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霞

作品数:24 被引量:28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液化场地
  • 15篇振动
  • 15篇振动台
  • 15篇振动台试验
  • 15篇台试
  • 10篇桥梁
  • 8篇地震
  • 6篇桥梁桩
  • 6篇桩基
  • 4篇地震反应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地震响应
  • 3篇桥梁桩基
  • 3篇P-Y曲线
  • 2篇桥梁结构
  • 2篇群桩
  • 2篇桩-土
  • 2篇桩基础
  • 2篇梁结构

机构

  • 17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0篇高霞
  • 16篇凌贤长
  • 15篇唐亮
  • 9篇徐鹏举
  • 7篇苏雷
  • 3篇张勇强
  • 3篇王东升
  • 2篇张效禹
  • 2篇于恩庆
  • 2篇宫伟力
  • 2篇辛全明
  • 2篇王绍君
  • 2篇张博一
  • 2篇李青华
  • 2篇刘春辉
  • 1篇潘强
  • 1篇刘波
  • 1篇林基聪
  • 1篇胡庆立
  • 1篇鹿庆蕊

传媒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炭科技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被引量:10
2010年
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分析属于桩基桥梁抗震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而目前尚缺乏合理的简化分析方法。鉴于此,直接针对振动台试验,基于Penzien模型,建立了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模型与相应的简化分析方法。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数值建模途径与简化计算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可用于液化场地桩基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分析,并且特别考虑砂层中孔压升高引起的砂土承载力衰减效应,推荐了计算参数的合理选取方法;据此进行了桩径、桩土初始模量比、砂土内摩擦角、上部桥梁结构质量等重要参数对液化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在液化场地条件下,随桩径和桩土初始模量比的增大,桩的峰值加速度、峰值位移减小,而桩的峰值弯矩则增大;随砂土内摩擦角增大,桩的峰值加速度、峰值弯矩、峰值应力均增大,而桩的峰值位移则减小;随上部结构配重增大,桩的峰值位移、峰值弯矩均增大。
徐鹏举唐亮凌贤长高霞苏雷辛全明张勇强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液化场地地震反应
急倾斜巷道围岩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2018年
为了研究急倾斜岩层中巷道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500~1 000 m深度下75°倾斜岩层中巷道开挖后的变形特征及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急倾斜岩层中的巷道变形,主要受倾斜层理及软弱岩层的层间滑动控制,巷道开挖后的最大变形方向与岩层的倾向基本一致,并且随着巷道的深度增加,变形量也逐渐增大。而且,巷道围岩的变形与应力分布具有非对称特征。数值模拟结果与解析解对比表明,由于解析解的限制,在靠近巷道的围岩处与数值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偏差,但是进入弹性区后,两种解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宫伟力高霞高霞王宁王宁
关键词: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
地铁双隧道施工诱发地表沉降预测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03
2006年
地铁施工诱发地层沉降与环境损伤的预测与控制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地铁区间隧道多是同一埋深建造的两条近距离平行隧道,两隧道开挖对地层沉降的影响往往相互叠加,沉降预测更加困难.本文研究了双孔平行隧道施工诱发地表横向及纵向变形的修正Peck法与随机介质法计算公式;对于地铁双孔平行隧道开挖,基于部分实测沉降数据的Powell最优化理论方法,实现了Peck法与随机介质法各自的多参数反分析预测;开发出了地铁隧道施工诱发地层环境损伤预测评价与控制设计的STEAD系统;对多处双孔平行隧道工程实进行了理论预测和验证,实测沉降证明了理论方法与STEAD程序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刘波陶龙光丁城刚李幻潘强高霞
关键词:地铁双孔平行隧道
可液化场地桥梁桩基改进m值法研究
为了合理分析可液化场地桥梁桩基侧向承载力进行了改进m值法的研究。基于振动台试验和m值法,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体系有限元分析模型;引入反映可液化砂层侧向承载力衰减状态的孔压比指标值uR;将不同时刻对应墩顶配重惯性力作为体系...
唐亮凌贤长苏雷高霞李青华
关键词:桥梁桩基振动台试验
