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 作品数:52 被引量:3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新诊断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下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疗效的比较
- 符静刘佳徐援王广
- 艾塞那肽治疗改善初发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 胡延晋刘佳徐援王广
-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被引量:3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DM)的疗效及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DM患者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予胰岛素泵注射赖脯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血糖监测相关指标,比较2组入院第2天、治疗1周后的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内血糖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平均波动幅度(PPGE)及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初次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停泵前胰岛素用量均短于/少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1周后LAGE、SDBG、PPGE、MAGE均明显低于入院第2天,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8.4±2.6)mmol/L比(14.2±2.1)mmol/L、(2.4±0.7)mmol/L比(5.2±1.0)mmol/L、(2.8±1.3)mmol/L比(6.6±2.1)mmol/L、(2.0±0.7)mmol/L比(4.2±0.8)mmol/L](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19.0%(4/21)比15.0%(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9)。结论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TDM患者,可以改善血糖,减少血糖波动,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一定安全性。
- 焦秀敏刘佳符静王广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
- 1型糖尿病伴认知功能损伤小鼠脑组织肠道菌群代谢物的改变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在发生认知功能损伤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脑组织中肠道菌群代谢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只6周龄C57BL/6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10)和1型糖尿病模型组(DM组,n=10)进行处理。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T1DM小鼠,造模成功8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随后收集小鼠脑组织采用宏代谢组学检测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并分析差异代谢物以及代谢通路。结果STZ腹腔注射后8周DM组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受损,表现为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P<0.001),平均游泳距离显著增加(P=0.001),目的象限所在时间(P=0.043)和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04)。采用宏代谢组学鉴定了脑组织中123种肠道菌群代谢物并发现了谷氨酰胺(Log_(2)FC=0.262,P=0.002)、酒石酸(Log_(2)FC=0.847,P=0.017)、乳酸(Log_(2)FC=0.326,P=0.002)和间氨基苯甲酸(Log_(2)FC=1.028,P=0.046)、3-氨基异丁酸(Log_(2)FC=-1.466,P=0.049)、葡萄糖酸内酯(Log_(2)FC=-0.796,P=0.043)和苏糖酸(Log_(2)FC=-0.310,P=0.042)、吲哚乳酸(Log_(2)FC=-1.252,P=0.030)、酮亮氨酸(Log_(2)FC=-0.922,P=0.040)、3-羟基丁酸(Log_(2)FC=-0.372,P=0.009)以及肉豆蔻酸(Log_(2)FC=-0.563,P=0.035)11种显著差异代谢物,涉及14个主要相关代谢通路,包括嘧啶代谢、氨基酸代谢、糖代谢、短链脂肪酸代谢等。结论DM小鼠脑组织中多种肠道菌群代谢物水平发生显著变化,靶向肠道菌群及其相关代谢通路有望成为治疗T1DM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策略。
- 安宇边南南丁小雨常晓娜刘佳王广
- 关键词:1型糖尿病
-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减少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低水平白蛋白尿的发生
- 潘清蓉徐援杨宁高霞刘佳王广
- 低剂量利伐沙班用于肾功能不全的高龄心房颤动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2025年
- 目的前瞻性探讨低剂量利伐沙班用于肾功能不全的高龄心房颤动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75岁以上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79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0 mg/d)和常规剂量组(15 mg/d)。随访6个月,观察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效性终点:缺血性脑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安全性终点:大出血和有临床意义的小出血,包括皮下瘀斑、牙龈出血、血尿、便潜血、眼结膜出血。结果①两组基线比较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和合并脑梗死或TIA例数低剂量组略高于常规剂量组,肌酐清除率低剂量组要略低于常规剂量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前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访6个月,低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均未见到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和外周栓塞事件。常规剂量组便潜血3例,牙龈出血2例,皮下瘀斑2例。结论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高龄NVAF患者应用低剂量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有效性不劣于常规剂量,出血风险低,安全性高,为该类患者优化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刘佳杨丰宇郭梦雅吴卓威张瀚文王译萱陈春红张芳
- 关键词:心房颤动高龄肾功能不全利伐沙班
- 60万单位维生素D_3单次口服治疗维生素D缺乏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寻找治疗维生素D缺乏有效且依从性良好的治疗方案,为寻找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的理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方法,给予62例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单次口服60万单位负荷剂量维生素D3,观察用药第4、30、60和90天血钙、磷、尿钙和血清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患者血清25OHD水平基线值为(8.9±2.9)ng/m L,用药第4天为(58.9±11.1)ng/m L,第90天为(30.3±9.6)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TH基线值水平为(66.6±30.2)pg/m L,用药第4天降至(32.7±21.6)pg/m L,第90天为(38.8±18.3)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用药后不同时点血钙与和血磷均较基线水平升高,但在正常值范围内;尿钙水平在用药第4天显著升高,但高尿钙患者未见明显增多。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泌尿系结石。结论单次口服60万单位负荷剂量维生素D3,可快速纠正维生素D缺乏,维持血清25OHD理想水平并持续3个月,该治疗方案可有效逆转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且未增加发生高钙血症和高尿钙的危险。
- 宁志伟苗莉刘佳胡延晋高霞潘永华孙红徐援刘丽宏
-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D3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
- 艾塞那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谱及血脂达标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艾塞那肽是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降糖作用的同时,对血脂等代谢指标也具有潜在的疗效。本试验观察艾塞那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体重及血脂谱的治疗效果及血脂的达标率改善情况。方法:对48例初发糖尿病,且体重指数≥24 kg/m^2的患者,给予艾塞那肽治疗12周,观察对患者血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B)的治疗效果。结果:艾塞那肽治疗12周后,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基线相比显著降低[(9.81±2.13)vs(6.44±0.83),P<0.01]。此外,与治疗前相比,non-HDLC水平[(4.13±1.31)vs(3.44±0.98),P<0.01]显著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3±0.92)vs(2.84±0.87),P<0.05]显著下降,载脂蛋白B水平[(0.92±0.26vs(0.86±0.29),P<0.05]显著下降。经艾塞那肽治疗,患者的LDL-C,non-HDLC及TG达标率均有提高,其中non-HDLC(29.2%vs 54.2%,P<0.05)及甘油三酯(33.3%vs 58.3%,P<0.05)在治疗前后达标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除有效控制血糖外,对患者血脂水平也可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具有潜在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 胡延晋徐援刘佳董雪洁王广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载脂蛋白B
-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影响胰岛分泌功能相关因素研究
- 段妍刘佳王广
- 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易感性的关系。共纳入8项病例对照研究,E33SNP及E12SNP与亚洲人AITD的OR分别为1.54(95%CI1.21~1.97,P=0.024)及1.12(95%CI1.05~1.21,P=0.033)。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多态性与AITD可能相关。
- 刘佳徐援高霞姚志张鹏睿王广
-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