吕丹王海洋甘卫刚王君李波陈飞
- 关键词:气管缺损甲状腺癌外科皮瓣
- 头颈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二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病例1患儿女,8岁3个月,因家长发现其左颌下包块2个月余于2010年8月3日入院。2个月余前,患儿家长无意中发现其左颌下一蚕豆大包块,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差,无发热、咽痛等其他症状。外院诊断为“淋巴结炎”,反复予抗感染治疗后包块仍渐进性长大。
- 吕丹杨慧陈飞余蓉刘均周鹏郑美君
- 关键词: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头颈部患儿家长抗感染治疗淋巴结炎渐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