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如何应对
- 2025年
- “医生,我也没摔着、碰着,只是前几天梳头时打了个喷嚏,就开始腰背痛,尤其是躺床上休息后,起床都费劲,翻个身都疼,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的患者,我遇到过不止一例。老年人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当心,很可能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何荐
- 关键词:老年人腰背痛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异银杏素缓解布鲁氏菌感染所致骨关节炎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异银杏素(Isoginkgetin,IGK)对布鲁氏菌感染所致骨关节炎的干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布鲁氏菌液构建小鼠感染模型,建立IL-1β(10 ng/mL)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模拟骨关节炎,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软骨细胞炎症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加入10μm和20μm IGK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炎症标志蛋白(iNOS、COX-2)表达;ELISA定量细胞上清液IL-6、TNF-α、PGE2和NO分泌水平;qRT-PCR分析细胞外基质ECM代谢相关基因(Aggrecan、Collagen II、MMP13、ADAMTS5)mRNA表达;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rf 2通路的激活,在加入IGK后,检测软骨细胞中细胞核内外Nrf 2信号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20μm的IGK未显示出对软骨细胞的明显毒性;加入IL-1β刺激后,软骨细胞中iNOS、COX-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ELISA显示PGE2、NO、IL-6、TNF-α含量增加,而加入10μm、20μm的IGK后,iNOS、COX-2、PGE2、NO、IL-6、TNF-α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此外,加入IGK后,Aggrecan、CollagenⅡmRNA水平增加,ADAMTS5、MMP13 mRNA水平降低。与对照组和IL-1β刺激组相比,加入IGK后,Nrf 2转位入核增加,软骨细胞核内的Nrf 2信号强度增加。结论IGK通过激活Nrf 2通路,有效抑制IL-1β诱导的布鲁氏菌感染小鼠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外基质ECM降解,缓解骨关节炎的发生和进展。IGK可能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治疗策略。
- 何荐徐远毛谡
- 关键词:布鲁氏菌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炎症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椎体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5例椎体后壁破裂,无神经损伤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顺...
- 郝毅茹选良蒋增辉林杭何荐
-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文献传递
- 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PLIF)后切口感染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12例PLIF术后急性切口深部感染患者,行病原学检测,患者实施病灶清除、引流冲洗等治疗方案,治疗后随访12~18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 )评分、白细胞(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下腰痛JOA指数。结果12例患者共分离出1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7株,占43.75%,其中大肠埃希菌4株占25.00%,革兰阳性菌9株占56.2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占50.00%;治疗后2周及随访12个月时患者 WBC、ESR、CR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45、7.945、8.676,P<0.01);治疗后2周及随访12个月时,患者VAS、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125、7.774,P<0.01)。结论早期手术清除病灶联合负压引流冲洗、抗菌药物治疗等方案可有效治疗PL IF术后急性切口深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何荐郝毅赵正旭端木群立林杭何俊徐远童永骏
- 关键词: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
- 撬顶复位植骨治疗Hill-Sachs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在瞄准器配合下通过骨隧道撬顶复位+填塞植骨矫正Hill-Sachs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30具肩关节标本分为三组,每组10具标本,按照肱骨头凹陷性骨缺损的10%(A组)、20%(B组)和30%(C组)复制Hill-Sachs损伤.先埘各组骨缺损进行测量,再住瞄准器配合下,通过骨隧道对B组和C组进行撬顶复位,填塞植骨;然后采用配对t检验对B组和C组骨缺损在复位前后的横向弧长度、纵向弧长度、深度和体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复位前B组和C组骨缺损的横向弧长度为(10.9 ±1.4)mm和(16.3 ±2.3)mm;纵向弧长度为(22.4±2.4)mm和(28.0 ±2.2)mm;深度为(6.9±0.9)mm和(11.1 ±0.9)mm;体积为(708.7 ±93.9)mm3和(1 338.3 ±185.6)mm3.复位后B组和C组骨缺损的横向弧长度为(5.1 ±2.4)mm 和(7.6±3.6)mm;纵向弧长度为(10.5±4.9)mm和(12.3±5.3)mm;深度为(0.3 ±0.1)mm和(0.4±0.1)mm;体积为(48.9 ±16.1)mm3和(70.3±37.9)mm3.两组所有参数进行手术前后的配对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瞄准器配合下,通过骨隧道撬顶复位,填塞植骨能够有效修复肱骨头凹陷性骨缺损为20%~30%的Hill-Sachs损伤.
- 郝毅茹选良蒋增辉林杭何荐刘春
- 关键词:肩关节关节不稳定性肱骨头
- T4-T6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经椎弓根旁入路手术经验介绍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疾病,椎体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经典术式.目前国内报道C臂机透视下T4-T6椎体成形术治疗椎弓根穿刺手术入路的文献较少,本文介绍一种经椎弓根旁手术入路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压...
- 童勇骏林杭何荐徐远端木群立赵正旭郝毅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T4-T6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经椎弓根旁人路手术经验介绍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疾病,椎体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经典术式。目前国内报道C臂机透视下T4-T6椎体成形术治疗椎弓根穿刺手术入路的文献较少,本文介绍一种经椎弓根旁手术入路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压...
- 童勇骏林杭何荐徐远端木群立赵正旭郝毅
- 关键词: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手术经验
- 文献传递
- 人工骨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预防骨水泥渗漏的应用
- 目的探讨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先使用人工骨再注入骨水泥对预防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收治12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11例为CT明确椎体前方存在骨折裂缝),共125个椎体,均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中90椎体...
- 何荐郝毅赵正旭端木群立林杭何俊徐远
- 关键词:人工骨骨水泥渗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17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局麻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中男72例,女106例;年龄58~92岁,平均75.3岁。共224节椎体,胸椎93节,腰椎131节。对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6.2个月。发生骨水泥渗漏27例,占15.1%;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15例,其中心脏骤停1例,经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无后遗症;呼吸暂停1例,经抢救恢复;血压下降、心率减慢3例;肠梗阻1例;局部血肿2例;肋间神经痛1例;骨水泥致椎体骨折分离2例;邻椎骨折4例。结论: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不常见,心肺并发症是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风险最大的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其可能原因与骨水泥的毒性、神经反射、脂肪栓塞以及椎体内压力变化有关。
- 茹选良蒋增辉桂先革孙启才宋柏杉林杭何荐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骨折骨水泥
- 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LD)在退变性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
- 目的因退变性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多为老年患者,往往保守治疗无效,而患者骨质疏松且多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不能耐受开放手术,因此行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其有效性,并同时探讨...
- 赵正旭何俊林杭何荐
- 关键词: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切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