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有本
- 作品数:96 被引量:956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绳驱动式名优茶负压采摘收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绳驱动式名优茶负压采摘收集装置,具体包括包括:收集管、驱动机构、剪切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舵机、连杆、驱动轴、钢丝绳Ⅰ、钢丝绳Ⅱ;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刀片固定块、刀片。驱动机构通过钢丝绳Ⅰ、钢丝绳Ⅱ通过拉...
- 靳红玲张昕杰杨毅涵秦名扬王伟杰沈昊楠余有本周杰
- Internet资源中茶叶专利的检索与利用
- 2004年
- Internet上拥有大量种类繁多的电子信息资源,网上检索已逐渐成为文献检索的主要方式。本文较为详尽地介绍了目前Internet上国内外茶叶方面专利的检索途径与方法,并对网上专利检索、专利说明书阅读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这对茶叶科技工作者提高文献检索能力,了解世界茶叶专利动态有着积极意义。
- 李叶余有本王秀丽
- 关键词:INTERNET因特网茶叶
- 操纵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生物合成B环-3′,4′-二羟基黄酮类化合物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操纵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生物合成B环-3′,4′-二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圣草酚、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方法】构建了4个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基因(CsF3′H)和拟南芥的P450还原酶基因(ATR)融合表达质粒:SUMO-CsF3'H[7-517]::ATR1[49-688]3 AA、SUMO-CsF3'H[28-517]::ATR1[49-688]3 AA、SUMO-CsF3'H[7-517]::ATR2[75-711]3 AA和SUMO-CsF3'H[28-517]::ATR2[75-711]3 AA,分别转化大肠杆菌菌株TOP10、DH5α和BL21,获得12个转化菌株S1–S12;构建了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基因CsF3′H表达质粒p YES-Dest52-CsF3′H,转化酵母菌株WAT11,得到转化菌株S13;构建了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基因CsF3′H表达质粒pES-URA-CsF3′H,及茶树黄烷酮3-羟基化酶基因CsF3H与拟南芥黄酮醇合成酶基因At FLS的融合表达质粒pES-HIS-CsF3H::At FLS 9AA,二者共转化酵母菌株WAT11,获得转化菌株S14。【结果】转化SUMO-CsF3'H[28-517]::ATR1[49-688]3 AA质粒的TOP10菌株S6在25°C条件下发酵,转化效率最高,能将1000μmol/L柚皮素、二氢山奈酚和山奈酚,分别转化生成287.93μmol/L圣草酚、131.76μmol/L二氢槲皮素和188.62μmol/L槲皮素。发酵菌株S13能分别将1000μmol/L柚皮素、二氢山奈酚和山奈酚,最多能转化生成734.32μmol/L圣草酚、446.07μmol/L二氢槲皮素和594.64μmol/L槲皮素。喂食S14发酵菌株5 mmol/L的底物柚皮素,在发酵36–48 h中,最多能生成1412.16μmol/L圣草酚、490.25μmol/L山奈酚、445.75μmol/L槲皮素、66.75μmol/L二氢槲皮素和73.50μmol/L二氢山奈酚。【结论】本研究首次将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基因应用于B环-3′,4′-二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圣草酚、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的生物合成。
- 周天山余有本肖斌鮑露高岳芳
- 关键词:生物合成
- 优良茶树新品种陕茶1号的选育被引量:17
- 2013年
- 陕茶1号是通过单株选育-无性繁殖的方法从全国茶树良种紫阳群体种中选育出来的。多年品种比较试验表明,该品种发芽早,芽头肥壮,持嫩性强,鲜叶产量达到6 343.8kg/hm2,比福鼎大白茶高15.7%;内含成分丰富而独特,属于高氨基酸(5.2%)、低咖啡碱(2.8%)、低茶多酚(12.2%)的茶树品种,适制绿茶,制茶品质优良;抗病虫性和抗逆性强,适合于陕南及周边茶区种植。
- 余有本王衍成纪昌中吴世明李华海周天山
- 关键词:茶树育种
- 与高苯甲醇樱草糖苷含量相关的InDel分子标记、引物对、试剂盒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高苯甲醇樱草糖苷含量相关的InDel分子标记、引物对、试剂盒及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技术领域。InDel分子标记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该InDel分子标记鉴定高苯甲醇樱草糖苷...
- 徐清山余有本向雯杨荷
- 一种水热法提取茶多糖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提取茶多糖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原料茶叶、茶树枝、茶叶加工残渣或茶叶加工废弃物烘干后,粉碎至40~60目;(2)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将粉碎后的原料质量kg,与水的体积L,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10...
- 高岳芳肖斌余有本周天山鲍露
- 文献传递
- 茶树根际土壤因子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研究茶树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为1.70×105-98.70×105cfu/g,其中真菌数量为0.98×103-26.30×103cfu/g,放线菌数量为3.28×104-52.70×104cfu/g,细菌数量为1.04×105-95.30×105cfu/g。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pH、速效氮和速效磷明显影响真菌的数量;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明显影响放线菌的数量;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明显影响细菌的数量。通径分析显示,速效磷和pH是影响真菌、细菌的主要因子,其中速效磷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是0.995 3和0.828 8;pH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是0.506 0和0.506 4;含水量、有机质对真菌和细菌数量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显著水平,但直接通径系数都未达到显著水平,主要是通过pH、速效磷和其他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真菌和细菌的数量。
- 伍丽余有本周天山李冬花冯雪蒋堃
- 关键词:茶树土壤微生物土壤因子
- 一种基于编码器的茶叶嫩芽深度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编码器的茶叶嫩芽深度测量装置,具体包括包括吊线坠、同步带、底座、卷带盘、同步带轮、张紧轮、编码器、步进电机、皮尺;所述同步带一端缠绕在卷带盘上,另一端连接吊线坠,同步带经张紧轮张紧后与同步带轮啮合...
- 靳红玲 王述杰 朱海军 岑思远 王书欣余有本 周杰王超
- 一种割刀姿态可调整的自走悬臂式采茶机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割刀姿态可调整的自走悬臂式采茶机,具体包括固定轴电缸、电动推杆Ⅰ、电动推杆Ⅱ、动力电机、升降外支撑、升降内支撑和割刀机构等;所述升降内支撑套在升降外支撑中,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保证在升降内支撑上搭载的...
- 靳红玲王述杰王书欣张昕杰秦名扬杨毅涵余有本周杰
- 我国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2年
- 张秀云李叶云余有本
- 关键词:茶树育种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