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髓火器伤后GDNF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 2003年
- 目的观察脊髓火器伤后GDNF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民用射钉枪建立大鼠脊髓火器损伤模型,不同时间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T12~L1段脊髓GDNF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前,GDNFmRNA在T12~L1段脊髓微量表达,脊髓损伤后表达逐渐减少,伤后1、4、7、10d分别减少25%、71%、82%、86%。结论脊髓GDNFmRNA表达减少,是由于失去靶组织转运GDNFmRNA所造成,这为外源性GDNF治疗脊髓火器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 宋海涛贾连顺陈哲宇陈坚刘传云何成
-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脊髓火器伤
- 大鼠脊髓损伤后坐骨神经GDNF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GDNFmRNA在坐骨神经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Allen’s方法致大鼠T13段脊髓不完全损伤后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物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在脊髓损伤前、后不同时间GDNFmRNA表达变化。结果 :脊髓损伤前GDNFmRNA在大鼠坐骨神经仅有微量表达 ,脊髓损伤后 2 4h表达增加 4倍 ,72h增加 15倍 ,7d增加 3倍 ,10d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脊髓损伤后坐骨神经高表达GDNFmRNA ,是神经元通过“胞体—轴突—靶器官”途径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形式 。
- 宋海涛刘传云陈哲宇路长林贾连顺
- 关键词:坐骨神经脊髓损伤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GDNF mRNA在其向心端及脊髓表达的变化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 m RNA在其向心端及脊髓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在切断 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后的不同时间采用半定量 RT- PCR方法 ,观察坐骨神经向心端及 T1 2 ~ L1 段脊髓GDNF m 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坐骨神经切断前 ,GDNF m RNA在坐骨神经及 T1 2 ~ L1 段脊髓微量表达 ,切断后其向心端及 T1 2 ~ L1 段脊髓表达逐渐减少 ,伤后 1、7、14、2 8d分别减少 10 %、38%、4 5 %、5 2 %及 2 0 %、6 8%、80 %、85 %。 结论 :坐骨神经切断后其向心端及 T1 2 ~ L1 脊髓 GDNF m RNA表达减少 ,推测是由于失去靶组织转运 GDNF m RNA所造成 ,为外源性GDNF应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 宋海涛贾连顺陈哲宇陈坚刘传云路长林
- 关键词:GDNFMRNA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运动神经元
- 大鼠脊髓损伤后GDNF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 GDNFm RNA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改良 Allen’s脊髓撞击 (10 g× 7.5 cm)致伤大鼠 T1 段脊髓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物 ,应用半定量 RT- PCR方法 ,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前及损伤后不同时间 GDNFm RNA表达变化。结果 GDNFm RNA在正常成年大鼠脊髓微量表达 ,脊髓损伤后 2 4h表达增加 5倍 ,72 h增加 2 0倍 ,7d增加 4倍 ,10 d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脊髓损伤后早期 GDNFm RNA表达增加 ,是神经元自我保护作用的一种表现 ;损伤神经元修复需要大量 GDNF,应用
- 宋海涛贾连顺陈坚陈哲宇路长林刘传云
- 关键词:脊髓创伤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
- 大鼠脊髓损伤后坐骨神经GDNF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坐骨神经表达GDNFmRN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Allen s方法致伤大鼠T13段脊髓 ,造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截取坐骨神经 ,以 β Actin (β 肌动蛋白 )为内参照物 ,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在脊髓损伤前、后不同时间GDNFmRNA表达变化。结果 脊髓损伤前GDNFmRNA在大鼠坐骨神经仅有微量表达 ,脊髓损伤后 2 4小时表达增加 4倍 ,72小时增加 15倍 ,7天增加 3倍 ,10天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脊髓损伤后坐骨神经高表达GDNF ,是神经元通过“胞体—轴突—靶器官”途径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形式 。
- 宋海涛刘传云陈哲宇路长林贾连顺
- 关键词:脊髓损伤坐骨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