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陈汤临证应用偶得被引量:1
- 2003年
- 万圆圆
- 关键词:二陈汤痰阻心脉
- “术连姜梅饮”治疗慢性腹泻验案3则
- 2016年
- 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病因不外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笔者在查阅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湿邪困脾,或脾虚生湿,是导致泄泻的根源,因此治湿才是治疗泄泻的关键。
- 万圆圆丁冬梅
- 关键词:慢性腹泻验案
- 从“邪郁”“气郁”“火郁”解析小柴胡汤证病机被引量:4
- 2023年
- 小柴胡汤是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和解方,可调和少阳枢机、调补中焦脾胃,不仅善治发热性疾病,在内外妇儿五官等杂病领域的应用亦十分广泛。把握疾病病机是选方用药的关键,历代医家从“郁”解析小柴胡汤证之病机者颇多,可进一步从“邪郁”“气郁”“火郁”三方面来剖析其病机:“邪郁”指感受外邪、邪郁少阳而言,“往来寒热”是其特殊的发热类型,该症状是判别小柴胡汤证的重要指征之一;“气郁”主要体现在经气郁滞、脾胃失和、三焦气郁导致的诸症;“火郁”即少阳之火郁在表里之间,不能从表发,不能从里泻,又火性炎上,故多表现为头面五官诸症,若火扰心神,则又出现躁烦、惊悸、不寐。如是可以更好地把握小柴胡汤的适应症,更准确便捷地使用小柴胡汤。附验案1则以佐证。
- 万圆圆
- 关键词:小柴胡汤证病机气郁火郁
- 浅议“肺合大肠”在小儿肺系疾病中运用的可行性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肺合大肠"和小儿"纯阳之体"生理病理的描述,意在说明小儿感邪后邪气易趋热化,利用"肺合大肠"的关系,通腑撤热、通腑泄痰以及肠道用药而达到治疗肺系疾病的目的。
- 万圆圆蒋新荣
- 关键词:肺合大肠纯阳之体中医儿科学
-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躯体症状障碍验案3则
- 2025年
- 躯体症状障碍(SSD)指身体痛苦或体验障碍,包括疑病症、持续性疼痛障碍、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暂无有效疗法。治疗困难、疗程长,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SSD脑鸣、心悸、畏寒,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 董善增刘耀婷万圆圆
-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调神医案医话
- “太阳与阳明合病下利”病机争议考辨与葛根汤证治探析
- 2025年
- 《伤寒论》第32条记载“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历代注家对病机阐释存在“表里同寒”与“太阳表实兼阳明郁热”之争。从六经辨证体系来看,太阳与阳明合病应同时呈现太阳表证与阳明里证的特征性表现,应当是太阳表实证、太阳表虚证与阳明经证、阳明腑证之间的排列组合。“太阳与阳明合病”在《伤寒论》中出现了三次,分别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太阳与阳明合病的主症当是“无汗恶风”,也就是太阳伤寒的症状。项背强几几、下利、呕、喘而胸满是太阳与阳明合病的或然证。通过系统梳理宋本《伤寒论》相关条文,运用训诂学方法考证“必”字古义,结合清代医家“逆流挽舟”理论,提出“太阳阳明经气同为寒邪所郁、津液输布失常”的核心病机。葛根汤具有“解表祛邪-升津止利-调和胃肠”的多靶点作用机制,不仅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而见腹泻者,亦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表实证而见发热恶寒、身痛无汗、头项拘紧者,以及太阳经气不舒而见项背、腰腿强痛者。
- 万圆圆陈亦琳缪春润贾建婷刘耀婷董善增
- 关键词:葛根汤《伤寒论》
- 清热通腑化瘀颗粒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
- 2024年
- 目的:基于急下存阴理论,探讨清热通腑化瘀颗粒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A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通腑化瘀颗粒灌肠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禁食时间、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包括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和排便、进食恢复)以及胰周炎症吸收时间,和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血脂肪酶的水平变化,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禁食时间、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胰周炎症吸收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WBC、CRP、血淀粉酶和血脂肪酶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通腑化瘀颗粒灌肠可显著促进AP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董善增缪春润万圆圆李泽涵夏棒徐小其王孝倩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急下存阴灌肠疗法
- 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结合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结合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寒热错杂型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穴位刺血疗法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组给予穴位刺血疗法联合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acnegrading system,GAGS)评分、中医体质评分、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WBC)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GS评分为(11.43±3.21)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和质评分为(43.78±3.71)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湿热质评分为(31.43±3.28)分、阳虚质评分为(25.40±4.18)分,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1.43%,对照组有效率74.29%,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结合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并可使寒热错杂体质逐渐趋向平和质。
- 陈亦琳贾建婷万圆圆朱小芬周静
- 关键词:痤疮寒热错杂证丹参酮胶囊
- 紫金锭和金黄散外敷治疗淋巴结炎2例被引量:1
- 2007年
- 万圆圆
- 关键词:紫金锭淋巴结炎外敷治疗金黄散化痰开窍消肿止痛
- 慢性腹泻辨治心得被引量:1
- 2021年
- 慢性腹泻病机多为升降失常、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湿阻气滞,临床治以“升清降浊、补消并用、寒热并用、通涩兼施”,或单独使用,或兼而用之,通过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恢复中焦升降,临床可达到止泻的目的。
- 万圆圆
- 关键词:腹泻湿邪辨证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