强震下液化场地土-桥梁桩相互作用研究
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地震地基液化大变形引起的桥梁地基和基础的破坏是桥梁震害的主要形式。地震作用下,地基和基础的破坏属于土-桩-结构相互作用范畴,因此开展强震下液化场地土-桥梁桩相互作用研究势在必行。鉴于上述,本论文针对强震...
高霞
关键词:强烈地震液化场地
液化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p-y曲线分析方法研究
目前,我国尚缺乏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分析的合理数值模型与简化分析方法。鉴于此,直接针对振动台试验,基于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考虑桩周参振土的质量惯性力、上部结构的惯性力、土体辐射阻尼等效应,建立了液化场...
唐亮凌贤长苏雷王绍君高霞张博一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液化场地
液化场地桥梁群桩基抗震分析简化方法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已完成的液化场地土—桩—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利用两步法、等效单桩法,建立了液化场地群桩基础抗震分析的动力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按照等刚度原则将群桩简化为等效单桩;其次,选用弹簧元件和阻尼原件并联的宏单元模拟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然后,计算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地的土体位移和孔压比;最后,将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地土体位移和孔压比作为模型的外部激励,计算桩的动力反应规律。将简化方法计算结果与液化场地桥梁桩基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正确性。
刘春辉唐亮凌贤长苏雷高霞张效禹林基聪
关键词:液化场地振动台试验抗震分析
液化场地桥梁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基于OpenSees有限元数值计算平台,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此数值模型,进行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特性的参数分析,研究了砂土的渗透系数、内摩擦角和相对密度、上覆粘土层厚度及桩径对曲线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砂土液化后,动力p-y曲线的滞回圈面积较液化前有明显增大;砂土的渗透系数控制着砂土超孔压的增长趋势;砂土的内摩擦角、相对密度的增大及粘土层厚度的增加使动力p-y曲线滞回圈的面积趋于减小,而桩径的增大使动力p-y曲线滞回圈面积变大。
张效禹唐亮凌贤长苏雷刘春辉高霞
关键词:液化场地P-Y曲线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
承台型式对可液化场地桥梁桩-柱墩地震响应影响振动台试验被引量:12
2010年
基于相同土层结构地基条件下,分别采用低承台群桩-独柱墩与高承台群桩-独柱墩结构,完成了两次可液化场地群桩-土-桥梁结构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据此研究了承台型式对桥梁桩-柱墩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与高承台桩相比,可液化场地中低承台桩的抗震性能更优;地震中砂层尚未液化或液化不充分时,低承台更多表现出减弱桩尤其桩上段的加速度反应的作用,相反高承台更多起到放大桩的加速度作用,而高承台桩与低承台桩的峰值应变自下而上更多表现出逐渐增大趋势;即使砂层完全液化时,低承台桩的峰值应变自下而上仍以渐增为主;与低承台桩相比,高承台桩更有助于放大墩顶加速度、位移反应,对结构体系整体稳定性产生了不良影响;虽然低承台桩未出现严重破坏,但砂层中部桩的应变却很大,液化砂土-桩运动相互作用对桩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
唐亮凌贤长徐鹏举王东升高霞
关键词: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
可液化场地桥梁群桩-独柱墩结构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针对两种土层结构的可液化场地条件,采用2×2低承台群桩-独柱墩结构形式,完成了两个试验体的群桩-独柱墩结构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很好地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场地液化及结构反应的各种宏观现象。结果表明,桩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位置与地层结构关系密切且随场地液化发展而不断变化;低承台条件下,三层土场地较二层土场地对墩顶的加速度反应放大作用更显著;场地液化过程中,承台附近或液化与非液化土层分界处桩发生最大或较大动应变;低承台下,二层土场地中柱墩反应较小、桩反应较强,三层土场地中柱墩反应较强。
唐亮凌贤长徐鹏举高霞王东升
关键词:桥梁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