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丽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省统计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系统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引领助力安徽科技创新发展
- 2018年
-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是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任务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安徽省系统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的思路,梯次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引领全省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 胡永进麻丽敏
- 关键词: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
- 安徽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 2019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创业创新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安徽民营企业创新意识增强,研发投入加大,创新成效显著。2017年,安徽规上工业中,60%以上的研发人员和新产品开发、7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研发机构都集中在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安徽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文章归纳总结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 胡永进麻丽敏
- 关键词:民营企业
- 提高文化产业统计水平 服务文化强省建设
- 2012年
- 今年四月。省委九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加速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培育国民经济支柱行业.
- 麻丽敏
- 关键词:文化强省建设文化产业统计水平《实施意见》六中全会精神
-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产业转型初见成效——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情况分析
- 2017年
- 工业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是推动全省工业乃至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研发投入快速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比重达19.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0.88%,新产品销售收入率达17.4%。
- 麻丽敏
- 关键词:产业转型发情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转型自主创新
-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队伍发展现状与建议
- 2014年
- 研发人员是研发活动的主体,是研发能力的重要表现。2013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队伍不断壮大,投入强度稳步提升,为推进创新型安徽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但同时存在研发人员素质不高、分布不均等问题,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高学历研发人员占比出现下降的现象值得关注。一、基本情况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人员12.8万人,比上年增长15.5%;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下同)为4.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全部研发人员中,67.3%的人员常年从事研发活动,72.8%的人员来自企业办科技机构。
- 麻丽敏
- 关键词:企业研发人员集中度电气机械
- 加大工业企业研发投入 加快安徽制造强省建设被引量:1
- 2018年
-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是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安徽省持续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快速增加,为安徽转型升级、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提供了新动能。一、安徽工业企业研发实力实现新提升1.研发投入强劲增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一是增长速度领先。
- 胡永进麻丽敏魏越
- 关键词: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企业技术中心主营业务收入
- 安徽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与发展
- 2017年
- 企业技术中心特别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任务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安徽省自主创新的排头兵。近年来,安徽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为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提供了强大支撑。
- 麻丽敏胡永进
- 关键词: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自主创新
- 发展“四众”新模式 激发“双创”新活力——安徽省“四众”平台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
- 2017年
- 近年来,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和“互联网+”为主要特点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2016年6月,安徽省统计局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四众”平台企业(以下简称“四众”平台)专项调查。调查显示,安徽省“四众”平台发展迅猛,已成为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带动力弱,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 胡永进麻丽敏
- 关键词:商业模式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