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以期为构建更高质量的风险预测模型及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及the 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COPD病人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并对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涉及29个预测模型。其中,22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0.7。除1项研究外,所有模型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均为高偏倚风险。纳入模型中最常见的预测因素包括年龄、过去1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吸烟史、合并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结论:COPD病人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但缺乏内部和外部验证。今后可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队列研究进一步探索适用COPD病人更广泛的预测模型。
目的:对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评估工具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研究思路。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框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及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的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18日。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研究区域分布于亚洲、北美洲、欧洲三大洲,包括中国、美国、西班牙等7个国家,研究工具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量表和癌症孤独感量表。患者社会疏离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症状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结论: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虽然目前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的测评工具种类较多,但总体上缺乏特异性评估工具,提示医护人员在今后构建相关测评工具时可考虑增加特异性研究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根据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减轻社会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